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样板戏的伴奏特色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胡作为京剧伴奏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它与唱腔紧密融为一体,在舞台演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创编出一批优秀的京剧现代戏剧目。传统京剧京胡的伴奏规律与现代京剧京胡略有不同之处,对于演奏者与教育者来说,总结京胡在伴奏中运用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京剧伴奏中,琴师的定弦及音位的准确是以“五度相生律'为标准的。“五度相生律'是以纯五度为生律基础的一种律制,例如,以C音为起始律,向上方五度连取五律,再由c音向下方纯五度取一律,便可产生大调音阶所有的音。但传统京剧京胡在伴奏中却常出现“阴阳弦',也被叫做“宽五度'的定弦现象,这常常是指京胡的内弦要低一些,是一种超出常规的现象。
交响乐组曲《打虎上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其一,京胡本身制造以及用弦所致。传统京剧中京胡用的是丝弦,蒙蛇皮,而过去丝弦的内、外弦粗细不同,稳定性较差,当将琴弦调成“纯五度' 时很易出噪音。如将内弦稍定低些,可消除噪音。其二,与琴师的演奏习惯有关。何时希先生说,“倪秋萍是王少卿的大弟子。他的手重,和王少卿一样,定弦时外弦常软半个音。初听不顺耳,可到正式演奏时,这半个音之差就因手而准确了。”其三,“阴阳弦'是为了追求西皮外弦的音色明亮,在京剧形成之初的传统戏中,它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
随着京剧现代戏的诞生,京胡在琴弦上的使用已经有所改进,将丝弦换成钢弦。钢弦不必将内弦调低来消除噪音,不但增加了琴弦的张力,同时音质也更加稳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音准概念,在听觉上要有分辨音准的能力,能够把握正确的调性和节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情感是靠力度变化来表述的。京胡演奏者运用强弱的变化来体现唱腔的起伏及情感。在传统京剧伴奏中,行内人称为“劲头'。这种“劲头'的大小、轻重在乐谱中并没有标记,需要依据琴师的理解与长时间的舞台实践来完成。在京剧现代戏伴奏中,不仅音乐旋律起伏较大,而且乐谱中都有严格准确的强弱标记符号。如《杜鹃山》“乱云飞' 唱段中,“乱云飞,松涛吼'的“吼'字,音乐上就是一个大的渐强处理,表现出音乐的急促感和震撼力。随后过门音乐中的3音,又是一个慢起渐快并且要突出渐弱的一个音,这样以便接入“群山奔涌'的唱腔。在京剧现代戏伴奏中运用强烈的音乐力度对比,很好地烘托了唱腔并突出了音乐起伏,使音乐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给昕众无尽的想象空间。
燕守平 尚长贵演奏《杜鹃山》
综上所述,京胡在伴奏现代戏中的“定弦、音乐力度的对比”与变化,明显区别于京胡在京剧传统戏的伴奏方法。当然,两者并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存在,在伴奏中还是有许多相同的表现手法。现代戏伴奏中对演奏者的技术处理更为严谨一些,如换把演奏、与西洋交响乐队的配合及控制乐器的能力等方面。京剧现代戏伴奏形式的出现,为戏曲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京胡的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是戏曲音乐繁荣发展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