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NO.26 我的A计划、B计划和Z计划(中)
和T相比,我的日子肯定过得更有意思,读了很多书,交了一些朋友,在当时的校园网里面也算是个小网红,但专业水平上肯定不如。毕业时,除了IT公司以外,我还拿到了很多其他岗位的offer,最有趣的一个是《体坛周报》的记者offer。如果不是因为正好考上研究生的话,估计你们现在看到的就不是刘备教授,而是刘备记者了。但问题在于,真正顶尖的那些公司,比如微软、谷歌、Intel的offer我拿不到,但T拿得到。不过能拿到这些公司offer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也没太在意,最终选择了去高校当教师。一是我比较喜欢自由自在的感觉,二是当时收入差距也不是特别大,正好赶上高校收入的巅峰期。只不过后来公司的增速很快,而高校则十几年基本没变。待了几年之后,我还是很喜欢高校环境,但的确是穷。这个穷不是和普通老百姓比,而是和受过博士教育的这个群体比。所以我也要制定ABZ计划了。Z计划其实最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当个老师上课。虽然现在高校也有淘汰机制,但还是相对宽松,也算是体制内的重要福利了。A计划是申请各类纵向课题,也是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做的。所谓纵向就是各级科研部门提供的学术课题,虽然课题经费使用限制很严格,但可以提取部分劳务费、单位也会给予相应绩效奖励。此外职称评定也主要是拼纵向课题级别和数量,这是隐性的价值部分。我大概花了两年时间在A计划上,做的还可以,也顺利上了副教授,然后就琢磨着搞点B计划。前面说了,B计划一开始肯定是兴趣驱动的,当时我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很感兴趣,从而也衍生出来B1计划和B2计划。B1计划是搞各类互联网和电商相关的横向咨询课题,当时杭州以外的很多地区和公司都想发展电商,我就给他们做咨询。B2则是顺带的,因为我对互联网熟悉的原因,带了很多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B1和B2我都做得不错,在单位也小有名气。特别是学生竞赛方面,有两三年时间只要是我带的队基本省里都能拿很好的名次,全国也拿过奖。所以我越来越多把精力放在了这上面,最后必然的结果就是B计划升级成了A计划。光从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一次AB切换其实不太划算。因为在高校环境中纵向课题是硬通货,横向课题和学生竞赛没那么硬。举个简单的例子,高校会用百万年薪来吸引一个纵向课题做的很好的教授,但绝对不会花这些钱去吸引横向和竞赛做的好的老师。当然横向课题可以赚些钱,但综合看性价比其实是不如纵向的。不过我比较喜欢和政府、企业第一线接触,从本心上不愿意去做空对空的纵向研究。所以精神上比较愉快。当时互联网行业十分开放,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愿意和我交流。和政府沟通的时候,也经常和厅级、处级领导交流。然后这些交流最后还要形成一份份的咨询报告,得到这些大佬们的点头认可才算完成。简单来说,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都很给力,所以我的能力有明显提升。对于真实企业和政府的认识,已经脱离了书本,基本和现实同步。顺便说一嘴书本知识和现实(实践)之间的关系。一是书本里的理论往往比较抽象,你以为懂了但其实并没有真懂。就拿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来说,理论上大家都懂,但真正到市场发达的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和当地的公务员和企业交流过以后,才能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政府和企业共同形成的生态。二是书本作者往往会假定你懂一些东西,但你事实上并不懂。打个比方,大学里数学教材里经常写着会出现四个字“明显可知”。问题是作者觉得明显,读者TMD觉得一点都不明显啊。只有自己在现实环境中一个个坑都踩过来,那才是“明显可知”。三是书里往往会有些东西不方便写出来,所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说,懂的人自然懂。到底这些不方面写的东西是什么,对着书你一万年也猜不出来,但往往自己去做一下分分钟就懂了。所以过去我也是个喜欢嘴炮的FQ,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慢慢沉稳下来,知道解决现实问题有多复杂,能做到实事求是去分析问题,而不是上来先喷几口再说。我能做投资,很多基础的思维方式也是来自于这个阶段。核心就在于那个“懂的自然懂”,我基本上属于那个懂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