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为何大房不能压小房呢?
农村有句俗语叫做:“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到底什么是大房压小房呢?为何大房压小房会两眼泪汪汪呢?
在农村,经常能见到一些很古老的房子,如果是普通的民房,一般都是比较低矮的,或许很多人都没见过以前人怎么盖房子,下面就来看看以前的房子是怎么盖成的?首先选好地址,接下来就是用草木灰在地上打线,也就是画出房子地基的轮廓,草木灰就是烧柴火剩下的灰。
然后在画好的线上挖出一条沟,大概一米宽,深度还不到半米,有坡度的地方稍微深一点,没有坡度的地方就浅一些,然后在挖好的沟内铺上石头做地基,石头中间用泥巴填充,只要超出地面就行了,有钱人家会在石头上面用砖先砌一米五左右,上面再用“糊角块”垒墙。
房子的四角和房间的交界处各有一根立着的木头,也就是顶梁柱。房顶的主要重量都是压在这几根木头上面的。当然普通人家的墙壁都是用“糊角块”砌成的,“糊角块”也是农村人盖房最常见的材料,作用相等于现在的砖,但是与砖相比,可脆弱的多。
“糊角块”就是用一个木板做成方框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然后在方框里面倒上湿润的土,再用一个带把的石头在上面打压紧实,就形成了一块方形的土块,这种土块晒干后就成了“糊角块”,以前农村房子的墙壁都是用这种土块垒起来的,墙壁做好后,立木上面就可以放大梁做房顶了,很多时候房梁下面的三脚架就是直接放在立木上面的,甚至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当房梁放好之后,再用泥巴把土块外表抹平,几根立木也就包裹在泥巴里面了,这样房子的墙壁就做好了。由此可见,以前房子的墙壁除了几根立着的木头之外,其余全是土块,因此这种墙壁最怕见水。所以这种房子倒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上面的瓦片破了之后,雨水流下来导致的。
因此这种房子的高低是由墙壁里面的立木长短所决定的,要知道立木只能是完整的一根,也就是顶梁柱,当然不能两根接起来的。所以这种房子一般都不会太高,因为房子越低越结实,越不容易倒塌,如果太高的话,下面的土块很难撑起上面的重量。
大房压小房
“大房压小房”的意思就是在房子上面再盖一层,这样墙壁里面的顶梁柱必然是两根木头对接在一起的,下面一层的顶梁柱就会因上面太重而走形,特别是接口处最容易错开,一旦有两根顶梁柱中间错开,房顶就会直接塌下来。
就算立木中间接口不错开,顶梁柱最下面也是放在一块石头上面的,由于地基里面都是泥土填充的,很容易因潮湿而移位,这样房子就很容易走形塌掉。虽然说立木顶千金,但是由于上下接口都不牢固,也就很难撑起房顶的重量,因为上面的房梁、瓦片、房顶等都是压在立木上面的。
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土坯房上面再盖房子,房子就会塌掉,房子都塌了自然就两眼泪汪汪了。当然以前人也不会轻易盖两层的,除非一些庙宇或者木塔,但是庙宇和木塔的结构与普通的土坯房可不一样,那种结构既费时间又花钱,普通人也不会那样盖房子的。所以就有了“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