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工培育史回顾(三)

手把手教会你植物克隆和组培技术(三)

我们学习植物快速克隆技术之前,先做一个人工植物培育历史的简单回顾,这是本人的风格,凡事喜欢追根问底,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最后要到哪里去。

嫁接,也许不是最早的人工培育技术,但绝对是古代最高的植物培育技术。

中国关于植物嫁接的早期记载见于《氾胜之书》,内有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作者名叫氾胜之,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

氾胜之是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人,著名古代农学家。《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书中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

说实话,我第一次读这一段历史时,汗!此前我一直以为,西瓜和葫芦、和南瓜的嫁接苗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的植物培育技术,哪曾料到,二千年前的西汉氾胜之这个人早都掌握了。

另外,北魏《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和嫁接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

。南宋时韩彦直在其著作《橘录》中赞美柑橘嫁接技术的神妙时称“人力之有参于造化每如此”。

13世纪由于蚕桑的发展,桑树嫁接受到重视。17世纪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谈到嫁接和培养相结合可促进植物变异。

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嫁接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史书上关于自然接木,所谓树木连理的记载很多。

仅仅《廿四史》中,记录树木连理 这种现象共达254次之多。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的植物培育技术。

当时我国生物学界流行的是来自苏联的“米丘林学说”。根据“米丘林学派”的育种理论,通过嫁接,接穗和砧木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因此,嫁接(米丘林学派也称之谓‘无性杂交’)也被米丘林学派看作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时,米丘林学派提出的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三种基本手段是:有性杂交、无性杂交和定向培育。)

有人根据米丘林学派的育种理论,心想如果有将把番茄苗嫁接到马铃薯砧木上,通过这种手段培育出植株的上部能结番茄、下部能结马铃薯的一举得新品种来。

后来,经过一系列试验,在它们的根部,也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挖到了马铃薯。也就是上面种番茄。

看起来这种天才的设想要成功了!

两个多月以后,番茄全都成熟了。试验人员怀着喜悦的心情摘下了番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的根部挖出来逐一地仔细检查。检查的结果使人们大失所望,在它们的根部,不仅看不到一根马铃薯,而且,连马铃薯的痕迹都没有。

这表明了番茄和马铃薯嫁接以后产生的有性生殖后代所表示出来的全部都是番茄的性状。

《达尔文学说》作者张作人教授。我国当时的生物学界的权威之一。他认为用“米丘林学派”的理论是解释不通的,但是,用“摩尔根学派”的理论就很容易解释都清楚了。

他说:“摩尔根学派认为,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些遗传因子只能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两性细胞的结合才能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在专家们做的这个试验中,两性细胞全是由作为接穗的番茄部分产生的,与作为砧木的马铃薯无关,所以,它结出的种子,只可能遗传番茄的性状而绝不可能遗传马铃薯的性状。”

接着,本文作者还是小孩子时,将吃了的水蜜桃的种子种下地以后,屁颠颠看着桃树长大,梦想有一天,有水蜜桃吃,谁想到,三年以后,水蜜种子长大的桃子树,长出的竟然成了毛桃 。

父亲一直误认为我粗心,将毛桃的种子当成水蜜桃。

后来,我发现不仅是水蜜桃,其他用嫁接法繁殖的果树也同样也有这种现象。龙眼树嫁接苗和种子,种出的龙眼果也是野性的。

真的是播下的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因为Aa X Aa的下一代性状分离产生两种形态(三种基因1:2:1)所以每年的种子都必须用AA X aa 进行育种,才能得到固定的Aa基因的种子。这就是杂交水稻等一些植物年初要制种的原因。

也就是说,杂种优势只限一代,后代会出现形状分离,出现作物植株不整齐,产量下降等问题。需要年年制种。

这是我们要组培的理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