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7.19【2016-12-21】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当时没对答上来。孔子听说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用功,连吃饭都会忘记,学得高兴了,一切忧愁都忘到脑后,不知不觉,就上了年纪了,如此而已。”
【微言微感】
提前叶公,人们不由想起叶公好龙,似乎他只是一个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其实大缪,叶公沈诸粱,是个治国安邦大才。带兵平乱,曾有功于社稷;兴修水利,一度造福于百姓;功成弗居不恋高位,可谓楚国中兴之栋梁。
孔子何许人也?能问政于叶公,足见叶公之影响可谓深远。
我就是叶县人,如今的县城南40里就是叶公曾经所在,那个乡就叫做旧县,旧北村1公里处澧水河畔就是叶公墓所在。
我曾经驻足叶公陵园,凭吊这位被历史嘲笑,却功在千秋的大贤。很奇怪的,叶公墓前的回声是一个迷,击掌,共振,只有在墓前那个位置才有。
今天,叶公问孔子门徒子路,你的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见,叶公对孔子的大名是有所耳闻的,有接纳深交的欲望。
孔子对叶公应该也是惺惺相惜,很高兴叶公的关心,一改过去的谦虚谨慎的作风,笑呵呵告诉子路——你就说我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连自己老了都不记得的老头子”。
这些表白很明确:我没什么高明的,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就是一个勤奋乐观,一直在积极进取,不服老但已经老了的普通人。很愿意和叶公交往切磋,谈论治国安邦。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孔子强调的不是生而知之,先知先觉,不是自己多么智慧,而是自己的笨鸟先飞,孜孜不倦。
反思自己,孔子说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做得怎么样呢?
发愤忘食,我做不到。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全身心沉浸在《韶》之美妙中,我不行,饭香大于书香。但,若说自己勤奋,还敢自夸。比一般人,我多了一份努力坚持。2006-2009年,一天一篇千字文,三年一千多篇随笔,我做得还算可以。2016年6月19日至今,每日学论语1小时以上,坚持还算不错,一天一则,先学后写,基本没有间断。
我做不到“发愤忘食”,努力做到,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如果不看书,不写一点东西,就会空落落,好想亏欠了什么。
“乐而忘忧”,是说孔子人在学习道场中,心在成长历程上,学而时习,其乐无穷。
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快乐;我爱生活,生活给我力量。
和孔子不同,我的无忧,不全是学习至乐。没有雄辩的口才,不辩就不会输;没有权变和智谋,真诚和不争就是智慧。
我坚信上帝的公道。好人必有好报,如果遭罪,那是先还账后积福;如果恶人得势,坏人作威作福,那是黎明前的黑暗。从来恶人都会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是要清算的。
我坚信这个世界,好人总是比坏人多,阳光总是比阴暗多。把自己当好人,同时也把别人当好人,如果遇到恶人,那也是好人生了病,常人发了疯,需要拯救灵魂而已。早已过了“不惑之年”,马上进入“知天命”之年,我从没有仇敌,没见过恶人。有的只是性格不同的人,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仅此而已。
我无可救药地自恋,我是一个有福的人。我不完美,有很多缺点,有很多过错,但是,在十字架前忏悔的时候,上帝接受了,我就自由了。
对父母给我起的的名字,我超级喜欢,从心底坚信来自父母的美好能量:保成,保成,保险能成,干啥啥成,不用发愁。
乐而忘忧,或因为在追求的路上,或因为无欲无求无烦恼。奋斗的人没有烦恼,他的整个身心,都在自己的目标上。成则狂喜,终于可以追求下一个目标;败则窃喜,排除歧途,就逼近正确的大道。无欲无求的人没有烦恼,做好自己能做好,该做好的,逆来顺受,无为而为,不求人人满意,但求问心无愧,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