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来顾酒”杯中国民间诗人诗歌大赛棠棣参赛作品(5)
作者简介:棠棣,本名孟令波,1981年11月生,中学教师,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文字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青年文学》《飞天》《诗潮》《中国诗人》等多种刊物和年选,已出版散文诗集《蓝焰之舞》。
触角向内(三章)
棠 棣(河南)
▌九月,我们沿途撒下云朵和烟岚
九月,我们沿途撒下云朵和烟岚。
山中岁月,需要用水声的长短丈量。
在女贞子和野菊花的簇拥下,我们走下峰峦,走向涛声与鸟鸣。
江风依旧,流水依旧,我们在江畔驻足,在浓白的雾霭旁等待群星与弯月。
白露横江的夜晚,我们和芦苇一起摇醒久远的往事。
日落时分的记忆,是满江秋日的深红。我们在江边支起帐篷,支起锅灶,借江水煮明月,饮马于江滨。
落霞铺满心胸。平野尽处,暮色与烟霭一起踏着波涛走近。
醒时满眼星光。我们数着寂夜的鸟鸣圆梦。秋夜的冷和篝火的暖安顿着我们漂泊的心。
何时能从江头抵达江尾?我们一路走过,但绝不渡江。隔岸的灯火,是遗世的挽歌,我们选择夜晚,于江边放牧悲情或者豪情。
隐身秋风或秋水的肋骨,我们把黎明走成黄昏,在收获的同时,播种信仰与希望。
▌行走在岁月边缘
行走在岁月苍茫中,冷源自内心,暖也源自内心,作为恒温动物,我们有着自身的温度和底线。
一步,冰;一步,火。两重天,两重想象与幻觉。
影子映在水面,我们相互扶持,任长发在风中如水,波澜起伏。
尽管与落日一水之隔,我们仍然可以在暮色中品味日色的薄凉。
烟霭起,飞鸟尽。
潇洒过后,终归是萧瑟。我们曾经种在某个山头的云朵已经悄悄积雨,秋的冷暖正在一条河的两岸角逐。
万千心事都可以交付流水。逝者如斯,如我们头上渐稀渐白的发丝,如日渐苍茫的眼神和内心。
内或者外,只不过是一扇门或者一道墙的概念。我们从陌生再到陌生,始终没有让门墙洞开。余下的光阴,我们还可以一起,在同一条路上各走各的,不需要彼此怜悯,相互安慰。寂寞中一个会意的眼神就足以让身心温暖。
▌上山,下山,繁星满天
唯有一条道走到黑,方能得执著或者执拗的精髓。
山风去远,莫问归处。
行至绝境,我们自会折返。山穷水尽之时,必定野旷天低,繁星满天。
有一种无畏,叫做疏漏。唯其疏漏,故而不着边际,不问结果。
千里万里,千年万年,并非久远才去珍重。我们总是把失去的或得不到的珍视为完美,而拥有的往往被忽视或者无视。
山,高或者低都不失山的称谓,如人。但人有时却会泯灭人性。所以,我们喜欢沉默的山,而不待见喧嚷的人。
画里画外,山都是山,而水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同尘世间白天与夜晚的我们。
不用把自己看得如何高大,也不必把自己看得太过渺小。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只要笑着应对一切,一切都近乎平常。
在行进中,如果我们自身冷暖不定,我们眼中将再无值得信赖的人。
尘世。人生。前路。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我们自己,是那颗走失多年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