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做人,莫学王熙凤的圆滑,要学薛宝钗的圆融

王熙凤是贾府首屈一指的奸恶之人,自诩“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就没有她不敢干的事。把弱者当蝼蚁,不但践踏他们的尊严,还随意取人性命。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在书外收获了一大批拥趸。我用同样的问题问过其中几个:你喜欢她什么?答案极其一致:喜欢她处理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获得大家的欢心。

没错,王熙凤是书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形象,她打破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各种限制,在谈笑风生中,把身边人哄得团团转。她仿佛是宇宙的中心,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她就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然而,作者却用贾瑞的事例告诉我们,王熙凤的谈笑风生,其实都是甜蜜陷阱,杀人不见血。小厮兴儿更是犀利地指出,王熙凤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那些精心磨练的哄人技巧,都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满足她永无止境的私欲。所以,做人,千万不要学她的圆滑。如果一定要从红楼中找一个人来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薛宝钗。薛宝钗的圆融才是让大家共存共生共赢的处世智慧

王熙凤的圆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那些认为王熙凤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读者,只看到她前期的风光,看不到她结局的凄惨。从判词可知,王熙凤的凄惨结局,与贾府败亡无关,都是自作孽的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不得不说,作者的判词总结得真是精练,王熙凤的一生,用“机关算尽”来概括真是太准确了,其中就包括她用圆滑来处理人际关系。

王熙凤有很强的权力欲,她想拥有权力,除了希望通过权力敛财、扬威,还因为她是个好强的人,总想出风头表现自己。

对此,书中多有体现。

第十三回,协管宁国府时,作者说她“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

第十九回,元春省亲后,“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唯独王熙凤“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

第七十二回,忙完了贾母的八十寿诞,王熙凤已经累成了“血山崩”,平儿说她“天天还是察三访四,自己再不肯看破些且养身子”。作者更是用回目名说她“恃强羞说病”。已经病到流血不止了,还不肯让人知道她生了病,生怕权力被拿走。

这了抓牢权力,王熙凤用尽了心力,包括用圆滑哄老太太开心。

贾母虽然已经退居二线,把管家大权下放给了二儿媳王夫人,但是,王熙凤非常清楚,王夫人对贾母言听计从,所以,只要哄好了贾母,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于是,王熙凤把自己练成了戏精,演技一流,不遗余力地在贾母面前演戏,只为哄贾母开心。包括她对宝玉和黛玉的好,都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

她的戏精本色,在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就充分展现了出来,一瞬之间,三次变脸:先是又说又笑地进来,然后感叹黛玉命苦,“用帕拭泪”,贾母说“快再休提前话”,马上又“转悲为喜”,可谓把圆滑演绎到了极致。

短时间来看,王熙凤很成功,她用圆滑得到了贾母的喜爱和倚重,从贾母亲自攒局为王熙凤过生日可以得到验证。在贾府,只要得到了贾母的喜爱,就能风光无限,贾宝玉就是如此。只不过,贾宝玉得到贾母的喜爱,不需要做什么,王熙凤却需要通过努力演戏才能实现。

但是,从长远来看,王熙凤的圆滑,恰恰导致了她整个人生的失败,因为演戏是件很累心的事。她每演一次,就耗费一次心力,她的“血山崩”就是这么来的。这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终心力交瘁而死。

薛宝钗的圆融:以一己之力,创造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

贾府虽然只是一个府第,但因其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因而形成了一个矛盾众多的小社会。随着进入贾府的亲朋戚友越来越多,矛盾也随之增加。

我们先来细数一下先后进入贾府居住的亲戚:贾母的内侄孙女史湘云、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以及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邢夫人的内侄女邢岫烟、李纨的堂妹李纹和李绮。这些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个性脾气,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再加上贾府本身的复杂性,其矛盾更加难以调和。比如林黛玉和周瑞家的、李嬷嬷的矛盾、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间的矛盾、邢岫烟和迎春院里下人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都隐藏在地底下,贾母和王夫人看不见,王熙凤虽然看得见但不想管,并且看热闹不嫌事大,有时候还有意拱火。

矛盾积久了,必然要爆发,爆发的后果是人人自危。尤其是这些寄居在贾府的人,更加找不到归属感。薛宝钗用圆融,最大限度地调和了这些矛盾,并给这些寄居在贾府的人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薛宝钗的圆融之道,在第二十二回贾母为她过生日时得到了体现。

所谓圆融,与圆滑不同,它是因圆而融,因为无棱角而让彼此充分融合,人人都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自在舒适。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看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庆祝环节。老少一起庆祝,喜好不同、品味不同,如何才能做到大家都自在舒适呢?薛宝钗的做法,其实很简单。这些人看似人多,其实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贾母为首,爱的只是热闹;另一类就是这些爱诗词歌赋的年轻人。怎么才能做到将这两类人融合到一起看戏呢?宝钗点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爱热闹的看到的是“醉闹”,爱诗词歌赋的人却能从中看到词藻的韵律和“醉闹”背后的禅意。

由此可以得知,圆融不是做老好人和稀泥,而是运用智慧让每个人都能心满意足。

薛宝钗知道的热闹戏文肯定很多,她刻意选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就是因为她知道这出戏能满足在场的两类人。

她的这种圆融智慧,在之后处理邢岫烟与迎春院里下人之间的矛盾时再次得到了体现。在这个矛盾冲突里,同样有两类人,一类是想要获得物质利益的下人,一类就是捉襟见肘的邢岫烟。

这个矛盾其实很不好解决,因为双方都有理,稍有不慎就会让矛盾激化。薛宝钗用圆融不但顺利解决了,而且让双方关系变得更融洽,彼此都不会有芥蒂。邢岫烟的客居生活更安心了,下人们也很愿意为她服务。

还有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间的矛盾,薛宝钗解决的方法就像一个菩萨,把她们先后从苦海中渡上岸。最后,她们不但握手言和,还因共同的际遇和心境成了交心的朋友。

回头再来看薛宝钗的圆融与王熙凤的圆滑之间的本质区别。王熙凤的圆滑是一人得利、众人遭殃。她通过圆滑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让更多弱小遭受苦难、坠入深渊。薛宝钗的圆融则是共生共存共赢。她用圆融构建了一个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地让漂泊无依的人得到了家的温暖。

所以,做人,千万不要学王熙凤的圆滑,不要以损人利己为乐。薛宝钗的圆融、乐于助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