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路往事:见证镇江一百多年江边风云的马路!一江一湖是镇江!
平政桥的栏杆上,是少年们远眺苏北的地方,那时候还能不是看到江豚。
苏北路,顾名思义是通往苏北的道路,很多人的印象里,它总是泥泞泞的。
当年的苏北路码头林立,道路全长2500米,它是镇江城一条古老的道路。
30年前,从苏北初来镇江时在苏北路学徒的陶大。苏北路,迎来了许多苏北老乡,也送去苏北许多镇江人,南来北往,多少泪!
0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镇江正式开埠,英国人占云台山麓土地建租界。英国人来镇建租界时,议定在租界北的长江岸边“沿江留公路一条,以便行人行走”。
这条长江边的路宽四丈,西起蒜山下东至镇江海关东的运河口,名“江边马路”,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条马路是镇江江边唯一的一条马路。
上世纪30年代民国江苏省政府迁到镇江后,于1936年动工修建铁路码头至平政桥段,改称“江边大马路”。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苏北突发特大洪灾,省府特派时任江苏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冷御秋先生赴苏北赈灾一线主持工作。
出于人道和公平正义,冷御秋先生将大量救济物资(粮食药品)重点投放灾情最重的高邮、邵伯一线(属新四军控制的解放区),此举获得苏北各界人士普遍赞赏。
出于感激,苏北人士在当年秋天省城几个重要会议上提出动议,请求在省会镇江建永久性纪念标志,后由省建设厅落实两项举措:一、在河滨公园建苏北赈灾纪念碑(1947年改为在苏抗战殉国军校同学纪念碑);二、将规划中的双井路北延段预名为苏北路。
这后一项工程并未实现,于是第二年将预定的苏北路地名,移植到江边大马路东延段上,拓宽延伸,兴建平政桥至解放路段,江边大马路到解放路段统称“苏北路”,经多次建设,也就是现在的长江路。
这条路,见证了往昔苏北和镇江密不可分的兄弟之情。
平政桥桥面(苏北路1986.3),你可能一下子就辨认出来这座桥吧。它是两水交汇点,镇江段运河的起点。如今,旁边的建筑似乎也容易辨认。
平政桥至中华路口一段是最繁华的江边商业一条街,甚至由中华路西端延伸到日新街等,相近的二十几家旅社生意欣荣。
在七、八号码头对面有扬子江浴室、苏北路副食品商店、江边饭店、理发店、水果店、江边百货店、食杂店、饮食店等,还有邮局、水上派出所、煤炭公司等机构。七号、八号轮船码头一侧也有不少店铺、旅社。
扬子江浴室前的一块空场,从早到晚没有消停的时候,每天都有无数旅客在七号码头(镇江至六圩轮渡)、八号码头(镇江至高桥及苏北各港客运)中转,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旅客……
扬子江浴室附近的苏北路小学,一度是中华路中心小学的分校,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
苏北路旧貌 沿江道路(1986.3)
苏北路旧貌 沿江道路(1986.3)
曾经的镇江港1-3号码头
02
晚清时,镇江的内河及长江区干线的航运相继开通,靠水吃水,运河和长江打造成近代的“富镇江”,完全是老天爷赏饭吃。
那时镇江老港区是长江下游的良港之一,港口繁忙最盛时有60多家小轮公司,年吞吐量120万吨以上,日客运万人次以上,关税仅次于上海、武汉。当年至北固山分别有8座码头,这条路上想不发达都难。
水运之利,运输之便,让很多名企在汇聚在这条路上:
1948年4月,在苏北路27号开了一家镇江维生制油厂,后来改名“植物油厂”、“油脂化学厂”,慢慢又变化为“钛白粉厂”、“镇江钛白粉总厂”,由一个私营手工作坊通过公私合营逐步过渡到一千多人的大厂,留下了几代人的回忆。
苏北路215号留下的是“镇江农药厂”的回忆,这个创建于1954年的化工部农药重点加工企业,最猛的时候能年产4万多吨农药,很多老报纸、杂志上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广告都是这座厂出品的。
镇江市联运公司、镇江市轮船运输公司、镇江市航运公司、江苏省物资局镇江木材转运站等企业,占据了这条路上的码头物流、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的大半个江山(水上小学和航运小学也是他们的。)
很少有人知道,享誉中外的“金梅”、“金玫瑰”麻油,就是在这条苏北路出名的。苏北路33号的镇江市麻油厂,一度是全国最大的小磨麻油生产厂,当年就是从苏北路起点,远销英美法德澳等20多个国家,争取了很多外汇。
当年苏北路上的镇江市友谊服装厂、镇江市滤清器总厂、船舶实业公司、建筑材料公司、合成漆厂等单位,都是很牛逼的单位。
苏北路上也不乏有饭店酒楼,当年的湄岚饭店、华阳酒楼,因为周边的商业环境,生意还是不错的。
苏北路旧貌 苏北路东侧(1986.3)现在的解放路与长江路交叉口北固山绿地对面,原先没有打通。
苏北路旧貌 苏北路东侧(1986.3)现在长江路口与解放路交叉口以西球友饭店那里。
苏北路旧貌 市合成漆厂(1986.3)
苏北路旧貌 苏北路东侧(1986.3)苏北路,现长江路与解放路拐口。
苏北路旧貌,现长江路与解放路交汇处(1986.3)。
苏北路旧貌 镇江港南(86.3)好像是原来的镇江港客运。
这儿现在应该是临近兆和皇冠假日附近吧,过去再往前面一点,就老钛白粉厂了。
苏北路旧貌 市饲料公司门前道路(1986.3),那些拖板车每日辛苦的工人,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03
苏北路还见证了当年镇江的知青的青春岁月。
60年代,镇江各个中学的青年,先是聚集在大市口广场开欢送大会,随后沿着解放路、大西路、迎江路、苏北路,到平政桥附近的码头,从这里出发奔赴新民洲、白马湖、岗埠、射阳、东台等农场。
知青们背起行李,手提旅行包和网线袋,陆续登船待发。
江边都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到处是谆谆的嘱托声,女生到了舱中更是哭声一片。
随着阵阵汽笛长鸣声,船队徐徐驶离码头,红旗迎风飘扬,锣鼓声、广播喇叭声、嘱托声、口号声、哭泣声形成了一阵阵声浪,整条苏北路都沸腾躁动了。
苏北路旧貌 市合成漆厂门前道路(1986.3)
苏北路旧貌 中段道路(1986.3)
苏北路旧貌 泥泞的道路(1986.3)
苏北路旧貌 镇江港2号仓库门前(1986.3)
苏北路旧貌 镇江港(1986.3)
苏北路旧貌 码头(1986.3)
苏北路旧貌 果品公司门前道路(1986.3)
80年代的苏北路东段,曾经是苏南黄沙集散地,本地人称之为黄沙库。触目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黄沙,来往的是穿梭着装黄沙的车辆和弥漫着的沙尘。
1994年镇江老港不再进出长江大轮,2000年镇江老港区整体搬迁就此“功成身退”了,江边码头的“退位”,三山围成一湖,昔日的江边成为眺望三山美景的金山湖湖岸。
水运不再是苏北路的日常,商贸、物流也逐渐转向金融、旅游,成为“长江路”的苏北路,人们悠闲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曾记否,我们都是在这座桥边看长江风光的,是么?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