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化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底线不危害人,常态能共情人

人是社会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化让我们由自然人变作社会人,途径是学习技能(生存)和规范(文明),获得社会角色和发展空间。

那么作为社会人,我们能做些什么?首要的就是做人,更具体地说就是做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个人际互动良好的人。

如何做人成为人人面对思考题,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这个做人是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影响人际互动,决定幸福指数,反映心理健康水平。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遇到祥林嫂,你认为会有怎样的人际互动,又会有何感受与反映呢?

首先是同情。

初次听到祥林嫂的悲惨述说,命运多难,生活凄苦,孩子被狼叼走,人性“同情弱者”意识油然而生。

这种感受在精神分析中被称为“移情”,如果是在咨询室面对来访者,被称为“反移情”,由于和来访者感受一致,准确说属于“一致性反移情”。

由于我们这种感受基于本能产生,可以称之为“同情”。当然,同情者,意味着感受较为浅层。

其次是无情。

随着不断听到祥林嫂重复叙说,我们会因其唠叨而产生厌烦,甚至愤怒,这时同情感变作不同情感受,也就是无情。

这是需要重视的感受,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负性感受?看似很正常,但绝对不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实际上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别人的唠叨是诱因,激发我们出现各种负性情绪。

具体说,这反映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人际互动模式,注意是模式,不是偶然,试问自己是否遇事就如此应对?!

这种不良人际互动模式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人格不良,被诱因激活,二是移情模式导致,我们生活中都有重要他人,过去与这些他人的互动,慢慢形成今天人际关系模式。

其实,我们当下关系模式就是先天与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凡是我们自己的不良关系模式,用移情与人格解读好了。

我们这种感受也是“移情”或者“反移情”,由于和来访者感受不一致,而是与来访者生活中重要他人感受一致,因此属于“互补性反移情”。

由于我们这种感受基于习性产生,是常见的反应,可以称之为“无情”。

最后是共情。

意识到“我对自己情绪负责”,对方只是诱因,可减少对别人的负性感受,深入思考本质所在,比如祥林嫂为何如此反复叙说?

再次体会她使人心烦的唠叨,把以自我为中心变作以对方为中心,感同身受对方的感受。这是她的防御在自我保护,这是她表达痛苦所能做的事情,她的心理能力只能做到如此,不这样就会心理崩溃发疯,网络词语是“蚌埠住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祥林嫂心理健康指数非常低,人格不良,移情模式糟糕,人际互动不良,但是这些评价最好对着自我说,如同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批判别人的。

对待别人,我们要用人文情怀理解糟糕言行情绪,这就是共情。

如,表现强势、攻击、指责我们的人,是在表达受到挫折“很受伤”(挫折——侵犯理论);爱打岔爱抱怨的人,是渴望“被看见”;讨好的人希望被认可;超级理性(太理性)是脆弱害怕(恐惧情绪);易激惹易激动(太感性)是渴望平等尊重帮助(理性需求)。

我们的这种“移情”或者“反移情”,由于和来访者感受一致,因此又属于“一致性反移情”。由于我们这种感受基于刻意训练产生,类似意志行为,需要克服困难,可以称之为“共情”。

简单小结,人际互动模式包括移情模式与人格特性,外界不过是我们情绪诱因,根子在自己。由此情绪反应会是同情——无情——共情,对应的是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用精神分析术语解释,这都是我们的移情,转移过去到现在,转移他人到对方。

再举例,假如有人走路踩了我们脚,不道歉还骂人,我们先是愤怒(负性的无情),再是共情。

首先用移情理论解释愤怒,反应了人际互动模式,把对方作为情绪根源,要求对方负责我的情绪。

其次用反移情理论解释共情,互补性反移情让我们愤怒无情,中了对方全套,成为那个他人,一致性反移情让我们共情,他是人格不良、缺失教养与移情模式导致,真正表达的是“我很受伤”“我很脆弱”“我很害怕”“我知道这很不好,可是我不敢改变,因为不这样好似没有拐杖活不下去,我也不能改变,因为没有人真正帮到我”。

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重要的不是给出负性评价,而是我们自己能做到什么水平,我们能否帮助别人一些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