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席宝田故里
席宝田,清末湘军将领,由于镇压太平军和贵州苗族起义军有功,而被清政府追赠太子少保,誉为“中兴功臣”。回湘后,在东安建孔庙,修县志,置学田,办书院,为当地做了一些好事实事。但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成性,早被历史学家诟病,这样的人物,本不值得记念,又因席宝田庄园就在附近,我想从现存遗物中,探访一些蛛丝马迹,了解推测席宝田庄园当时的规模和风貌。
我从树德山庄出来,往左拐,沿217省道继续前进约七公里,就到达了芦洪市,再沿县道014约4公里,到了伍家桥,把车停在路边比较宽敞的地方,就徒步向庄园走去。
这庄园中间有一条标准的石板街,现在变成了刚好通一辆车的水泥路,两边的房子是新旧交替。而大型槽门全部建在街的左边,面朝田野,街道右边,虽有很多古建筑遗迹,但无论是规模规格都不比槽门。我边走边看,不时得到席家后人指点:古老的院墙历历在目,隔三差五扑入眼帘,院墙内的翘檐时时呈现,不经意间耸立出来,似乎在向人们告白它昔日的荣华。
建筑群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一处官府与民居相结合的建筑,整个庄园,倚山而建,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应水从田园中蜿蜒而过。遥想当年,一眼望去,田野平坦,当田间牛耕犁耙,吆喝之声响起,当池塘鸭鹅凫水,扑腾之翅展开,当田野油菜花开、当田间禾苗转青,好一幅山水田园风光,走在槽门的青石板上,这美的意境,不知会陶醉多少人。建筑群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由石生槽门、资生槽门、龙眼槽门、仲篪槽门、井眼槽门、六合槽门、霞轩槽门等席姓院落组成,每个大院的主人都是一名清廷命官,彼此相邻,长达千余米。规模庞大,叹为观止。这些官宅大院。院墙为条石垫基、青砖砌就,高约4至6米。院第前的建筑物是门楼(本地俗称槽门),槽门前均有石灰岩条石与方形石板铺就的椭圆或方形坪台,供落轿下马之用。院门前建有方形或半月形池塘,水映槽门,独具特色。院内是多正多横的房屋格局,工艺精湛。
但由于年久失修,我现在看到的各个槽门,显得十分破败不堪,有的墙倾,有的梁歪,有的门裂,有的窗破,地面潮湿已生青苔,院内空地长满杂草。房内也基本上是放些横七竖八的杂物,很少住人。席家的后人,也没什么心思去重整庄园,纷纷在别处重修现代化的时尚新房。
其实席家后人也想错了,我们都想错了,四川的大地主刘文彩以前不是反面典型吗?他的庄园现在保存得很好,也有很多人去参观,历史上的人物,不管正面反面的,我们只要尊重历史的真实,照样可以给人们以教育、以警示、以启迪。席宝田的后人们,你说对吗?如果能有席宝田的后人见到我的文章,并赞同我的观点,我就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