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儒释道三种人生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你向往哪一种?大英国家图书馆,以藏书之多、之权威而享誉世界。它的广场上树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竟有三人来自东方:老子、孔子、六祖惠能。他们就是西方哲学眼中的“东方三圣”,正是这儒释道三圣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思想根基。

  有人说,儒家说的是“拿得起”,佛家说的是“放得下”,道家说的是“想得开”。

  儒家教人入世,要有“横渠四句”的责任与担当,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与勇气;佛家劝人出世,以静气为基,不妄想执着;道家追求超世、讲究自然,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

  合之,便是以出世之心,凭超世眼界,做入世之事。这便是儒释道最贴近人内心的人生启迪。

 儒之入世,要拿得起、有正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高望远,踌躇满志。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做事,先立心中志向;成事,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越大的事业,就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

  第三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还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厚积而薄发”。

 佛之出世,要放得下、有静气

  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见往往只是表面。虽然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但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是出得来,而进不去。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年龄渐长,发现这个世界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是进得去,而出不来。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一切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这时就不再与人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

  超世,要看得开、有大气

  哲学大师冯友兰有“人生四重境界”之说。

  一是自然境界。顺着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来处事,对所做的事并不深入思考。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便能一览世间通途。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高低。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

(0)

相关推荐

  • 儒释道的眼界

    儒家眼里是人,释家眼里是生物,道家眼里是宇宙万物.宇宙中地球可能是唯一存在生物的星球,地球生物中人是唯一主宰其他生物的高级动物,人靠其他生物维持生存.儒释道的眼界是逐渐放大的. 儒家眼里的人,修身 . ...

  • 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

  • 商业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你的维度就是商业的维度

    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是在不同人的眼里,世界却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人一世界,人的不同,带来世界的不同. 人都是人,就是因为这个人脑子里的观念不一样,站的位置,角度,高度不一样,所以造成我们的世界观不一样 ...

  • 《和而不同-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的精彩好句

    说实话,这本书很适合入门阅读,不过内容包罗万象,在这里我只摘录一些经典句子,不提炼了,免得班门弄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入手一本多读几遍不会有错. 宠辱莫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也有些人无意功名,只向往庄子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通往佛缘寺的路/双井铺

    通往大众山佛缘寺的路有两条.一条从桃花新村拾阶而上.穿过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山居民小区.七拐八弯约四百左右台阶,入佛缘寺大雄宝殿前山门.另一条从环城路进入魏源公园铜像广场,开车直达佛缘寺后停车 ...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楚人失弓:故事虽短,却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境界?

    古书上有个"楚人失弓"的故事,虽然很短,但却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境界: 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

  •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

  • 第十六集:儒释道三家思想所揭示的人生奥秘

    第十六集:儒释道三家思想所揭示的人生奥秘

  • 人情世故第一奇书/儒释道三家精华:《菜根谭》都给你总结好了

    后世尊<菜根谭>为处世奇书,乃修身养性第一书,连乾隆皇帝都忍不住找来看了. 自问世400多年来,天朝上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是当得起"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这几 ...

  • 我对儒释道三家的肤浅认识

    传统的中国社会无不印上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烙印,传统的中国人无不流淌着儒释道三家的血液.笔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读书甚少,偶尔翻阅南怀瑾大师的图书.现斗胆对三家思想做一简单比较,视为梦话,以博大家一笑. 笔 ...

  • 儒释道三家辨析

    孔子是世间圣人,立足人道而行教化,其一切所修,即是成仁成人.所谓成仁,即是入仁境界.仁者,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源动力也.入仁境界即是与天地万物本原合一,即是天人合一.若能天人合一,即是成人,成就至善圆满 ...

  • 从国学中看儒释道的三层楼儒释道三个层次的...

    从国学中看儒释道的三层楼 儒释道三个层次的共性: 万法归宗,万物同源. 第一境界:修心养性修好自身: 第二境界:修心养性利于他人: 第三境界:修心养性惠济大众: 儒家三层楼: 第一境界谓儒生--修身齐 ...

  • 芒种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家智慧

    作者 :儒风君 芒种节气,播种与收获并行,喜悦与汗水交织. 收与种之间,蕴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大智慧. 1 儒·把握时机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也是衔接耕种与收获的,最重要的节气. 民谚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