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肖娟||梦萦洄溜

 梦萦洄溜
 文/肖娟
颍河在这里拐一个弯儿,清波回旋,乾隆皇帝一时兴起,便有了洄溜集的传说。一条青石板老街,依偎在颍河南河湾儿,岁月浸染的青石板,历经风雨打磨光滑闪亮,一条连着一条,从东头延伸到西头,或者从西头延展到东头,两旁的店铺林立,或兴盛,或衰颓,真切地见证了它的繁荣与变迁。
古时交通,水路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洄溜集背靠颍河,这里水路通达,成为繁华古镇无可厚非。听上年纪的人说,以前这里三个渡口,过往旅人数不胜数,商贾云集,繁华之至。天南地北双飞客,海角天涯沦落人,商贾云集也好,形单影只也罢。于我而言,洄溜集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那里站着一位端庄贤淑的女子,来自外乡,把自己的一辈子掩埋在洄溜集。
儿时的我,对洄溜集特别熟悉,它亲切地站在那里等我,像等一个老朋友。从袁寨街沿颍河北岸大坝往东走,拐几个弯,就来到渡口。渡口不大,一条船,一个或两个摆渡人。赶巧一到渡口就上船,不大会儿船就到河对岸。也有赶到渡口船刚好离开,就站在岸边,看船驶到对岸,船上的人下船,对岸的人上船,慢慢地驶过来。船到岸边,激起水花漫过岸,停稳后,渡河人一个接一个走下船。自行车也能上船,一个个排在一起,各自的主人站在自行车旁,或看颍水泱泱,或听渡河人絮语,大人小孩,吵吵嚷嚷,甚是热闹。
过河钱一般是在船行河中收取,摆渡人挨个收,印象中也就是块儿八毛的。后来姑姥说不用给过河钱,每年各家各户都给摆渡人兑粮食,作为一年的过河钱。为此,我暗自高兴,因为可以攒点私房钱。新年过河例外,图个吉利,每个人都会给过河钱。摆渡人说着新年新节,大吉大利之类的话,一船人愉快地回应,其乐融融。大过年的,大家都有好心情。
过颍河南岸,穿过洄溜集东头的老街,向南翻过一道河坝子,就到了一个紧邻大坝的小村庄。姑姥家就在村子南边,门前是大片的庄稼地。坝子是弯的,一下坝子,我就迷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小路弯弯曲曲,几拐几不拐,总是找不到姑姥的家。只要说河北袁寨的,村里人就知道我是谁家的亲戚,热情地把我送到姑姥家。每次到姑姥家,不迷路的好像没几次。洄溜集,的确是一个温情的地方!
印象中洄溜集渡口南岸,半坡有一块很大的黑石,过渡人或坐在石头上等船抽烟,或三五一堆谈论五味杂陈的话题。每次渡河,看见那块又黑又大的石头,会想石头从哪里来,不过我始终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问其他人也没有得到答案。它更像一个路标,看到它就可以很快见到姑姥。如今那块大黑石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据说一个识宝的人,白捡一大块乌金,价值连城。
奶奶去世早,我和妹妹小时候没人带,是姑姥帮忙带大的。姑姥不只是母亲的姑妈,还是比母亲的母亲还亲近的人。每次见到姑姥,姑姥都会一把把我搂进怀里,暖着我的手笑盈盈地:“哎呦我的小乖乖,冷不冷啊?”声音异常温柔,甜甜地把心都融化掉。接着拿出馓子、麻叶、麻花、花生等小零食摆在桌子上,一个劲儿地让我吃。姑姥手巧,麻叶、馓子都是她亲手做的,小巧精致如同她的人。麻叶大小均匀,形状基本上一样,芝麻粒多,特别香。
吃饭必有牛肉,姑姥总是先夹一块牛肉放在我的碗里:“快尝尝洄溜集牛肉。”姑姥爷很骄傲:“在别儿地,是吃不到这么好的牛肉的。”豆芽、豆饼、豆腐更是家常菜,这就是所谓的“洄溜四宝”,味道确实与众不同,特别是豆腐,绵软而不失弹劲。别处是吃不到洄溜味的,不亲自品尝,真说不出那种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和表姐表哥赶洄溜集是最开心的事,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大早在街边喝一碗热乎乎的麻胡,吃二根香气扑鼻的油条,看街上人来人往,感觉自己是飘在空中的仙人。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金黄的椭圆,泛着诱人的光泽,表面一层饱满的芝麻粒,看着就无抵抗力,嚼在嘴里,外焦里软,带着丝丝甜味,现在提及,还只咽口水。喜欢看铁匠铺捶打场面,一次次锤打,把烧红的铁块,变成镰刀、菜刀、锅铲等生活用具。捶打成型的半成品放进水里淬火,呲呲冒着白烟,铁匠铺顿时笼一层薄烟,朦朦胧胧,烟雾里铁匠若神人。叮叮咣咣的打铁声传得最远,以至穿越时空,依然回荡在耳边。河岸的大坝上跑上跑下,看颍水向东流,河里来往的船,远了又近,近了又远。累了,坐在大坝半坡,看夕阳落在河里,霞光给颍河披上鲜亮的衣裳。天黑回去,姑姥已经做好饭,站在村口,等我们回家吃饭
姑姥是个精致的女人。记忆中的姑姥清秀雅致,总是面带微笑,骨子里透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在脑后挽一个发髻。一顶黑色金丝绒圆顶帽,正中间缀一颗绿宝石,庄重却不显得张扬。一副古朴的银耳环,小巧别致。小家碧玉这个词用在姑姥身上不大合适,大家闺秀更准确,知书达理,温和贤淑。
母亲说,姑姥是姐妹中最出众的,瓜子脸,柳叶眉,一双俊俏的大眼睛会说话。从姑姥的面向,依然可以想象她年轻时的模样,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窝窝嘴。皱纹也掩盖不住娇美容颜。姑姥心善,啥时候见她都是笑盈盈的,不笑不说话,一辈子也没和谁红过脸,村里人特别尊重她。听母亲说,一九四二年,花园口炸坝子,一家人从河南逃荒到洄溜集,把姑姥留在洄溜集吴家。吴家是大家,没有儿女,膝下过继一子,后来成了现在的姑姥爷。母亲的爷爷从洄溜集带一车粮食回河南,救了一家人的命。这让我想到电影《一九四二》里老东家的女儿星星,顿觉悲凉。
姑老爷是个建筑工头,算是小能人,佝偻背,嘴巴尖,长相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有点丑。这样说或许对姑姥爷大不敬,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印象中的姑姥爷,两手背在身后,手里捏着大烟袋,晃来晃去。姑姥爷对姑姥自然很好,姑姥却一辈子受婆婆的气。一个外乡人,受了委屈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姑姥内心有多少无奈,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总说一车粮食父亲把她给卖了。话虽这样说,外人面前两人相敬如宾,惹村里人羡慕。
姑姥爱干净,衣服即使穿破,也会像新的一样洁净。白色褂子上,一个蝇子屎印也没有。院子收拾得利利亮亮,屋子窗明几净,一进门就给人心清气爽的感觉。厨房更是干净利落。厨房里的抹布永远洁白如新。那时没有洗洁精,油腻腻的抹布想洗干净很难。我曾讨教过,姑姥说把抹布放碱水里煮煮就能洗干净,这里的人都用这种方法洗抹布。后来我试试,发现并不像姑姥说得那么简单,真不知道姑姥有着怎样的耐性,把抹布洗得雪白。
姑姥去世的时候,我去洄溜集奔丧。姑姥头戴黑色丝绒帽,躺在棺木里,宁静安详,那颗宝石依然闪着蓝绿光泽。一大群人把姑姥送到村子东南土地安葬。那天是下着雨的,泥泞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古街几经修缮,初有从前的模样,两旁的店铺林立,偶有寥寥游客已然落寞。保留古街风貌易,回到昔日繁华难。随着岁月的变迁,洄溜集失去水路优势,同时也失去繁盛的时代,这是历史的选择,遗憾却不可更改。只能站在古街的石条上,遥想曾经的盛景。夕阳西下,踏上石条古街,落寞苍凉的感觉低回。
以后的几年,清明节给姑姥上坟,追思昔日幸福时光,总惹一地哀伤。姑姥有二个儿子,三个女儿,各自都是一大家人。大舅妗子去世后,几个老表来往渐少,好多年没去洄流集了。真应了一句老话:一辈亲,二辈表。清明前梦姑姥一回,依然是记忆中的模样,笑眯眯地站在那里,喊着我的乳名,银耳环在阳光里闪亮,蜜糖似的笑声在耳边回响。
姑姥算是洄溜集的女子,洄溜集的人文精神滋养了这位外乡的女子,一辈子的岁月,足以融入洄溜集的灵魂。洄溜集女子,马师娘最有名气。马师娘是医者,阿訇的妻子,沿袭伊斯兰教文化,尊为马师娘。一九四二年,洄遛集这一带发大水,马师娘驾着小船,给两岸的回汉人民免费看病送药,赢得当地人的尊敬。马师娘的事迹被当地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后来洄溜老街被洪水淹没,老街的人搬到新街,马师娘回到阜阳城继续行医。马师娘擅长妇科儿科,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外地人也慕名求医问药。以致今日,阜城人提起马师娘的大名,依然很响亮。叱咤阜阳商界的闻玉华,华联超市的王幼梅,也是洄溜集的好女儿。这群洄溜集的女子,沉淀百年古镇文化,灵魂里散发着香气。
最近几年,听说洄溜集变化大,疫情前,带孩子们到林草养鸡场玩。高速路旁的树林子下,分成一块块场地,每一块林子里,都给鸡们建造一座房子。吃食的地方,下蛋的地方,休息的地方,充满人性化。林子下的草窝里,一堆堆鸡蛋若隐若现,孩子们最是欢天喜地。提着小篮子,在树下捡鸡蛋,亲近自然,增长见识,自是多了几分野趣。古清真寺里,感受不同的宗教信仰,用虔诚的心捡拾古老的文化。“洄流集四宝”,几篮土鸡蛋,几瓶特色香油,满载而归。洄溜古镇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形成一道少数民族融入汉文化特有的名片,走出颍州。
洄溜集,一个让人梦萦的地方,那里有一片曾经繁华的土地,那里有我的亲人永远深情地守望。期待古镇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滋养古镇人民,再现昔日辉煌。
作者简介:肖娟,中学语文教师。安徽省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阜阳市作家协会理事,颍东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阜阳市朗诵协会副主席。文字多次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征文比赛偶获奖。喜欢用文字表达真善美,来到这世上,只为看看阳光,然后优雅老去。
(0)

相关推荐

  • 【西南作家•散文】吴 玲/义渡口古韵

    西南作家·散文 义 渡 口 古 韵 吴 玲(重庆渝北) "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这首耳熟的桑植民歌从明代流传至今,歌声经常回响在耳畔,婉转而悠扬.重庆大渡口区长江边上有一个古镇 ...

  • 搁浅的小木船

    文/石文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隆冬,我们学校十九名师生徒步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沿途瞻仰了左权烈士陵园和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这天傍午,我们来到濒临黄河的永和县城.被告知黄河岸边小渡口已住满了串连的 ...

  • 贾秀全丨江南古镇朱家角

    朱家角是上海青浦区的一个镇,处于江浙沪交汇处.距离周庄很近,名气不如周庄响,江南水乡小镇的特色却各有千秋.朱家角是古镇,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村庄集市可追溯到宋.元.1991年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 ...

  • 人生虽苦,唯需自渡!

    丘敖产说说科技 关注 2021-02-12 14:32 我们每个人,生于红尘,长于红尘,终日里在红尘奔波,劳苦不已.佛说人生有八苦,每一种苦,都指向人的心.唯有放下,万般苦处,自会灭去. 真正能让你放 ...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一卷 河殇 2

    石坝镇向东二里地,是一段黄河险要工程,作为黄河下游的河水,它冲下黄土高原后,就特别地安详平缓,性情文雅,可是从西南方向来的土黄色的洪水犹如千军万马浩荡而来,到这里直冲着大坝,就如骑兵队投入一场战役,怒 ...

  • 【西散原创】覃敏善作品丨老家渡口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从小生活在红水河边,在河上渡来渡去那是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赵友坤||洄溜两岸是吾乡

    洄溜两岸是吾乡  文/赵友坤 颍河从远古走来,像一条长龙,穿过阜阳城,一路蜿蜒东进,在洄溜村猛转回头,亲一下大地,旋即向东溜走,留下千年古镇洄溜集. 洄溜对岸是家乡 洄溜集有三个渡口,渡船像一条扁担,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耿晓丽||洄溜古镇飘来一抹乡愁

    洄溜古镇飘来一抹乡愁 文/耿晓丽 烟霞掠过夕阳,陌上小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将思念织补成网,网住那一抹乡愁. 网住的是余光中的那枚小小的邮票,是席慕蓉的那支清远的笛,网住的是咸黄牛肉.烙子绿豆饼.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玉东||洄溜滩头寻根脉

    洄溜滩头寻根脉 文/张玉东 这次采风活动,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萦绕在脑海中那尊安坐在洄溜渡口滩头的枯老树根. 已是正午时分,采风接近尾声,我们一行人拾级而上来到最后一站沙颍河堤坝,遥望浩浩汤汤的河水对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刘勇||​在洄溜古镇寻找童真的笑容

    在洄溜古镇寻找童真的笑容 文/刘勇   光阴的水滴带着上善若水的灵动,总喜欢寻找逝去的韶华,在久远的年代里,用心打捞素年时的锦绣,恍然间被乡愁牵回了洄溜古镇,踏着晨雾寻找诗意和辉煌.    地域的广博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关峰||​烟雨洄溜,每一滴雨水都温暖

     烟雨洄溜,每一滴雨水都温暖 文/关峰   置身洄溜古镇的烟雨中,画一道岁月的痕迹,不想错过这一季烟雨空濛的旖旎.染指洄溜,烟雨在远方飘着 ,陶醉在沙颍河畔这"梦里水乡".掀开遥远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高文献||​写意洄溜恍如梦

    写意洄溜恍如梦 文/高文献   1.豆炳 听到我的名字,你一定会立即想到"洄溜四宝"中的"烙子绿豆饼"!可以理解,毕竟,"洄溜四宝"比我出名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金阿根||​洄溜,你勾起我多少乡愁

    洄溜,你勾起我多少乡愁                           文/金阿根   一条老街,亘古来就这样,静静地走过千年岁月,有过辉煌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一盏不灭的油灯,照亮它的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罗强||洄溜光影录

    洄溜光影录 文/罗强 一 碧空如洗,澄澈透明,一绺绺发髻似的云彩经过镂空的手艺,才能呈现这样纯洁的底色. 天空真正又是哪种颜色的呢-- 像我们抬眼望去天穹,便容易想到那儿似有似无的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我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薛明章||洄溜集的铁匠铺 ​

    洄溜集的铁匠铺 文/薛明章 我小姨奶家住洄溜集,其实洄溜集原来叫洄流集,因地处沙颍河,河水形成漩涡倒流,人称洄溜涡.洄溜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代乾隆年间,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史称"小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