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点击顶部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似水流年,秋天正迈着矫健的步履向我们走来。秋色斑斓:金色的稻穗,金色的菊花,满院的丹桂,满山的红叶。秋韵流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蒹葭摇曳。诗人们目送大雁南去,对着明月怀思,端起酒杯吟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本期佳作多多,流光溢彩,敬请大家赏读赐教!
梅亭诗社主编姜舟林撰
白贵生简介:
白贵生,笔名:慕雪。山西长治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原诗词研究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东方诗人协会会员,太行诗社常务副社长,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诗画天地》签约诗人,《望月文学》签约作家,《世界诗人》签约作家。自幼爱好古典文学,勤于笔耕。渴望行走于山水田园之间、蓝天白云之下,採拾着大自然的诗香墨韵。
白贵生诗词八首
自画像
雁风摇,梧叶坠。一任秋声,清梦都敲碎。深夜无穷蟾影退。烧酒穿肠,却是凄凉味。意千重,身半醉。烛影回斜,滴尽相思泪。心事恹恹人瘦悴。几度良宵,负了鸳鸯被。千里风清,九天云淡,佳气回绕。碧宇流霞,黄花吐艳,同贺今时好。神舟潜海,嫦娥探月,丝路素晖惊耀。忆先年、延安灯火,暗途慧光高照。长征路上,芒硝烟里,吞没几多英妙。铁马争驰,金戈纷逐,忠勇边烽扫。岁华飞逝,山河挽转,厚德史评无老。太平日、初心不改,巨龙啸傲。书法/王宝明
初 秋
香港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蔡瑞義先生的这首五绝,写景抒怀,虽只短短二十个字,却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情感。起句“抱桐”“蝉隐”一开篇就抓住秋天典型物象,迅速入题。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的初秋景色可见一斑。承句“沐月” “露清”,一从宏观远方着眼,一从微观近处落笔,再深描秋天景致。“尤”字这个虚词用得甚好,宋代诗人赵师侠《鹧鸪天》中 “一叶惊秋风露清”的意境展现于此句当中。同时,月亮在古诗中是思乡怀人的重要意象,这便为转句埋下伏笔。转句“荷老横塘浅”大好,“老”字以时间为轴,“浅”字以空间为轴,一纵一横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为强烈,“老”字又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加上首句的“蝉隐”,连秋蝉的哀咽都停止了,这些多层次的渲染铺垫,让时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引人感慨,合句因而水到渠成!对于生活在他乡的游子,这时间不等人的催促,与疫情依然限制着归乡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只会让思乡之绪变得更加深切,让有家不能归的怅惘愈发凄厉。一个“待”字则尽写翘首期盼,魂牵梦绕,读后让人不禁动容。通读蔡先生这首五绝,立意,铺排,用字皆大有锤炼,全诗婉曲精致,诗情厚重,神味渊永,足见手法之圆熟老道,笔力之高深莫测!
书法/王为
新秋杂感
诗者,即寺之言。必须承认,在文化层面上,诗应该是一个高端化的存在,心灵在诗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易烋老师的这首诗,清新、干净,富有情趣。落笔“夜雨”,抓住“新秋”的天气特点。缘于此,暑气全消。首联点题,亦为下面的景物描写作铺垫。最爱秋天:“稻菽流灿”、“鲜果绽珠”。作者喜形于色,人间之美,桃源之乐,不过如此。固然,秋风扫落叶,梧桐寂寞冷。而这正反衬出一幅“绿水戏飞凫",清雅恬适的乡村画图。“桑榆向晚",既是写物,也是写人。想作者年逾古稀,而笔耕不辍,且佳作迭出,令人肃然起敬!问先生何能如此?答曰: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结尾,巧妙化用王昌龄的诗句,印证了诗言志之说。总观全诗,起承转合得法,写景状物得体,人与诗一体化,是为诗之上乘。秋水轻笼云月,黄花点缀山峦。枫林又抹小红颜。吟秋分野韵,题叶趣悠然。谁剪清风几缕,难期绮梦三千。春来秋去总随缘。相思消月瘦,月瘦一眉弯。窃以为,作词无它巧妙,只是写景写情,景真情切,即为好词。碧涵的这首词,具有出色的表达力,贴切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想象力落实到艺术层面,体现出词的趣味性。首句为词语倒装,应为“云月轻笼秋水”。“云月"点明时间,“笼"字体现出意境朦胧,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之妙。“黄色点缀”、“又抹红颜",应为想象之景。写景有在场与不在场,虚实结合,构成文学的“真实"性。或许,明月触动了作者的情怀,吟秋分韵,题趣悠然。从下阕看出,作者为词擅长炼字。“谁剪"中,一“剪"字,神态活现。“几缕"不多,而“清风"一缕尚可,唯“期绮梦三千”。“三千"极具夸张,知作者向往美好心切。“春来秋去总随缘”,有了禅意。诗词和禅,是心灵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结句两个“瘦”字,评者以为,不是作者信手拈来,而是有意为之。此两句,修辞上为顶真,手法上为复沓,表意上为递进,真乃“却道天凉好个秋”!
入 秋
词有“词人之词",诗有“诗人之诗”乎?评者以为,但凡称诗者,或叙事、或抒情、或明理,其有境界,有韵味,能入人之深,方为好诗。方德飞的这首七绝,在于诗产生的张力和建构的瞬间,决定了诗的意义所在。作者擅于抓住表现事物特征的意象来写,“孤蝉”表明已是“入秋”时节。一“瘦”字,足见作者的炼字功力。“人比黄花瘦"只是喻其外形,此中“瘦"字,用了转喻,意为蝉声微弱。“凝霜凉",并非此时真的有霜,言露珠凉似霜了。“自此江流人不去",应是化用杜甫“江流石不转"的诗句。“江流"已去,而人却在此处。哀愁无端生起,终敌不过心灵的召唤,只影随雁。或许,“南方”便是“乐土”。写诗抒情不到位会显得感情匮乏,而过分抒情又会显得矫情。想作者,此处抒情拿捏得恰到好处。由赏析此诗而知:写诗的过程是诗人寻找生命感觉的过程,诗是一种生命情感的流露,热爱生活是诗的本质。
秋染黄叶老,霜欺瘦竹寒。苇披白絮漫堤前。汀外江鸦乱影、数声喧。一别时光老,相逢岁月残。锦书有梦不堪言。有忆问君知否、几时圆?南歌子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又有52字、53字、54字等多种体式,而且有押平韵的,有押仄韵的。本阙与五代后蜀毛熙震的52字平韵《南歌子》谱式基本相同。上片写景,着力于色彩变化。枫是红的,竹是绿的,絮是白的,影是黑的,意境也就有了色彩,有了画面。下片抒情,过片即以抒情句过渡,结穴再以疑问句深化,使感情有了感染力,有了引起读者共鸣的张力。诗人,必需是抒情的高手,因为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偏离本质,则所谓的好诗其实不好。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是常用的手法,想写得有感染力,同样不容易。夜幕降临,诗人凭窗远眺,见黛山上空北斗闪烁,月华如银洒满西楼。万里南飞的征雁,草丛中蟋蟀的不倦嘒鸣,诱生了身在异乡的作者浓浓的乡愁!明月渐渐西沉,秋空明净如水。凉风下的树林依然茂密,然而,随风飘落阶前的一叶,使作者慨然已知:秋已至多时矣!本律脉络清晰,起承铺垫自然,先景后情,用景色渲染心情,颔联,颈联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并为结句埋下伏笔,最终回归主题:秋。诗语婉约,清丽,脱俗,足见作者的文字底蕴和表现技巧,使读者有美的享受!好诗,耐品!本诗总体上是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秋天的景致,由近及远,层次分明,颇有画面感。诗的上半部分主要描写近景,写庭院之美:“井梧飘落叶,墙竹几多声。小院微风送,空阶白露横”, 井梧、墙竹、轻风小院、空阶白露,字里行间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悠然与宁静。诗的后半部分却重点在抒发对清秋的情有独钟:“夜闻蛩细语,日望雁飞行。感物传秋韵,天高气象清”,远离喧嚣都市,置身于斯,细细品味这月明风清,天高气爽的秋之韵实为人生之幸事也。一阕小词,一怀秋意。词里行间尽是秋的味道。紫微枝上露华浓,起秋风。梧桐叶落,几多离思,藕花香残,红销翠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借酒消愁愁更愁,夜阑珊,宵犹长。去也好,留也罢。岁月斑驳,离散迷离。在时光流逝处,聆听秋的声音,感受凋零的悲凉。这阕词,作者用词清淡,全词不见愁字,娓娓道来却是愁意横生。此律作者起句紧扣题目,抓住立秋日景物的特点,调动视觉和听觉感官,由眼前之景写起,选取“碧梧”和“蝉”两个有代表性的意象,“一声梧叶一声秋”,夜里变凉,已听不到蝉叫声,突出立秋的变化。颔联写景,一静一动描写相映衬,表现秋夜的特点。以静为主,以“涧声”动来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颈联由秋景转到秋思,作者的视角由近及远,逐渐放宽到大千世界,“云开江月白”起兴,引出“瘴尽海天清”与之照应,两者形成流水对,相辅相成,含义深刻。联系了生活实际,诗的境界上升到了高度。时下德尔塔毒株已进入国内,作者的愿望是瘴气散尽,还社会安宁,由此可见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句“轩窗”一语双关,既实指窗子,又指心灵之窗,“分宵”与首联的“入夜”相照应,夜阑人静,更能引起人的无限暇思,“旧情”指什么呢?给人无尽的想象,这就是诗词的留白。
妙笔|生辉
秋韵
霍庆来
暑消炎退晚风凉,池里残荷犹吐香。
骋意但观云外雁,开怀且抖手中缰。
千山燃火饶情炽,万壑流霞酿梦长。
喜看田畴金浪涌,邀朋唱和共壶浆。
立 秋
江山美好如图画,指点纵横任发挥。
感友人赠茶
柳迪(英国)
一抹清香久已谙,还从蕙若识江南。
何如竹海盈盈步,更把流光细细参。
豆蔻梢连春煮水,相思天隔夏桑蚕。
几时能访门前柳,熨手分茶雪末探。
注:雪末,一种名茶。因泡后汤呈鲜白色﹐故称。
咏 菊
清平乐 立秋
寒蝉声噪,报告秋来了。银汉鹊桥高架好,岁岁人间乞巧。中原洪水殊深,新冠反扑相侵。底事多灾多难,忧伤珠泪涔涔。秋老乡关,算天冷几逢阴雨。雁声杳渺蓼花凋,千里萧如许。难遣心中添堵,对西窗、时光漫煮。只身来去,愁绪堆高,旧盟何驻?纵是疏狂,结交三五新诗侣。斟茶啜酒韵初分,唱和惊人句。短信书成又炬,怕红尘、离多寡聚。窃思范蠡,酥手相携,太湖深处。岁月轮回又已秋。残霞万里,红染山丘。斜阳向晚使人愁。鸿雁高飞,游子怀忧。月照年年怎个休。流光悠悠,霜染乌头。人生迟暮有何求。击节长歌,顺水行舟。旭日霞光,令山川秀色,气象盈天。橙红紫绿,无尽草木生烟。微风起、馥郁芬芳,如酒醇甜。好景致金风玉露,晨曦秋色诗笺。最喜馨香丹桂,四溢开心肺,沁漉丹田。枫颜透红艳丽,娇韵翩翩。初阳照、万寿菊妍,福意增添。真可谓、繁花满地,煦晖灿烂秋阗。衡杓西南今始指,何时炎气能收。苍峰却是黛烟浮。雀移山欲静,微瀑不曾休。约得登高同打卡,红轮初上竿头。佛光幻处有琼楼?文青常在梦,客路不惊秋。飞声飒飒暑潜藏,尘世得清凉。穿林越野涂金色,携丰硕,轻送芬芳。嘱咐霜花含蕊,时来绽放飘香。吹寒挟雨拂芸窗,骚客结愁肠。最怜慈母思儿泪,代传言:备足罗裳。感悟梧桐凋落,银龄倍惜时光。云净天高凉意浓,纷纷落叶舞苍穹。桂香脉脉三分韵,椒艳轻轻一抹红。催彩菊,染丹枫。秋霜微降别熏风。寒来暑往年华暮,随性修心不老松。曲卧盘石凉未透,今生快意成虬。褐苔掩住皱纹愁。几枝横瘦影,片叶落孤洲。根已深扎魂魄在,叶藤缠绿高休。疏条吊影吻溪头。橙红菊紫日,老树又新秋。雨息红藤野色昏,风移白石扫苔痕。留欢一叶迷吴苑,送暑层波入海门。经伏腊,走乾坤。惟馀性洁露荷根。晚凉不待随幽涧,竹韵寻香照酒樽。叶落知秋,风轻云淡,阡陌斜阳。又天高地厚,层林尽染,水遥山远,寒露凝霜。北雁南飞,黄花绽蕊,红袖罗衣染冷香。炊烟袅,归人匆匆色,足迹绵长。只身孤影临江。眉浅蹙、粉残旧半妆。叹七零八乱,无休繁绪,千丝万缕,不尽思量。人世沧桑,倏然而过,何必悲秋苦断肠。萧瑟处,淡淡看淡淡,风雨无伤。七里群峰秋恋,行远。苍蓋复山巅。柳杉青竹竞延绵,幽谷啸飞泉。壑涧水清沙软,风缓。卵石细鱼欢。轻舟兰馥听稀蝉,霞艳似天燃。秋蝉枝上凄声婉,薄云天际枫红。一川花雨满帘风。九华鲜逸小桥东。暮笼夕阳携紫韵,素笺香墨情融。松泉涤荡喜空濛。孤标尘外笑从容。时至立秋无定数。一霎阴来一霎雾。埠头村妇捣衣忙,绾裙裤。箍发束。阵阵棒槌飞碎露。眼见乌云逼柳树。捧起面盆慌脚步。才求落雨盼天晴,理作物。劳家务。日子清贫不道苦。入夏炎阳火炙,立秋闷热桑拿。无端蒸汽又添加。惹人烦躁甚,何日气清嘉?昨夜西风忽至,今晨蟋蟀喧哗。夏秋如隔一层纱。三番淅沥雨,气爽更堪夸。岁月更移,流年暗换。壮怀空与深杯恋。青蘋香老月华凉,几多绚梦成空叹。病酒相惺,残词哀婉。画楼逢处愁花乱。阳关水调曲音悲,为谁彻唱千千遍?
桂魄云寒,蓝桥雾漫,渺渺天河御界。负轭支机,驾星槎横海。值秋夕、倚鹊,飘临梦里频诉,可了如山情债?又恐离怨,总相期无奈。每流年、与泪同挥洒。仙凡隔,此恨愁难解。几度换却铅华,俗缘犹安在?倩谁吟,故梦沧桑改。红尘路,忍看花开败。碧澜外、一缕相思,已无人等待。马路畅通无阻,高楼夹道相迎。湘水微澜垂钓坐,有闲情。
梅亭诗社庚子年仲春成立,是以格律诗词创作交流为主,元曲古风为辅的网络文学社团。会员来自五湖四海。
自古以来诗人爱梅,文人墨客更爱藉亭相聚。宋代李龙高的【梅亭】中有句:“莫怪能寒吟彻夕,一生无梦到沈香”,世俗之外,何等雅致!
本社传承中华文化精粹,本着诗人应有的情怀,不论水平高低,共聚梅亭听雪,望月,饮酒,寄怀。欢迎更多诗友加盟!“生世梅花是故知,相逢不负岁寒期”,请关注梅亭诗社,社长和总编将与你携手,带你步入梅亭,共同徜徉在唐风宋韵之中。
梅亭诗社编辑部
顾问:红柳叶林 董如福 江岚 思尘 楚家冲 易武兴 高剑 冯伟明 养心斋主 刘昆 南轩居士 王为
名誉社长:易烋
社长:易玉华
常务副社长:Juliana
总编:柳迪
副总编:翾飞 萍水相逢
主编:周志彬 霍庆来 陆鸣 姜舟林
执行主编:易凤奇 刘跃辉 淡如水 周恒勇
编委:涪江戏水 龙笔墨郎 碧涵 易鹏 王琳 行痴 佛曰花开 南京老树 杏花春雨 安朝晖 易游德 易先傲 易先国 顾东升 悟默 兰仙何
编辑部主任:半个秀才 姜坡人 易迪云 艺为欢
宣传部部长:暗香
宣传部副部长:孙伟贤 周少兰
宣传委员:易佑民 易显浩 潇酒哥 华飞 姜国东 黄泰生
收稿:悟默
诗审:易鹏
词审:碧涵
主审:姜舟林
首席赏析:姜舟林
书法:王宝明 王为 梅庭虎 周志彬
设计制作:易游德 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