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题、不补习,幸福感最高的芬兰,凭什么稳坐教育第一的名头?
作者:说姐,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探索教育“减负”和革新的崭新道路,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教育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到底,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又能为他们创造怎样的新式教育呢?
放眼全球范围,作为教育界的“标杆”,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芬兰,一度被评为“拥有世界上最佳教育体系”的国家,也因此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优化的取经对象。
即便是在PISA 2018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结果中,芬兰学生的学科成绩较以往有所下降(仍位列全球第7,单项总分均在前十),但芬兰学生用全球最短(每周仅35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无疑让为了拿高分整天刷题到精疲力竭的中国孩子(每周57个小时左右)羡慕不已。
中国学生在阅读成绩第一(右上角)的同时
每周学习时长也几乎是最多的(超过55个小时)
学习效率最高的是芬兰学生
花费最少时间却得到最高回报
图片来源 | OECD, PISA 2018 Database
教育如同这个国家一张亮眼的名片,将这个圣诞老人的故乡推到世人面前,然而“不考试、不刷题”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数据来源:美国《新闻周刊》),它有什么教育秘诀呢?
当中国开始尝试摆脱“超前加课、疯狂补习”的功利化教育生态,芬兰成熟的教育成果无疑将会成为中国家长们最好的借鉴。那么,被“剧场效应”所裹挟的我们、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整个社会,又能从芬兰的教育观念中学到什么?
打破知识传授方式
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想要揭秘芬兰学生极高的教学效率,芬兰人所信奉的教育观念和芬兰教师的教学方法自然不得不提。
在芬兰,信任可以说是这个国度教育的核心价值。
信任缘起于自我管理,这是芬兰教育体制中一项基本概念,基于这一点,学校的着眼点并非当下的具体分数、名次变化,而是专注于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
为此,Olli-Pekka Heinonen介绍了芬兰小学阶段的教育经验。
和中国老师一样,芬兰老师同样重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芬兰很少举行统一测试,考试也不是唯一的途径。“评估的过程其实长期存在于教师和学生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学得更好”,Olli-Pekka Heinonen这样说道。
可以说,芬兰经验更关注平等与合作,而不是抉择与竞争。
Olli-Pekka Heinonen接受采访
芬兰的学校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竞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面对标准化考试带来的压力与竞争,老师会担心“孩子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之后就忘记了学习来的知识“。真正的优秀并不来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想要培养真正聪明的孩子,靠高压政策和打压式教育是行不通的。
Olli-Pekka Heinonen认为,芬兰的教育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完整的人(grow into humanity),继而发挥潜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Olli-Pekka 同时提到,学校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和需求,这才是现实世界所需要的。
当人们将视线投向未来,比起眼前标准化课程、期末测评这些外在的形式,学生的内在动力(internal motivation)才是促使他们成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芬兰的教育体系更注重“知行合一”,老师相信“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比成绩结果更加重要”。
从2016年开始,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PBL现象教学)。
芬兰实践PBL项目式学习多年
这项教育改革正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创新学校借鉴
图片来源 | google
从那时起,芬兰低龄段的孩子就不用再上单独的数学、物理等课程,而是进行类似“多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在咖啡馆进行日常工作”这样贴近现实,更有助于理解这个世界运作规律的主题进行教学。
这种以“现象”,而不是以“学科”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主动意识到知识有什么用,与自己有什么关联,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点燃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当记者周轶君曾问道:“如果一个孩子,就是不擅长某个科目,比如数学,那你们会怎么做?”老师们几乎一致回答:“那可能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找孩子喜欢的事情,引导他来产生兴趣。”
图片来源 |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兴趣是持续学习的一大关键,美国教育学家曾提出衡量教育的两种指标:知识回报和感情回报。
所谓的感情回报指的是当你学了一段时间后,对所学知识产生的想法是更感兴趣了或是更加厌倦了。教育的感情回报,永远要优于知识回报,因为这是保持一生孜孜不倦求知的根本。
当芬兰用信任和自由度激发学生的自我驱动力,让他们看到能够凭借努力走到自己都难以想象的一步,学习便会成为孩子内心自发的选择,这种喜悦和满足才有真正的价值。
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为何幸福感放在第一位?
“每个父母希望都自己的孩子成功,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人生的动力、创造自己的价值、过上幸福的人生”。
这是Olli-Pekka Heinonen回答芬兰父母对子女期待时的原话。而在芬兰权威媒体《赫尔辛基报》“什么是最好的父母”的问卷调查报告中,大多数芬兰父母也表达了和他类似的观点。
报告中,芬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主要有两块:一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48% 芬兰父母选择此项);二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34% )。
这样的回答在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周轶君曾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说:“中国父母可能是天下最焦虑的家长。”根据新浪教育《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68%的家长对孩子的焦虑感到“比较焦虑”以及“非常焦虑”,仅仅有6%表示不焦虑。
当“幸福感”成为了芬兰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待,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Olli-Pekka Heinonen 相信,考试成绩也许是一时的,但“幸福感”却是孩子们漫漫人生路上的恒久动力,这样的积极情绪和心态将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只有3%的芬兰父母把学习成绩当作自己的教养目标,他们认为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上,重视成绩反倒不如培养一些优秀的品质:坚韧、诚实、勤勉等来得重要。
但和中国父母热衷于送孩子上兴趣班一样,芬兰家长同样热衷对子女的兴趣培养,只是两者的出发点大有不同。
一位送女儿去参加马术兴趣班的母亲提到:“我当然希望这项爱好能陪伴她一生,这对她的生命与人生都会是很好的启发。另外,我相信骑马会让她结交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相互交换观点、相伴成长。甚至,拥有自己热爱的人,不管到了哪个年纪都容易交朋友,都不会觉得生活无味,即使到60岁,也不会停止成长。”
图片来源 | google
在芬兰家长眼中,兴趣班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兴趣增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可以让孩子在互动活动中交到真正的朋友。
孩子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还是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统一体,这就离不开人际交往与合作。因此,芬兰家长重视孩子通过诸如兴趣班这样的社交活动与他人的联系,要求小孩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对人友好等。
图片来源 | google
芬兰父母对学习成绩“不争”的心态,让孩子有了幸福的童年,天性和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或许才是一个更好的“和谐”社会。
芬兰孩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人群,但一定是最独特的自己;相反,我们总是在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精英,这就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倦怠、更多的焦虑、更多的压力。
在中国,似乎家长和学生总是为升学焦虑。
“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等于是这一辈子完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于是心甘情愿地将孩子推向无止尽的焦虑学习。
中国父母们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当焦虑来自身边人的压力和社会现实的残酷,他们宁可为孩子选择一个痛苦的童年,也不希望他们有一个卑微的成年。
因此,如果我们抛开中国的社会情况空谈芬兰教育,未免太过无情,任何的教育系统都必须与当地的国情相适应,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也绝不仅是依靠家长观念的改变,只有家庭观念、学校方法和社会政策三者共同起作用,才能给孩子以更好的未来。
而站在父母的角度,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心理变化,挖掘、培养、发挥每个孩子的真正特长,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孩子们的未来才有可能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