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刘村史 民居建房材料的准备
建房材料的准备。
建房对于过去的农村人来说,是人生四大事(娶妻生子盖房送终)之一,也是花钱最多的事情之一,一家要盖起一套房子,无不经过长期的谋划和筹备。
坡刘村先辈们盖房需要的材料,除了就地的黄土和碾罢场的麦秸外,还需要大量的砖瓦木料,所谓备料,其实主要就是备这些砖瓦木料。下面简单的予以说明。
1、砖瓦。
明清时期乃至民国初年,坡刘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盖房子用的砖和瓦是就地取材、自己手工制作自己装窑烧制的,所以在坡刘村北边留下了很多烧砖瓦用的“罐罐窑”,有的上世纪30、40年代还在使用,上世纪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后就消失匿迹了。当时烧砖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人们普遍贫穷,要烧砖瓦,就得攒几年的麦秸和柴火作燃料,攒几年的粮食作薪金,请专门的工匠来帮着制坯烧砖瓦,有时候一次烧的砖瓦还不够用,就得再攒几年,甚至为了盖一座像样的瓦房,就得花去一代人的积蓄。俗语“娶媳妇盖房,花钱魔王”,说的就是花钱没有尽头。
据老人传说,明清时期盖房选用的木料就是咸阳塬上特产的“马尾松”,特点是木纤维很长,可以自顶到根,所以非常结实不易断裂不易弯曲,无论是做椽做檩或者大梁,都是最好的木料。现在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的古庙,如周陵、文庙的大殿,其椽子、檩条和大梁都是马尾松。在那个时期,咸阳塬上是松林密布,到处都是高大端正的松木材料,只是后来由于人口发展,大量的的“开荒”砍伐,到清代晚期就基本消失殆尽了!后来,人们所用的木材主要是自种的椿、桐、榆、槐、楝、柳等树,还有箭杆光叶杨,它们的生长速度比松树快多了,各家在自己的门前屋后、闲散地头种植,待长大后取用。就种情况,直到上世纪文革时期还在继续。如东南城一队的刘西祥,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就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栽植箭杆白杨,几年后就用这些白杨树做椽子盖起了多间房子。木材砍回来后,不剥皮放置一两年,待风干然后去皮,根据需要切割取直,加工各种可用材料。当然如有急用,条件合适的话也可以向别人购买。至于所用的石料如门墩和柱顶石等,一般是从富平买回来的。
至于房子的墙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人家根本都盖不起一砖到顶的房子,驮房子的四面墙壁主要是夯筑的土墙和胡墼砌的胡墼墙,情况稍微好些的,就买一部分砖做墙根,包墙沿和门窗,再好一些的,土墙中间做砖柱子顶上檩条或房梁。墙的主体依然是自己打的胡墼。们都发选
⑴、打墙——夯土筑墙。
据考古学揭示,夯土筑墙造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汉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夯土筑墙直到上世纪的七、八年代还在坡刘村延续,只是坡刘村村人把夯土筑墙称之为“打墙”。
夯土筑墙分为板筑和椽筑两种。坡刘村流传的主要是椽筑。椽筑的过程大致如下:
打墙的工具:第一是做好墙架子,一般是以两根丈余长的椽做夹杆,以三根到四根斜桄链接长上小下大的梯形,梯形的下底宽约一米,上底约一尺,中间以厚约二三厘米的木板填补。其次是准备好8根粗细相同的椽子,椽子的两头也尽量粗细一致。再次就是准备好圆头锤子(学名夯)。最后再准备若干结实的绳子和绞棒。筑第一堵墙时先把两个墙架子在事先筑好的地基上立正(这一点至关重要,稍微不正墙就极易倒塌),然后把椽子分到墙架子两侧,以绳子两两固定,用绞棒绞紧,形成一个水平的长方形,再把湿度合适的黄土填入长方形中,此时,提锤子的人先用脚踏实,再用锤子一下挨着一下使劲砸实(夯实)。当一层完成之后,就把最下面的那两根椽子翻上来重新固定好,这就是“翻板”,翻板之后再填土,夯实。依次一根一根的翻上去,直到达到需要的高度,一堵墙就打好了。整个拆下来开始打下一堵墙。打下一堵墙时,在上一堵墙的顶头中间掏一个槽子,然后用一个墙架子与第一堵墙对端正,保证第二堵墙与第一堵墙处于同一平面上,打墙的椽子一头以第一堵墙固定,一头以墙架子固定,开始打第二堵墙。以此类推,所有的墙都打(筑)好了,还要放置约一年时间,待整个墙干透后才能在上面盖房。
夯土墙的优点是成本很低,费工相对较少,隔热隔音效果好。缺点是墙体凸凹不一,墙根较厚而导致盖好的房子使用面积减少。而且相互垂直的墙体之间必有一道夹缝,需要另行填补。当房子改好后需要用小头将屋内墙面铣平才能粉刷。
板筑就是用厚实的木板做成模具,放在处理好的地基上,用专用卡索卡紧,往模中填充湿土,再用夯锤夯实,夯好一节后,把模具挨着向前转移一节卡紧,再填土,再夯第二节,以此类推,夯完一周;然后把模具向上转移夯第二层,第二层的节与节之间的衔接缝要与第一层错开,以上的每一层都如此,这叫“咬合”。把第二层夯好一圈后再夯第三层,以此类推,直到把整个房屋墙壁的雏形夯制成形,然后等待墙体自然干透后盖房。这种墙体从下往上宽度一致,废土费工,尤其越往上越难操作,稳固性不如椽筑墙。
无论是板筑还是椽筑,都是在夯筑墙体时提前加在土里相应设计好的门窗位置上放置“过木”,待墙体干透后在其下开门窗洞,然后上屋架、上檩、上大梁、上椽、上坡面、上瓦,安装门窗、粉刷墙皮,直至结束。
⑵、打胡墼。
夯土墙之外,人们还需要提前打好砌墙的胡墼。
据考证,墼的本意就是未烧的土块。作为建筑材料的“墼”就是经过击压泥土制方形的土坯作为建筑的材料。这种方法是丝绸之路开通后由西域传入中土,故呼其名叫胡墼。胡墼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使用,到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普遍。坡刘村作为古村落,祖辈都传承着以胡墼筑墙建房的传统。所以,盖房之前先打胡墼是不可或缺的准备。
打胡墼的模具叫胡墼模子,是用软枣木做成的可开合的长方形木框。木框的两根长桄各有相距约40厘米处凿有两个竖卯,一头以挡板插入固定宽度,约30厘米,挡板前再用绳索连接的活桄固定,长桄的另一头横着凿卯,以一个较长的木桄在适当长度锯成可以插入横卯中的榫,并与插入的挡板共同固定模子的宽度,这个桄就是模子的锁桄。长桄与两个挡板围成的长方形就是胡墼的模子区。
除了胡墼模子之外,还有一个重约二十斤左右的平头硾子,一个大小可以放下胡墼模子的平整的石板。
打胡墼需要两个好小伙子相互配合,一个提硾子,一个供模子。过程简述如后。
先把石板放稳当,供模子的用能取下的挡板把石板上的土刮净,将胡墼模子平放到石板上,插上挡板,抓一把草木灰旋转着给模子内一撒,要保证模子内侧都粘上草木灰,而后两锨湿度恰当的黄土将模子装满成凸出成穹型,然后提硾子的人上模子将土使劲踩实,两脚分开踩在模子的长桄上,提起硾子先在模子四角和中间各轻捶一次,然后是提高硾子在同样的地方各重捶一次,共计十二次。捶毕,硾子放到前面,左脚后跟蹭掉粘在模具左边长桄上面的泥土,右脚随后也以蹭去右边长桄上的泥土,退下模子时顺势踢开锁桄,弯腰抓住两个长桄左右平移,让胡墼与石板脱离,然后将两个长桄左右一分,抬起,锁桄重新插入长桄靠在硾子上,人转到石板侧旁,两手十指抠住胡墼前面两角,向内侧轻轻挤压的同时搬起胡墼并使其立于石板上,再用双手端起胡墼将其码放在胡墼摞子上。一个胡墼算是打好了。在提硾子的人端起胡墼上摞子时,供模子的人就重复上面的动作,在提硾子的人回来时已经把模子添满。提硾子的人回来就开始上述的一系列动作,如此不停的工作下去,胡墼就打得越来越多。
上面的捶胡墼的动作说起来好像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要一气呵成,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尤其那五轻五重的十硾子,是提着四五十斤的硾子旋转着丝毫不停的完场,在外人看着眨眼间就转了两圈,耳朵里就听着“啪啪啪、啪啪啪,嗵嗵嗵、嗵嗵嗵”,一个胡墼就打好了。那功夫,一般武林高手也不过如此。
但对打胡墼的人来说,能提硾子旋风般的打胡墼还不算最难,难的是摞胡墼。俗话说“会打不会摞,不如家里坐”,因为刚打好的胡墼并不那么结实,稍微不正就倒,倒了就碎。而且胡墼无论摞了多少层,如果有一个没有摞稳,这个一倒,立刻所有的胡墼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全部坍塌破碎,农村人称之为“狗撵羊”。这样,前面的一切辛苦都毫无价值了。
好把式摞胡墼,讲究的是根子一定要非常水平且基础坚实,胡墼与胡墼之间距离一指宽,便于通风干燥。每层的胡墼还要交叉压茬,最上层在沿着胡墼摞子的方向顺长单摆一溜压住茬口。压茬是摞胡基的核心,即一正一斜,第一层摞正,第二层摞斜,压住茬,这样摞到五、六层就形成一摞,非常稳固。
胡墼摞好了并不表示万事大吉,最让人担心的是老天不睁眼,不等胡墼干燥就下雨,黄土做的胡墼水就变得稀软,打胡墼人的辛劳算是白费了。当然,胡墼打好后如果连续有几个好日头,那就谢天谢地,赶紧将胡墼搬到避雨处码好,或者码好后用苫布盖好,就只等着盖房时候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