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剥夺实验你能撑几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是不是也一到午夜就无比精神?
甚至觉得如果有熬夜大赛,自己一定能得双料大满贯?
羡慕大家的“少年不知睡觉香”!
而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为了能好好睡一觉,住进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不论你是常常熬夜,还是对睡眠求而不得,你知道睡觉和行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吗?人在极度缺少睡眠的情况下会怎样吗?
曾经,各路科学家为搞清大脑-睡眠-节律的相关机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其中就有脑电波实验、地堡生物钟实验、睡眠剥夺实验。
这里不得不提起一段恐怖的视频,即所谓的“苏联睡眠剥夺实验”。
传闻二战时期,苏联为研究某种能使人保持清醒的气体展开“睡眠实验”。在此期间,5名犯人被关在食物充足的房间内,并向此房间内释放这种能使人保持清醒的气体。
中途,这项实验由于受试者情况糟糕而叫停,军方解救人员解救受试者时,受试者已经变成了没有神志的吃人怪物......(瑟瑟发抖)
事实上这个恐怖的睡眠剥夺实验已经被证实是假的。
谣传的第一张照片:受试者进入房间前的合照。
其实是纪念一战期间第一次使用防毒面具的照片
那么,目前为止,有没有就睡眠展开的成功实验呢?
答案当然是:有。
01脑电波研究实验
要探究睡眠活动,有个绕不开的研究,那就是脑电波。
1924年,德国的精神学教授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首次对人类的脑电活动进行了测量和描述。
图片来源Study.com
贝格尔将2根针状的电极从头外伤患者的颅骨缺损处直接插入大脑皮层处,记录出了有规则的电活动。
图片来源Study.com
贝格尔还发现即使不把电极插入脑内,而是放置在头皮上,电极也能记录这种电活动。
他把正常人在安静闭目时主要出现在枕顶部的10Hz、振幅 50μV左右的规整波命名为α波。当受试者睁开眼睛注视物体时,α波消失,出现18-20Hz、20-30μV的波,命名为β波[1]。
贝格尔把上述的脑电活动记录下来,称为脑电图。有了脑电图,研究睡眠现象就多了一个考察指标。
贝格尔描述的脑电图,图片来源见水印
02快速动眼睡眠实验
1951年,尤金·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在8岁儿子的协助下进行脑电波检测实验。
长达数小时的监测后,脑电图机上的记录突然开始了不规则移动,也就是说孩子的大脑和眼部肌肉正处于兴奋状态,而事实上,孩子正处于熟睡状态。
这种情况在晚间睡眠中多次发生。他将这种奇怪的现象称为“快速眼球运动(REM,Rapid eye movement)”。
随后,阿瑟林斯基招募了20名正常的成年人到实验室。当这些志愿者进入睡眠并出现快速眼球运动现象时,将他们唤醒并询问他们,发现大部分志愿者此时正在做梦。1953年,这项发现正式发表。
图片来源Science
此后,威廉·迪蒙特(William C. Dement)和纳撒尼尔·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将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的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这揭开了睡眠研究的新篇章。
03地堡实验——研究生物钟
正是脑电波和快速动眼睡眠的发现为研究生物节律提供了研究基础,根据脑电波的变化,人们能轻易判断出受试者究竟是在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在此基础上,著名的睡眠研究员克莱特曼和他的学生在地下花费了1个月的时间来探索人体自然节律,这就是著名的地堡实验。
图片来源The Scientist
该实验1938年6月4日开始,至同年7月6日结束,共历时一个月。
克莱特曼和他的学生理查德为研究人体适应非24小时的循环能力,在肯塔基州找到了一个远古猛犸洞穴,该洞穴位于地下140英尺的地方,没有自然光照,温度维持在寒冷的54华氏度左右,因而无法为研究者提供昼夜变化的光照和温度线索。
研究者使用灯笼调节光线,并制定了睡觉9小时、工作10小时然后再休息10小时的28小时循环方案。这期间两位实验者睡眠时间错开,并相互检测体温,清醒时2小时检测一次,睡眠时4小时检测一次。
图片来源The Scientist,左克莱特曼,右理查德
试验期间,学生理查德仅仅用了大约一周时间就已经适应了28小时的作息规律,而克莱特曼则极难适应28小时的作息安排,更倾向于24小时的作息规律。在他体内似乎有一个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生物钟在独立运行。且该研究发现人体体温睡眠时开始有所下降,清醒后又有所上升。
1962年,法国地质学家米歇尔·希夫(Michel Siffre)深入洞穴中进行勘察。在勘察时,他未带手表,以睡眠时间来推算他勘察的时间。离开时,他的记录本上共有36天的记录,因而当时的时间应该是8月20日,而真实的日期已经到了9月14日了。
为什么真实的时间比他记录的时间长呢?人的工作-睡眠周期难道不是24小时吗?
图片来源Cabinet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希夫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中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实验。这次,他最终在洞穴中度过了205天。
隔离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息开始混乱,一觉睡15个小时,或者48小时的一天和平时普通的一天没什么两样。无聊的洞穴生活让他非常崩溃,而混乱的作息无形中加重了他的崩溃。
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原有的作息规律可能会被打破。
图片来源Cabinet
正常情况下,人类长期的自然生活所形成的睡眠-觉醒这一作息规律很难被更改。但这一规律也不是完全精准可靠的,在外界条件改变、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这一周期的规律性可能会被打破。
那么,人可以长期不睡觉,将全部精力用来工作吗?最长可以连续多久不睡觉呢?
04睡眠剥夺实验
为了探究这些与睡眠有关的问题,研究者以某些动物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睡眠剥夺实验。
目前最常用的几种睡眠剥夺试验方法有:平台睡眠剥夺技术、强迫运动睡眠剥夺法、轻柔刺激法、药物睡眠剥夺法和剥夺杆睡眠剥夺法。
图中使用的是平台睡眠剥夺技术,小鼠位于被水包围的平台,一旦入睡就会落水惊醒。
图片来源 Wikipedia
实验结果显示,睡眠剥夺会影响实验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
大鼠在完全睡眠剥夺后饮食、能量消耗量增加,代谢加快,体重下降;最后疲惫不堪、皮毛蓬乱、没有光泽,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
睡眠剥夺96小时后,大鼠表现为兴奋性提高,警觉性、探究行为和攻击性增强。
睡眠剥夺7天后大鼠警觉性、辨别力和防御能力下降。
除此以外,睡眠剥夺会导致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长期的睡眠剥夺会导致动物死亡。
当然,也有人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睡眠剥夺实验。
1964年,17岁的高中生兰迪·加德纳(Randy Gardner)睡眠剥夺长达264个小时(11天),打破了之前的世界睡眠剥夺的记录。
这一实验对加德纳产生了负面影响,实验中,他变得喜怒无常、注意力和记忆力出现问题,出现幻觉并表现出偏执。
加德纳在实验中,图片来源World-of-lucid-dreaming
1977年,美国的Maureen Weston保持清醒449个小时,长达18.7天。在此过程中,他出现了情绪失控、焦虑,记忆障碍,出现幻觉等问题。
长期的睡眠剥夺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或许正是出于这个考虑,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决定对这类实验不再进行报道和记录。
讲了这么多,有关睡眠的实验你了解了吗?
睡眠剥夺这么可怕,小伙伴们,要遵循人体的睡眠和生物钟规律,珍惜睡眠时间,保障睡眠质量哦。
[1] 鲁在清. 脑电图的发现及发展简史[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2, 19(2): 113-113.[2] Joshua Foer, Michel Siffre. Caveman: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Siffre. Cabinet (2008) Issue 30: The Underground Summer.[3] 几种常见的睡眠剥夺试验方法及优劣比较.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4] Rebecca Turner. How Long Can You Survive Without Sleep? World-of-lucid-dreaming[5] 都市传说:聊一聊关于“俄罗斯睡眠实验”那些事. 猎奇症侯群
END
审核专家:朱广思,北京科普作协会员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