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到底对不对?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桃应问孟子:“舜贵为天子,他老爹杀了人,法官该怎么判,舜又该怎么做?”孟子说:“法官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但是舜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天下就像破鞋一样扔掉,背起父亲逃到天涯海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不仅是包庇,而且要协助罪犯潜逃。
舜为什么不能大义灭亲?一方面是一个伦理问题,亲子之间的忠诚和信任是自然存在的,人对他人的信任也是在亲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把自己的至亲送上断头台,对所有人的情感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每个人的人心都会变得岌岌可危:我最值得信赖的人,在社会公正面前,和一个陌生人一样。离我最亲近的人,反倒可能成为最危险的人。在那段疯狂的年代里,批评和自我批评玩过了头,成了揭发和检举。亲子之间也要划清界限,学生斗老师,儿子斗老子。结果也看到了,我们心灵再无安全港,整个社会信任体系崩塌了。
反过来讲,如果子女犯了错,老子根本不用把儿子送到派出所,在家把腿打断也不算你违法。父亲此时行使的看来不光有教育权力,而且还有发脾气的权利。子不教是父之过的话,那先进局子的应该是老子,而不是儿子。
家法大于国法的传统社会,父母有教育的责任,当然就有惩罚的权利。但是在法治社会,如果父母犯错,你只能是好言相劝认罪伏法。如果老爹杀了人,想跑,你就由他去吧。天网恢恢,宁让别人抓,你也不能抓啊!如果不跑,做儿女的路只有一条:坐在家里伤心地哭吧。
舜自然也会做出一番衡量。社会上之所以相安无事,不用警察部队,就是因为那些坏人不出家门就解决了。如果我选择大义灭亲,那建立在父权的基础上的社会架构就开始不稳定了。而如果我和父亲一样畏罪潜逃,那实际上是做了一个维护社会法制架构的好榜样。有了这个稳定的社会核心价值,谁做天子,何尝不得治?所以说,孝不仅是社会核心价值,也是政治统御术。
这样看的话,舜果真是仁义大爱啊。我以凡人之腹揣测圣天子之心,实在是取笑。不过,尧舜时代本来就是民间传说,传着传着,就成圣人了。后世各种引用,经常按自己的意愿添油加醋。没准儿千年之后,我这段揣测,也会被人当成事实引用。
不得不说,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是很高明的。人一出生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上倡导孝顺,孝的内涵解读又很具体,社会树立的孝子楷模所处的环境和自己非常相似,学起来自然也容易。在孝老面前,圣天子和老百姓很容易取得共识,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教育成本是最低的。而我们小时候学雷锋,很难遇到像雷锋那样的情境。说是学雷锋的思想,实际上是有些难度的,那需要高级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水平。而孝的楷模却是真正的行为示范,你若想不清楚怎么做的话,照做就是对的。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百人队,还是以色列的集体农场,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霍布斯的利维坦,还是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都没什么好结果。历史证明,以亲情为纽带,以家庭为基本构成单元的社会是最稳定的,因为它最接近人保护血亲的本性。
不过,和古人相比,我们所处的情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圈几乎可以拓展到无限大,我们和父母面对着不一样的世界,从事着不一样的劳动,自然会获得不一样的信息和知识结构,在观念上会有出现很多差异。我们比古人遇到更多的和父母相处的两难。在学习做儿女的方面,舜背父潜逃、刘恒替母试药、曾子啮指痛心、闵子芦衣顺母、仲由百里负米、董永卖身葬父、郯子鹿乳奉亲、江革行佣供母、陆绩怀橘遗亲、吴猛恣蚊饱血……这些楷模几乎没有一样我们能学得来的。为什么,因为那种情境太陌生了,比学雷锋更难。并不是过去错了,他们只是符合当时的情境而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也在孝行范畴,那是因为孩子的成婚年龄也就是十四五岁。我估计现在让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去自由恋爱,家长也不会同意的。新时代要有新孝行、新文化,千字文每一个朝代都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我看,如今从幼儿园和小学又开始背诵的弟子规,也应该进行修订了。那可是孝的行为指南,可不是什么理论著述。(新文化运动抱着不破不立的革命姿态,把传统文化批了个稀碎,但新文化依然没有建立起,导致我们100年丢掉了蒙训读物,不读弟子规。如今意识到文化断代的问题了,就开始僵化地背诵,这和现代城市里的孩子穿上古装祭孔有何不同吗?表演。)

《弟子规》之“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规里的大部分行为指南还是可以继承的,只需对一些不合时宜的部分修改即可。
1、“冬则温、夏则凊”。如今都有了暖气和空调,不用暖被褥了。此处可以改成:帮父母买套好房子,或者帮他们装修房子。
2、 “居有常、业无变”。频繁的搬家和职业变动确实会给父母带来不安定的感觉,但职业流动在现代社会又不可避免。可以改成:尽量谨慎地搬家或者更换职业,做重要决定时可征求父母的意见,或解释变动的原因。
3、“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中西医结合了,药可不能乱品尝。要陪父母做体检,父母病了要询问关心,住院期间要细心照料,配合医护治疗。
4、“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父母去世,节哀顺变,长期处在悲哀气氛当中,自己的身心也会受到很大摧残。尽量不参加娱乐活动,但不吃肉是不行的。
5、“事死者,如事生”。弟子规里的每种孝行几乎都有楷模示范。某某孝子父亲去世后,自己也搬家到墓地与父同眠,这般泣鬼神的孝行现代人估计是做不出来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天下就是有不是的父母的,父母错了,儿女不能一味顺从,也不能忤逆,而是要耐心劝阻。身段要恭敬,语气要柔和。父母不听,那就再说,父母听烦了,用皮鞭抽打我们,嘴里大骂,“你丫的闭嘴,还轮不到你小子教老子”,我们也不能还手,哭着鼻子忍着疼痛,也要好言相劝。理性和孝相互支撑,并不矛盾。
狩猎时代,一个部落大约150人的人口数量,相互之间的协作就是天然的粘合剂,顺其自然就行,用不着什么高级智慧。小国寡民时代,人口规模也就县城大小,低头不见抬头见,孝道再加上仁(兼爱)就得治了。所以,孔孟言必称尧舜,可谓是仁义时代,但仁、义毕竟是比较高的道德情操,人口多了,坏人也多了,仁义总是吃亏,所以孔子就用“礼”(规范)来约束行为。接着,礼崩乐坏,天下又乱套了,于是倡导智(理性)、温(温和)、良(友善)、恭(恭敬)、俭(节俭)、让(谦和)……社会上的核心价值越来越多。哪一个为先,哪一个为后,总是跟着时代在变化的,目的其实都一样,那就是保证群体生存和长治久安。对我们个人而言,或许让这些核心价值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才是正道。因为舍弃哪一个,都不足以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