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笔记:立水桥的桥
梁东方
立水桥的桥,不是5号线的桥,也不是13号线的桥,更不是地铁口的过街桥。尽管,这些桥现在看起来都远比立水桥的名字所从来之的清河上的桥更庞大而赫然。
在高架桥上的地铁交汇在立水桥,绵延在立水桥,让立水桥的桥有了现代人眼光里的现代意味。每天都有无数人在这两道桥上的列车里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去往著名的天通苑,去往也很著名的望京,去往近在咫尺却又旅途遥遥的北京城,去往点缀在树梢之间的建筑越来越多的郊外。
立水桥因为还没有到地铁的终点,所以原来的郊区的概念早已经外移,不再是东小口这一带,尽管立水桥地铁口推着板儿车卖水果的景象,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过去城市周边的郊县甚至乡镇的状态;街道似乎也只是在地铁站周围才长时间“繁华”:天桥上一直有卖小百货的小贩,天桥下的小吃摊儿上的临街现炒的掌勺男人则一直在炒,几乎没有一刻停歇,一锅接着一锅,锅锅都需要排队,大多是十块钱一份的炒饼炒面炒米饭。现场吃的话,就会给倒在一个蒙着塑料袋儿的盘子里,然后坐在旁边的两张桌边上,默默地在寒冷而黑暗的夜色中吃着这工作一天以后的滋味。
所以用塑料袋儿是因为可以不必刷碗,盘子便能循环使用。如果不现场吃而是打包,那种泡沫饭盒也不再另外收钱,只是从锅里往外倒饭的时候需要把饭盒盖儿彻底摊平,然后把目测绝对盛不下的饭一点不洒地都倒在盒盖和盒底上;旁边一直在招呼路人过来吃饭的男人的媳妇儿,就会迅速地将饭盒盖儿带着饭一扣,马上装到塑料袋里,同时放上一双一次性筷子。
这种饭盒对付刚刚出锅的热饭菜的能力应该是不强,其化学污染的问题肯定是有,但是不管是卖的还是买的,没有谁在乎。在乎也不好说出口,因为明摆着是便宜,如果在乎就不在这儿吃了。
男人的媳妇儿招呼人的方式很直接:吃什么?而不是说来吧吃饭吧。她招呼的人多了,男人忙不过来,大家就只好排队。排队却也不用一个挨着一个,而只是松散地站在这过节桥的下边的空地上。空地上的几根不高的防止停车的柱子顶上,贴着广告,广告纸片远远大于柱子顶,但是依旧那么贴着,没有谁去费心撕掉。相反,站在这里等着自己的饭的人,总是会低头看上一眼,看看贴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贴广告的人的眼光,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等着吃饭的人的闲极无聊的时间空间。
来这里吃饭的都是刚下班的人们,也有打工的人;他们,不管做饭的吃饭的,都是坐着地铁回到这居住之地的人,都是被这个都市的高大上给映照得无声无息的人。他们的消费,被炒饭摊儿和柱子顶上的广告人牢牢地抓住,形成不无卑微但是绝对符合经济规律的互相依托的运转链条。
以地铁为前景的一片高楼在夜里七点的时候,所有的窗户几乎都亮着灯,形成了一种万家灯火的舞台布景效果。那么清晰,因为没有雾霾而那么清晰。就是现在,只要离开了北京的行政界,这样的清晰就会被雾霾所覆盖。这也是人们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到北京来,要在这里待下去,吃着这样路边摊儿上的饭也要待下去的诸多原因中的一个。
与路边炒饭的摊儿紧挨着的,是一家很昏暗的饺子馆。饺子馆从全无装饰的模样到被油烟熏得很是幽暗的灯光,都沿袭了乡镇小吃店的纯正风范;其间的人声鼎沸绝对没有空桌的状态,说明它的饺子物美价廉。每一张桌子几乎都是不同拨儿的客人拼桌而成,只有几个穿着橘黄色的劳动服的工人,因为人多所以独自占据了一张桌子。他们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在昏暗之中的热气腾腾里尽情地享受着劳作了一天以后的饱食的愉快。
与这两家露天的和昏暗的饭馆相邻的,是装饰装修很有都市味道的水果店。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外向着玻璃,橘子苹果李子柿子梨都以它们的纯正却又各个不同的颜色和灯光结合,与外面冷灰的街道相映,显得温暖诱人,格外具有水果之为水果好像从来没有被人注意过的至为漂亮的一面。你只要瞥上一眼,哪怕是刚刚吃完了饺子肚子已经圆滚滚了,也还是忍不住会驻足观望一下,至少会走得慢下来,欣赏一下这些曾经挂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树上的水果们仿佛是艳丽的工业品一样的浓烈生机。
水果店挨着的面包店也人气旺盛,麦香弥漫;用托盘选购面包的人,可以在靠墙的小桌旁小坐就食,形成一种西式的点心面包饮食文化和气氛。很多人实际上是冲着这种文化和气氛而来的:之所以进来买面包,是因为看见很多人在这里买面包、吃面包。在这里买面包吃面包是冬天的夜晚中一项具有获取明亮与温暖的活动,是一种让人仿佛能更接近于城市核心商业区的范式。
刚刚烤出来的法棍外脆里软,的确是正好吃的时候;用店里面的切片机给切成倾斜刀口的一小块,一小块,成为一种依稀相识却又分明久违了的人间美味。而所有的店员都很振奋,没有一点爱答不理的不屑一顾,都像是南方城市里的销售者一边卖东西一边带着一种绝对顾客至上的客气。
这是立水桥过街桥下的气氛,这是立水桥地铁站对面的气氛。地铁出站口的卖水果的三轮板车,天桥上卖电子产品和袜子之类的日用品的小贩,还有这临街的餐饮水果店,一起构成了这个普通的冬天夜晚里这一区域中天天上演今又重演的小小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