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看得远还是夜晚看得远?仔细一琢磨,夜晚比白天看得远多了

有这样一个问题:“人在白天看得远还是晚上看得远?”可能每个人的第一感觉都是白天看得远,因为白天比晚上亮得多,光线强当然更容易看清东西,晴天站在高处极目一望,仿佛能看到天地相接的尽头,晚上却是什么都看不清,只能看到远处的灯光和天上的星辰!

然而仔细想想,天上的星辰可都是几十几百光年之外的事物啊!这距离可比白天能看到的事物远多了。

白天向远方极目一望,我们的眼睛能直接看到的事物大多只有几公里,再远不过几十公里,但实际上白天能看到的最远的事物是太阳,距离我们大约1.5亿公里,这个距离虽然也很远,但是和以光年计的星辰相比就差远了,因为1光年就远达9.6万亿公里,是太阳到地球距离的6.4万倍,而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星辰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夜空中最近的恒星也在4.22光年之外,最亮的天狼星在8.6光年之外,能够目睹的恒星最远的可远达数千光年。

但恒星也并非我们能在夜晚看到的最远的天体,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也都是可以在晴朗的夜晚被目睹到的,前者距离我们约254万光年,后者距离我们约300万光年。

很显然,夜晚能看到的天体要比白天能看到的事物远得多。实际上人在白天和晚上看东西的视觉情况是有差别的,我们的眼睛有视锥和视杆两种细胞,它们都是人眼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共同形成人的视觉,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区周边的视网膜上,功能主要是感受弱光、暗视觉以及没有颜色的事物;视锥细胞主要分布于黄斑区,功能主要是感受强光、明视觉以及有颜色的事物。

所以在白天和夜晚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两种细胞的调动比例是不一样的,白天时视锥细胞使用较多,可清晰分辨强光下的各种事物;夜晚时视杆细胞使用多,可感受弱光环境下的事物光线,辨别夜晚条件下的环境情况。如果没有这种调动比例上的差别,那么人眼将只能适应一种环境,不同环境下的视觉能力将会大受影响。

实际上人眼的视觉能力超过了绝大多数动物物种,对强光和弱光的感知能力,对颜色的感知能力,都是很多动物所不及的,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比如狗、猫、羊、马、牛等,它们眼睛里的事物基本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其它颜色极少,这正是由于它们视网膜上视锥细胞很少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牛对红色很敏感的,斗牛士常用红布来激起牛的斗志,但实际上牛并非是对红颜色敏感,在它的眼里也基本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让它感觉不爽的是布一直在晃动,让它感觉有一种挑衅和不安的感觉,所以即便拿其他颜色的布去斗牛也一样会有效果。

不过鸟类的眼睛感知的颜色却很丰富,这也是很多鸟类中的雄鸟颜色十分绚烂亮丽的原因,它们希望藉此获得雌鸟的欢心,大部分鸟类连紫外线都能看得到,比人类的视域还宽,这正是鸟类视网膜上视锥细胞较多造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