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子沟的宿命

18

渔子沟的宿命

大寒小满(十八)

□一川

整个暑假,大寒基本上都待在家里,看看书,写写诗,帮着父母管理农田,也等着分配工作。

趁早凉,太阳还没出来,大寒跟着母亲到稻田里拔草,一脚踩下去,水有点凉,黑色的淤泥吱吱叫着,顺着大寒的脚丫缝滑溜出来。野草拔了一茬,又长一茬。草拔了,又要撒化肥。父亲把布绳子系好,斜挎在大寒的肩上,把口袋里的化肥倒进笆斗里,提起来搭在大寒的胯上,用布绳勒好。大寒就走进稻田,像父亲一样撒起来。父亲告诫大寒,化肥要撒均匀,边边角角都要撒到。

等到太阳有两个树头那么高,气温升高,就要赶紧回家,以免中暑。稻田里虫子多,尤其是稻飞虱、红蜘蛛都是常见的害虫,如管理不善或者天气原因,秧苗会生病,要天天观察,及时喷药。喷药也要等早晨或者晚上气温低下来的时候,否则不仅仅是中暑,还容易中毒。

背着喷雾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大寒工作分配情况。对这个问题,大寒倒没有考虑太多。毕业之前,班主任对大寒说,你是优秀毕业生,系里推荐,学校决定把你的档案寄到当地市教育局,正常应该分配到市区中学。

八月下旬,还有十来天就要开学了,大寒在家里也没接到分配通知。大寒有点着急,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到市教育局去打探情况。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你的档案已经转到区教育局了。

大寒说,不是可以分配到市直中学吗。

工作人员说,理论上是这样。按照户口属地原则,市区中学优先分配市区户口的学生,市区中学已经满额,你的档案只能转到县里。

大寒心里很不爽,也没有办法。正好肚子有点不舒服,就找到厕所。在厕所的隔断里,大寒听到有脚步声。厕所进来两个人,站在小便池边,悉悉索索解裤子。

其中一个说,刚才那个大学生本来已经分到市区某中学,据说被市里某领导人的亲戚顶替了。

另一个说,没关系不行的。不可说,不可说。

大寒心里一阵恶心难过。自己也想去找找关系,可惜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自家有啥“关系”。

大寒悻悻然跑到县里,县里教育局很热情,工作人员给大寒让座,还给大寒倒了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大寒感动得热泪盈眶,心里委屈得到了安慰。

局长亲自接待大寒,握着大寒的手说,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回归乡梓,报效家乡,欢迎欢迎。

局长突然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今年县里城区中学教师超编,农村中学教师缺编严重。县里要求今年“一刀切”,城区学校,大学毕业生一个不进。你是渔子沟中学毕业的,局里研究决定,把你分配到你的母校去。

大寒站起来,有点手足无措,想说感谢局长,可是感觉嘴唇上挂着一把沉重的铁锁,使劲张,也张不开。

局长拍了拍大寒的肩膀说,未来家乡教育就看你们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好好干!

大寒感到局长的大手温暖而有力,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很想把心里的委屈和局长说一说。局长很忙,门口还有一拨人等着见局长呢。

四哥和花千里也分配到渔子沟中学,可是并没有得到局长的亲自接待。以后三人每次在一起喝酒,大寒都会提起局长拍着自己肩膀,勉励自己“好好干”的事,四哥和花千里心里不忿,嘴里却都不屑说,你就使劲吹吧。

小满按照地址,来到中山北路三段74号一幢房子门前。独家别墅掩映在一片浓荫之下,铁栅栏院里,植着芭蕉和棕榈,栅栏上挂着蔷薇。透过栅栏,小满看见这是一幢两层楼房,墙面砖有点斑驳,门头白色的圆拱泛黄,显得有些年头。小满按了一下院门边的门铃,不一会,楼房的大门开了,一个年轻人走下台阶,打开院门。他一手插着裤兜,一手扶着门框,盯着小满看,嘴角微微上扬,也不说话,显然是没有想放小满进去的意思。

小满看了看这个年轻人,二十二三岁,灰色条纹衬衫,半旧牛仔裤,蓝色网球鞋,浓密的头发斜梳着,盖着一只眼睛。小满发现被盖着的这只眼睛正透过头发的缝隙在审视着自己。

小满有点慌张,仰着脸说,请问,这是东方教授的家吗?

年轻人依然只手撑着门框,回答,对。

这时,楼房台阶上传来一声,熙儿,休得无礼。

东方致远老人站在台阶上,正对着小满招手。

年轻人转过身一溜烟跑回屋里。

东方老人笑意盈盈,边带着小满往客厅走,边告诉小满,刚才那年轻人是他孙子,叫张如熙,现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物学硕士。

小满心里想笑,看那样像个二流子,竟然是个研究生。

一个五十多岁女保姆,干净利索地给小满端上一杯茶。

张如熙从房间里出来,拿着一瓶雪碧递给小满说,喝这个。然后坐在东方老人旁边,听着爷爷和小满谈话。

东方老人向小满询问大陆的发展情况。

小满说,大陆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稳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尤其是沿海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很快。

老人又问家乡发展情况。

小满说,老百姓安居乐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向着小康迈进。

老人感慨万千,说着自己少年时代在渔子沟的生活求学经历,以及对家乡父母亲人的思念,不禁老泪纵横。问镇子上的那口井还在不在,街东头那棵老榆树有没有刨了,还说着何记麦芽糖的味道,妈妈做的红烧鲤鱼。想着有生之年,回到大陆,回到家乡去走一走,看一看。

老人回头向孙子介绍,小满姑娘年纪轻轻,从大陆来到台北,经营花卉产业,事业有成,不简单。告诫年轻人要多实践多研究,要记住自己是龙的传人,不能数典忘祖。

张如熙看着对面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似乎还冒着点土气的女孩,起初有点看不起,听了爷爷的介绍,心里还真的佩服她的闯劲。再看这个女孩,虽然打扮得不像自己身边的女孩那么洋气和精致,但是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朴素单纯,就像春天院子里盛开的蔷薇花。花朵不大,香味不浓,却生机勃勃。

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小满向老人告辞,张如熙主动把小满送到路边,对小满说,我是学生物学的,有机会到你的花卉基地参观参观。

小满说,欢迎指导,我也还有许多困惑的难题要向你这个生物专家请教呢。

(0)

相关推荐

  • 丁中大事记3:丁大仙发展共同体、小高考……

    [往期回读] 广祥:今天我买了一位老奶奶的菜 孙倩瑾:向天再借五百年 广祥:我的健康行动 竹墩人的骄傲:孝女王尚妹 我的堂小姨上了电视 把他当做垃圾扔掉吧 心里有别人,眼里有世界 如米苔花竞芬芳 1 ...

  • 盘点:2018丁沟中学

    [往期回读] 做有良知的教育--2019新年愿想 丁中记忆之马肇础老师 中国烹饪大师.丁中校友:徐权 中国烹饪大师.丁中校友:沈家定 那一年冬天,丁中男生得了一种怪病 丁中记忆之张德麟老师 2018年 ...

  • 「金小说」王长英| 捅 出 去

    作者简介:王长英,笔名:黎霜.山西省昔阳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晋中市第二届作家协会副主席.有长篇科幻小说<失踪者回忆录>及<世事年轮>中短篇小说集出版.有短篇小说.散文.诗 ...

  • 二级支流渔子溪源于四姑娘山,经邓生沟、卧...

    二级支流渔子溪源于四姑娘山,经邓生沟.卧龙.耿达,在映秀注入岷江.2018年夏,曾一人游邓生沟原始森林,仅进入三四里返.后得知成都友赵东竟是20年前邓生沟首探队骨干,亦曾领衔2009年官方组织的大雪塘 ...

  • 文物中的内蒙古 | 瘟疫笼罩下的5000年前人类废墟——哈民遗址与庙子沟遗址(音频版)

    撰稿/王阔海 审核/张文平 供稿: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牛菲菲

  • 江渔子、麻辣鲜香,吮指滋味

    作为一名优秀的资深吃货 没有一只蛙蛙能 从我们的嘴里逃跑 到了入夏的季节 美蛙的主场到了 无论是能吃麻辣鲜香的 还是不能吃辣的 都能在江渔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香辣牛蛙 绝对是嗜辣星人的最爱 蛙肉充分 ...

  • 江渔子酸菜鱼,把控每一克食材,坚持把一道菜做好

    把控每一克食材,严控每一道菜品! 江渔子在原材料上保证对供应商的严格筛选,"唯有鲜味,才能制造美味"的标准成为江渔子每一道菜品的底色.在食材来源上严格把关的同时,对于菜品的制作过程 ...

  • 杂志精选||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

    ◐◑◒◓◔◕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 ◎文 图 / 王红博 陈胜前 过去的人们在遗址上不只是生活.抛弃物品.建筑房舍,他们还与周边的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考古学就要研究遗址周围的情 ...

  • 江渔子酸菜鱼,酸辣口味是夏季最好的开胃良剂

    酸辣口味是夏季最好的开胃良剂 麻辣牛蛙.蒜香牛蛙.香辣卤肉盖饭 再搭配自家的拿手绝活酸菜鱼 一口就能打开乏闷的食欲 江渔子 麻到骨子里的川香藤椒酸菜鱼 当滋啦啦的藤椒热油泼到酸菜鱼上时,一股浓烈且清新 ...

  • 宋贵 | 内蒙第一沟《泉子沟》

    内蒙第一沟<泉子沟> 从商都到土牧尔台公  路往北行走三十公  里有一个行政村叫泉子沟.泉子沟,原名(十灰土)在六十年代文革时期改名泉子沟至今. 泉子沟地处坝上地区,是一个靠天雨浇灌的地方 ...

  • 江渔子酸菜鱼,江渔子师傅的刀工也是无可挑剔

    夏日炎炎 是时候来一道开胃可口的菜了 没错 就是江渔子的酸菜鱼 不仅地道 而且肉质鲜美 这洒上的辣椒 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 还未开吃就已经被酸菜鱼的独特香味 迷惑得神魂颠倒~ 这么热的天气 不想吃火锅 ...

  • 故乡的店子沟

    在故乡,沟就是山,山就是沟,那些生活在海拔2000多米高黄土塬面上的"原上人",对脚下的土地有着充分的自信和自得,相对于生活山川地的人们,"原上人"不仅拥有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