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日照

莒北管家,望族也!
  晚清,短短二十来年,小窑村管家“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声震齐鲁。民间相传:“大店庄,北杏王,功名出在小窑上”!
【1】
  管氏,《百家姓》排166位,大姓。据《中华姓氏溯源》,管氏起源有二:
  一是源于周文王第三子。周武王灭商后封叔鲜于管,立管国,让其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朝。管叔和蔡叔不服,联合发动叛乱,但很快即被平息,管叔被杀。管叔死后,其后代以他的封地名“管”为姓氏,望出平原(今属山东)。
  二是源于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周穆王之后,齐桓公用之为卿,尊仲父,富国强兵,致齐成霸。管仲后代也姓管。
  据《重修莒志》载,莒北管氏,原籍胶东,宋时避金乱,迁江苏海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莒城北七十里的双凤山后,辟地结茅立村,村名双山后。始迁祖三公失讳,子孙追谥“滨海公”。五世失讳,至六世分为八大支。长支迁居庞庄,再迁程家庄、上庄各村。二支、五支迁居大窑庄,再迁三庄、寨子庄。六支仍居双山后。七支迁居罗宅、石灰坡。八支迁居小窑村,再徙莲池寺、汀沟。三支、四支无嗣。宗祠在双山后村,支祠在小窑村、莲池寺村。
  又据《管氏祖谱》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管凤阳从今双山后村迁迎吉山北立村,取名迎吉村。后因立窑烧瓮,以从业为村名,改名小窑。清光绪年间,管姓科举发迹,曾改称管家窑。解放后恢复村名小窑,是于里第二大村。
  今大窑划属莒县,小窑则归五莲县。
  管氏先祖选的风水很好,管家祖莹在双凤山后。从墓碑上明宣德(1426年)和万历(1573年)时的字样分析,墓碑应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所立。确切说,是在管廷献中举、出仕后,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回乡祭祖时见康熙年间所立石碑已剥蚀参半,乃重新立碑,并撰祭文,刻于碑石之背。现抄录《管氏祖谱》中“山后始祖莹碑誌”以志:
  始祖自明初,由海州徙莒,距今已五百余年矣,而谱乘祇载国初以来。以上失讳七世,当由明季兵变使然,献童年来省墓,见石碣林立,半埋没于草根、沙土,挖苔细认,仿佛尚有前明宣德、万历等字样。国朝康熙年间所立碑,则焕然犹新也。辛酉南匪猖獗,吾莒被蹂躏者几十余次,幸赖僧邸戡定之。越丁 卬五月,贼双窜扰山庄,至冬月始歼于刘帥。五六年间,风鹤频警,吾族以僻往山壤,得无害。虽亦气数适然,亦可见吾祖卜居于此山重水複之用意甚深。而遗泽甚长也。庚午秋,献举于乡,来祭扫,摩挱旧石,向所谓仿佛尚有存者,皆磨灭不可复认,而康熙间所立石,亦剥蚀参半焉。呜呼,越辛酉迄庚午,不过上下十余年间耳,泯没若此,又孰知此后之又将如何也。今者时已承年矣,爰鸠族人,重修谱乘,功告竣后,鸠工勒石,谨撰文于碑之阴,详誌颠末,庶不至久而无徵云。
  十六世孙,庚午举人,廷献撰文,同治十一年十一月立石
  据莒县县志,管氏迁小窑后,精心耕作,勤俭持家,渐成大户。
  管氏族人称:其祖咸、同年间尚是烧窑、放蚕之户。至管钿、管镇时发家而求儿孙追名发迹,不惜耗银财以优厚待遇请得名师,家教严格。
  清光绪二年(1876年),管镇子管廷鹗先其兄管廷献中丙子科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山西省学政、山西、河南乡试正考官、国子监祭酒、光禄、太常、大理寺正卿。
  清光绪九年(1883年),管廷献高中癸未科探花。官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永平府知府等要职。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管廷献子管象颐中庚壬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宣统三年派理江南财政。民国建元曾为众议院议员。袁世凯任总统时,令其任财政次长,颐拒而退职。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管廷献弟管廷纲中壬辰科进士。初任广西省雒客县知县,后任广西省警察总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管廷献、管廷鹗、管廷纲侄管象晋又中戊戌科进士,点翰林。历任编修、知府等职。
  莒县五百年文风凋敝,无入词林者。而莒北小窑管氏,却“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四人入词林,功名集中在光绪年间,人数不过五、六,名次却列京榜,且连属同支,名扬天下。
  潍阳曹文简公为其题匾曰:
父子兄弟叔侄翰林。
  百年后,小窑管氏十九世冰儿女士(曾祖父管廷鹗)在《管氏始祖》中记:
  我幼年时,也曾看到家中一张照片上,有醒目的“探花”二字。据二叔(管孝先)说,老家门上还悬掛横匾“父子兄弟叔侄翰林”……我有四位曾祖父:廷献、廷纲、廷鹗、廷俊。七位祖父:象颐、象勋、象乾、象巽、象坤、象復、象晋。这两代世祖苦读寒窗,勤奋好学十余载,在清朝科举考试时,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进士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御批,点为三甲(状元、榜眼、探花)。大曾祖父管廷献即是清朝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皇帝(年号光绪)亲点探花。清代朝廷从进士择优选入翰林院。光绪年间曾祖父廷纲、廷鹗和祖父象颐、象晋,相继考中进士……他们的其他兄弟荣获秀才、举人功名的也甚多,象勋是举人,象復是清末秀才等等。
  这以至当时的齐鲁豪门大店庄家(时属莒县,今归莒南)竟为此要重修文昌阁。百年后,刘邵融先生在其长篇记实巨著《七十二堂号》中,这样描述庄家的心态:
  庄老爷说,这个魁星先前面朝西,看着咱大店,后来竟朝了北,正北的方向可是莒州的小窑村,结果那里的管氏出过父子兄弟叔侄皆为翰林,老祖宗庄谣说,大店出不了状元,原因就是这魁星转脸朝了北。庄彤襄说,噢,那咱就让他再转过脸来朝北,看着咱大店不行吗?
【2】
  管家一门五进士,以管廷献名气最大。
  管廷献(1846—1914年),字士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十五岁时乡试中举,清光绪九年(1883年)三十八岁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
  管廷献的探花殿试卷,共十五折,前七折为御题,后八折为对策。殿试卷中,管廷献针对皇帝提出的明道、穷经、治河、察吏四个问题,以为政在人、通经致用、治河利漕、正心清源作答,广征博引,真知灼见跃然纸上。
  与隋开科举后成千上万金榜题名者不同是,管廷献此次中举已有了明显的近现代文化痕迹――上了报纸。储敖生先生在《清报《<益闻录>》中记:
  光绪九年五月初九《益闻录》,刊登癸未科殿试题名:一甲3名,状元(陈冕)、探花(寿耆)、榜眼(管廷献)。
  《益闻录》――清光绪五年二月二十四日(1897年3月16日)创刊,顾名思义,是将有益的见闻记录下来,就是此报的宗旨。出版初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每月合订为一册,馆设上海徐家汇。
  管廷献高中探花,中间还有一插曲,也说不清管廷献是吃了亏还是赚了便宜。
  宋代以降,科举制度实行“逐路取士”,到清代改为“分省取士”,也就是根据各地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确定各地考生录取名额,这颇似今日高考按地区划录取分数线。这样一来,江浙一带人文鼎盛,由于录取名额有限,竞争非常激烈。有资料显示,当时江浙一带中举比例为145:1;而天子脚下的顺天府,录取比例是20:1。顺天府考生主要源于国子监生员,清帝为体现重视“文治”,经常去国子监视学,每次还要增加顺天府录取名额15名,以示优渥。这就导致许多江浙商人为儿孙计纷纷寄籍顺天,这又有点类似今天的“高考移民”。康熙十六年顺天乡试,中式者共36人,真正土著仅11人,70%的属“寄籍”或“冒籍”。为杜绝这种“不正之风”,清廷规定:“一旦入籍,俱不准其改籍。”
  与管廷献同年金榜题名、并高中状元的陈冕,1859年出生在济南鞭指巷陈家大院,应是济南人。但因其祖上是浙江绍兴人,其四世祖陈凯山在山东为官时就开始寄籍顺天府宛平县。陈冕祖父陈显彝青年时曾在绍兴当师爷,后因有顺天籍,便先到顺天“发展”,然后到山东为官,并在济南鞭指巷置房安家。后陈冕的父亲陈恩寿又在山东为官数年,陈家一直居住在济南,陈冕也生在这里。陈家大院是名副其实的“陈家老宅”,陈冕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但其“户口”早已“挂靠”顺天,其状元考卷也只能填“臣陈冕,年二十五岁,顺天府宛平县人”。
  如陈冕以山东籍应考,结果又将如何?
  前不久,民间喜现一枚管廷献所用之印。隽桂德先生专门有文《探花印喜现古莒州》:
  近日,笔者有缘在探花管廷献故里五莲县于里镇,喜见一枚管廷献所用的青田石古印章,此印质地温润细腻,灰白色的石质印料缀经枣红色的纹理,显得古朴高雅。
  印文为白文篆书“管廷献字士修”,六字三行平均分布,布局合理大方,字字笔锋犀利,深峻清晰,刀工十分精湛;边款为白文楷书“表弟尹鼎刻”。可见这是尹鼎给表兄管廷献精心篆刻的一枚书画章,此印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关于此印的刻制者, 隽桂德先生介绍:
  尹鼎,古琅琊人,管廷献的表弟,善书法篆刻。本人曾见他1898年所书古诗拓片一幅,落款为“光绪戊戌暮春尹鼎书于琅琊故里”。作为一名书法家,又是管廷献的亲戚,他给管廷献篆刻这方印章,管廷献自然十分珍惜。从刀工和包浆判断,此印篆刻时间应为管廷献晚年时,即清光绪末年及宣统年间,这时历经坎坷仕途后的管廷献,亲眼目睹清朝灭亡,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心中郁闷,这时更注重朋友之谊、人间直情,接到这方印章,管廷献自然欣喜,舍不得使用。这方印章寄托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交情,成为他们亲缘关系的有力见证。
  管廷献素负文望,书法、文章名重当时,著有《莒州志稿》、《梅园奏议》、《梅园诗文集》,并有大量书法墨迹、手稿传世。管廷献擅长隶楷行草,用印有“癸未探花”“士修”“管廷献字士修”“管廷献印”等。
【3】
  管廷献出仕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充已丑、癸已顺天乡试副考官,补江南道监察御史,署兵刑工三部给事中,继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永平府知府、承德知府、直隶候补道等职。
  管廷献政有清声,名闻遐迩,任监察御史6年间,曾数十次上疏,直言诤谏。
  甲午之变(1895年)后,清政府赔款二百兆,国库空虚,清廷仍侈汰无节,管廷献心急如焚,即上书《请节靡费疏》:
  自乾隆以上每年三千余万,今则税釐加征,每年至七千多万,昔日何以足,此时何以不足?康熙年间,三藩之变,糜乱至七八省,用兵至八九年,未闻不足也。雍正、乾隆年间,大兵大役,亦所时有,未闻不足也,且普免天下钱粮六次。以后各省稍有偏灾,无岁不缓征,无岁不独免,其为数不知几千万,而部库则有七八千万之储。今之所入,每岁应赢余五千万,而部臣犹以拮据为虑,不知此五千余万,果皆实用实销,为必不可少之款乎……皇上亦宜力求俭约。所有宫中用度,一概复旧制,不使稍有增加疏入。
  管廷献并将当朝每岁支销之数,确切查明,逐款分晰造册呈览,建议节俭廉政、裁减机构冗员,天下颂其直。
  在南北洋办理海防,购买船炮和设立机器制造局中,半有中饱私囊。管廷献上书:
  购买之船炮,全归乌有,不必论矣,不知所谓机器所造者何物?而应用船炮,无一不购自外洋,又何用此局为此,伏望皇上赫然震怒,全行裁徹,有掣肘而阻扰者,便是祖宗之罪人,国家之蟊贼,立予严谴!
  肃王见此奏折,带病入朝奏请圣上速决立行。
  1896年管廷献在京都巡察时,获悉奸民勾结外资洋人设“骨局”,祸及业家,遂会同五城区的同官封禁。此案英国使馆插手盘查,数年后管廷献亲启停枢验之,赴局对勘,奸民乃服罪,终结五十年尸骨疑案。
  管廷献后署兵、刑、工三科给事中,补御史,因主持并与弟廷鹗、子象颐及众臣参奏李鸿章,清光绪26年(1900年)被调至永平、承德任知府(从四品)。
  在任永平知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