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失去故乡 | 陈童·早茶夜读220
220丨一个中国村庄
陈童金句
人生被两个地方劈开的我,
面对“哪的人”这个问题,
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08月
我是如何失去故乡
文/ 陈童
大家好,我是陈童,欢迎收听早茶夜读。
没想到写夜读写出存在主义危机,一直以来,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哪儿的人。本期的主题是“故乡”,我出生于山东,一个很有存在感却又让我不知道说什么的地方,准备的时候发现山东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市面上流行的关于它的书却如此之少,难道是大家都和我有一样的心理吗?印象中关于山东有那么多关键词,但除了莫言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脑海中浮现出的近现代山东作家寥寥无几。
文化氛围是这样一种东西,在其中感觉浑然天成,无所知觉,但是跳出这种环境,才觉出不合时宜来,比如全国人民都知道山东人民过年不让女性上桌吃饭了,而我摸了摸良心想了想不能上桌吃饭的经历发现当时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不上桌吃就不吃饭吧,不上桌吃饭还更好呢,再回想的时候,才觉出父权女权家庭结构等等形而上的问题。文化氛围也是这样一种东西,一旦没有了对氛围的认同和怀恋,曾经再熟悉的地方也会成为异乡。
这也是我看《一个中国乡村:山东台头》的感受,本书是作者杨懋春1945年对自己生长的山东台头村进行的社区研究,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落,台头村很符合我对故乡的感知,比如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以及家庭在道德在家庭声誉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历史久远,我看这本书基本上是博物馆看展览的心理,作者以学术的眼光重新考察生长的土地恰恰如同现在的我看故乡——理性客观缺乏情感,看这本书才让我发现我和故乡的具体生活和细节已经隔阂到了这种地步:必须要通过二手信息和第三方的视角才能跟它建立联系。
山东如此有存在感又如此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憋了两天我都不知道写什么,在经历了三天对稿枯坐的精神折磨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失去了故乡。在山东最内陆的地方长到12岁,一直没去过沿海,直到离开故乡十多年后第一次去了青岛和威海,才发现从语言到文化都跟本地迥然不同,仿佛自己待的一直是个假山东。
离开之后回去的次数一只手数的过来,尤其是过年也很少回去,没有了新的记忆,过去的回忆也越来越模糊,人跟故乡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稀薄,最后要谈起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脑子里竟然接近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唯一强烈的印象是为什么家乡人民都这么高,当有血有肉的记忆越来越稀薄的时候,故乡的本质却越来越清晰,它最终浓缩成一种情感模式,出差的时候,山东的招待规格十有八九是最高的,如果回家,家乡人民也十有八九最热情,那种熟悉的点一桌必须吃不完的菜的大方乃至铺张,把你的事当自己的事的热情,说到就一定做到的可靠,甚至对权威的认同和向往,多元口音的方言和高扬的语调都构成我个人情感模式的基底,浸透在一种文化氛围中就是浸透在一种情感的语言和模式中,泡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就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在这种氛围中就感到熟悉,这种熟悉就是对故乡的亲切感。
但是情感模式也会更迭,当在他乡的时间逐渐超过了在故乡的时间,特别是世界观变动的青少年时光在人的心理上比重覆盖了小学时光,在北京所感受到情感模式逐渐压过曾经的记忆,认同感也越来越偏向生活时间更长的他乡,回到故乡反而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客人,故乡逐渐变成一个特殊性越来越小的地点,最后就是北京不是物理的故乡,山东不是心理的故乡,更尴尬的是,北京因为其特殊地位,对它的认同总难免有谄媚之嫌,活到二十多岁,人生被两个地方劈开的我,面对“哪的人”这个问题,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次认真思考之后仍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估计时间会给我答案吧。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孔乙己
下期主题
回乡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