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东北边境的秘境,又到了每年最美的时候!
因为疫情突然波动,今年的暑假档完全是过了一个寂寞,不过好在眼下疫情已经逐步控制住,跨省旅游也官宣重新开放啦。在 9 月的开头,是时候计划一下秋天去哪里玩了。
打开中国地图扫视一遍,有一个大多数人平时不太会注意到的角落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兴安岭,这片位于我国东北边境的秘境又快到了每年最美的时候。
大兴安岭横跨了两个省,一部分属于黑龙江,一部分属于内蒙古。地理课本里告诉我们大兴安岭是国内最大的林区,原始森林占据了大兴安岭 90% 以上的面积。但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在层林尽染的秋天,它将穿上黄色的盛装独自美丽。
@啊哈哈
更有意思的是,不论季节,每天都有好几列绿皮火车在林间运行。坐火车深入原始森林腹地,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去欣赏大兴安岭的美。
不过,美只是大兴安岭最肤浅的标签。
这片森林孕育了狩猎文化,鄂温克人千年来过着与驯鹿为伴,上山打猎的生活。大兴安岭是他们永远的归宿,是造就他们民族文化的地方。
建国之后,大兴安岭扮演着木料基地的角色,为国家基建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前面提到的列车最早就是用来运输木材的。在战争年代,日本和俄罗斯也没少来这块宝地抢资源。
大兴安岭还是中国冷极,最低的一次达到了零下 58 度。如果你敢于挑战,等下雪来这里,银装素裹的世界同样非常惊艳。
如此纯粹的自然环境必定会吸引艺术家们来到这里创作,他们借用这片古老的森林去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永恒命题。
冷门佳片《莫尔道嘎》、《犴达罕》、《敖鲁古雅 · 敖鲁古雅》都是以大兴安岭为背景拍摄的,看完真的会对这片森林多一份敬畏,对生活在里面的人多一份尊敬,他们为“先进文明”牺牲了太多太多。
因为处于边境线上,又有少数民族生活,大兴安岭的城市融合了各种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对生活在汉族文化圈里的人来说,这儿有太多新鲜感十足的东西。
那大兴安岭具体该怎么玩呢?我觉得可以分火车和自驾两种方式。
坐上慢车,
在大兴安岭里穿梭
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我的一个观点:世界上极致的风景都是没办法躺着看到的,多少需要付出一点“代价”。
之前从成都坐了 50 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内蒙古,虽然 2 个晚上没洗头可把我难受死了,但这一路上的风景我真能记一辈子。
大兴安岭里有一条牙林线,它曾经是林区交通的大动脉,木材全靠这列车往外运。不过禁伐之后,它的观光和交通用途早已远远大于运输功能。
行驶在牙林线上的 k4181 深入大兴安岭林区腹地,不管你坐在哪一侧都是观景位。它起于牙克石,终点在满归,早上 04:50 点出发,下午 16:25 点达到,既能体验怀旧的绿皮火车,也不用担心在车上过夜不习惯。
牙克石和满归相距 500 公里,照道理并不用开这么久。秘密在于这列火车会经停好几个不公开售票的车站,上下车的是住在林区的居民,这车对他们来说就是公交车。
@叫什么名呢
列车沿途的风景对居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场面,但对我们这样的外来访客来说完全是惊艳至极的画面。
除了牙克石 - 满归这条主线,牙林铁路还有东、西两条分支:朝乌线和伊加线。一条开往莫尔道嘎,一条开往加格达奇,同样都是林区风景。
在东北坐火车的意义不同于在其他地方,铁路是东北辉煌的象征。稀有的老式火车头和带有俄罗斯风情的火车站留住了这段历史,时间在这片土地走得特别慢,说是坐上时光机也一点不夸张。
铁路沿途站点:
①牙克石
牙克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也是牙林线和滨洲线相交的地方,很适合当作落脚、补给的一站。
身为大兴安岭的门户,它的名字自带使命感,在满语里是“要塞”的意思。从牙克石开始,就真正从草原 / 平原迈进了森林。
@啊哈哈
这一路的沿线站点都是自然风景的大户,牙克石自然也不例外。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就有 4 个,还有 6 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林区的公园看起来其貌不扬,走进去都会让人大呼惊艳。
@啊哈哈
牙克石下属的博克图是一座林海深处的历史文化名镇,它经历过日占、俄占时期,也经历过建国后东北林业、铁路发达的繁荣时期。
只不过后来,它再也没有跟着时代一起往前走,一切建筑都停留在上个世纪。
@在远方的阿伦
1903 年就存在的第二百货商店是博克图的地标,据说这里以前是驻军的地方,后来改成了商店。里面的装修风格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东西也卖得非常便宜,一秒穿越到上个世纪。
从博克图小镇里始建于清朝的中东铁路遗址、废弃的站房、隧道和老民居身上,我们可以读到那段抗争外来侵略者的历史。
②满归
这是一座藏在森林的小镇,之前掀起一阵小波澜的纪录片《犴达罕》就在是满归拍的。住在这里的鄂温克人是天生的猎民,但禁猎枪后狩猎时代结束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遭到了冲击。
纪录片的主人公在醉酒之后说“我从剑与弓的文化环球,来到了原子弹的时代,他们把我抛出去,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语言和制度也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