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风、风邪、风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风
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不同的气候,称谓六气。风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等等。难怪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祈求“风调雨顺”。现在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邪
1.风邪概念
当六气出现了反常变化并成为了致病因素,引起了疾病的发生,这时的六气就变成了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总称。风邪就是(狭义)六淫之首,广义的风邪是指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中医学认为: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轻扬,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它多侵犯人体的上部和体表,使人出现眩晕、汗出、怕风、头痛、背痛等症状。②风性又善行数变,行无定处,其致病多使病位游走不定和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所以中医把全身瘙痒、游走性关节疼痛、脑出血分别称之为风疹、风湿和中风。③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多使人出现动摇不定的症状如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故凡临床出现这些症状时多采用去风、熄风法治之。④风为百病之长,指风邪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其余五邪多是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引起疾病的,如风寒、风热、风湿热、风燥等。
3.风邪分类
风邪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多由肌表经络而入,内风系脏腑气机失和所生。二者在治疗原则上也有不同,不可相混。但是,它们表现的症状性质,有许多相类之处,故皆命之曰风。临床上风证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证是感受外界风邪引起的病证,如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病属实证,治疗以去邪为主;内风证是因为机体阳盛或阴血亏虚,不能制阳所引起的病证,如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等多属虚证,治疗以补虚为主。
风药
1.风药的概念
“风药”之名,源于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张氏根据药物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特性,将柴胡、升麻、羌活、防风等归为“风升生”一类。其弟子李东垣明确提出“风药”之名称,并广泛运用于内伤脾胃诸病治疗,“风药”一词遂为后世医家所常用。
风药以“风”冠名,具有类似风的特性。诸如“风性轻扬”、“风性开泄”、“善行数变”及“风能胜湿”等,在风药性能中均有所体现。风药特性,可以用“升、散、透、窜、通、燥、动”加以概括。升,即升浮上行,所谓“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及”;散,即发散,解表祛邪;透,即透泄,开郁畅气、透络开窍;窜,即走窜,走而不守;通,即宣通,通阳化气、通络行径;燥,即燥湿,燥湿化痰;动,是对上述特性的总括,即活动、流动、运动,还有变动不居之意。
2.临床功用
风药是一类具有类似风作用的特性药物,现代多指临床用于祛风或治疗风病的药物。由于以“风“冠名,或称作“表药”,一般对其认识与应用多停留于各种风证或表证治疗的范畴。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风药的功用远不限于治风或解表,其在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畅达气血津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调畅气机
“风药”以“风升生”归类,味薄气轻,其性升浮发散,犹如春气之生发,具有舒畅一身气机,鼓舞人体气化的作用,所谓:“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气。”风药对气机的调节,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作用部位广,既能宣肺气,又能疏肝气,尤能升脾气,从而使三焦气机得以通畅,全身阳气得以振奋;二是以升散为主,善于畅通由下而生、由里达表的气机,因而最能启发肝胆的春升之性,引提人体生发之气,资助清阳之气升腾。
2.1 开发郁结
风药辛散、走窜、宣通之性,具有开启玄府腠理、开通经络窍道、开发郁结闭塞之功,能疏通各种淤滞而使脉道通利,津液通达,营卫和调,血流畅行,东垣谓之“风药行经”。
2.3 祛邪外出
风药具有发散祛邪的作用,能使各种入侵之邪从表而解。由于“风为百病之长”,是各种外邪致病的先导,寒、热、燥、湿诸邪常依附风而为患,尤为湿邪。风药凭借其透泄之性,不仅能祛表邪,亦能祛除里邪,包括某些内升之邪,如内湿、内热,尤其是郁火,非风药不能取效,所谓“火郁发之”。
2.4 引经报使
风药辛窜善行,走而不守,最宜做引经之用,以引药直达病所。张元素《洁古老人珍珠囊》所列引经药,风药占其大半,几乎涵盖了手足三阴三阳。东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在诸多方剂中广泛应用风药引经以直达病所,对后世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