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计划,让南京吃够了老本”|周群·早茶夜读749

749|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首都计划,让南京吃够了老本”

文/ 周群
50岁,中学教师

━━━━

今天交的作业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南京的陈年往事;第二部分,说说《首都计划》读后的一点想法。

南京的陈年往事

这几天帮父亲整理老照片,聊到与南京有关的陈年往事。

抗战期间,祖母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合肥,踏上躲日本鬼子的“跑反”之路,先是在潜江住了七八年,1946年到南京。我一直纳闷的是,“跑反”的结果何以是选择在南京落脚,且一住就是十五六年?父亲回答说,祖父家在合肥是个不很小的家族。在他的记忆中,他家住在镇上,家境过得去,应该算是城市平民阶层。之所以到南京去,是因为祖父得知他们家族在南京有一处房子,能让全家安身度日。

父亲是1937年生人,到南京时他9岁。他清晰地记得,他家位于南京朝天宫附近的仓巷的深处,是一座二层木质小楼。家的对面是一个茶馆。老板为了招揽生意,在茶馆里放了一个收音机,客人们就一边喝茶一边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父亲饶有兴趣地回忆起那时的一个片段——1948年,国民党政府的李宗仁和孙科竞选副总统,老百姓都希望李宗仁当选,他们聚在茶馆里听唱票,“李宗仁一票”,“孙科一票”,“李宗仁一票”“孙科一票”……最后李宗仁当选了,大家都很高兴。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之后,龙姑姑和协毅姑姑参了军,开始还在南京,后来与部队一起辗转到西南。家中的子女中只有父亲和超姑姑留在祖父祖母的身边。

父亲在南京就读的小学是丁家巷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于南京市第一中学。第一中学当时在南京是特别好的学校,他在那里入了团。1954年父亲考取了南京大学地理系,和我母亲成了同班同学。1958年,他俩都分配到北京中科院工作。1961年父亲母亲结婚后不久,祖父和祖母也迁到了北京。

祖母祖父一家人在南京的生活长达十五六年。给我这辈人的最大的影响,体现在饮食习惯上——我们家一直是南方口味,安徽菜和南京菜的做法都喜欢。2000年前,我从没去过南京,但我爱吃大米,爱吃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糯米藕、南京板鸭。

祖父母在南京的生活彻底结束后,父亲特地回去卖了房子。父亲说,那时候既没有房产的概念,也不懂还价——房子卖给了房管所,作价500元人民币。

“那房子呢?还在吗?”我问。

“早就没了。”父亲说。

之前我只去过南京两次。一次是因为学校教材编写之需,特地去拜访南京大学柳士镇先生。闲暇之余,我拉着同事海兴去南大和秦淮河夫子庙转了转。我们特地进了地理系的老楼,我还给母亲电话,让她指点我当初她和我父亲约会的小树林在哪里……两年前第二次去南京参加中国科普作协年会。我没驻会,特地住在朋友合伙的民宿——老门东的“第二棵枇杷树”里。和朋友见面自然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没事的时候我就在老门东乱逛。

总之,两次去南京,印象都很好,但又都意犹未尽——对一个城市来说,我的接触远远谈不上了解,更像是“盲人摸象”……以上只是信马由缰的插说,现在且言归正传。

仓巷,朝天宫……循着这些关键词,我上网检索了一番,找到一些老照片,又了解了南京变迁的一些历史,忽然就觉得——南京和我之间,距离又拉近了一些。

吃晚饭的时候,我和父亲扯闲篇。我告诉他这个月我们的“读城计划”主题书《首都计划》正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所编制的建设首都南京的计划大纲”。

“这个规划编制得真好,可惜因为战争的缘故,只实施了30%-40%。”我说。

按照书上的说法,1930年这个计划正式启动,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计划夭折。尽管如此,南京这座城市依然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网上有篇题为《南京,“夭折”的<首都计划>》的帖子对此概括得一清二楚:“路网的规划执行得最好,南京城市的主要道路格局,在当时基本成型。中山路林荫大道,鼓楼、新街口、颐和路公馆区建设完成。作为城市主干道的中山路,仍是南京道路的骨架,两旁的建筑是民国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无怪乎南京作家叶兆言说,首都计划让南京吃够了老本。”

父亲听我说了这个规划编制,但他并不了解。我换了话题继续追问父亲:“您在南京十多年,然后又来了北京,两个城市比较,您有什么感受呢?”

父亲说,刚到北京的时候,感觉气候啦、饮食啦都很不习惯。一旦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再去南京,又受不了那里冬天的阴冷潮湿。

“北京冬天屋里是暖和的。”“再有,北京最好的还是文化氛围。”

嗯,很多同感。

《首都计划》读后的一点想法

和父亲聊的南京话题,算是告了一个段落。饭后,我又重读了一遍《首都计划》。这是我第三遍读此书。一读再读,我依然要说,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作品。最打动我的有两点:

一、计划设计的宗旨以民生为本。如,在《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草案》中,第一条即开宗明义:“本法以增进市民之幸福为主旨”。又如,第235页《首都分区条例草案》中,列出种种做法上的“不得”后,特地强调“求其互不相侵,而谋公众最大之幸福”。

二、计划设计者的态度既开放包容,又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整体方案中既注重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又洋为中用,一切设计均力求因地制宜,“按切南京情形,而谋公众最大之幸福”。不仅如此,在建筑形式上还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优势,古为今用。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以当下的目光审视,这个计划中为增进市民之幸福的种种努力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实现,但即便是纸上谈兵,这个规划设计也是非常诚恳,见地是相当有水平的。我仅举一个与老百姓住房相关的例子——

《首都计划》高度重视注重公营住宅。设计者认为,“以南京而论,此种住宅,应供给下列三种之居民。

(一)入息低微之工人;(二)因筑路拆屋而失所栖止之居民;(三)政府职工。

公营住宅应该如何经营呢?设计者认为,应当分别研究,区分对待。以下择其要引用——

(一)供给入息低微之工人住用者

住宅之建筑,应择距离适宜、交通较便之地点,而又不能专设于市中之一部,并应遍及各方。……以南京论,大抵城南、城西、城中人烟稠密诸区,即其最好地点,此关于地点问题所未能忽视者也。

(二)供给因拆屋而无家可归之居民住用者

或主张补偿损失。以恒理言之,后法较为公平,且易办理。此种住宅之租金,必不能与工人租住者一律,应视种种情形,或则一概免纳,或则征收更微。至于补偿方法,虽属公平易行,惟当拆屋之初,迁出者未必即有房屋可住,亦宜兼为顾及,最好备有住宅,使可暂行迁入也。

(三)供给政府职工住用者

在职工方面,又或以来去无定,不愿自建房屋,或以原非富有,不能自建房屋,所住房屋,自应由政府建置。此等房屋之设备,宜分三等,盖政府职工之所入,绝非一律,建造同一住宅,不能各适其需要之程度也。

除了上述公营住宅方法而外,设计者还考虑到城市居民多样化需求:“……亦有用递增租值之办法,租赁公地于市民,使之自行建屋者,大约每以五年为一期,初期只收极低之租金,亦有完全不收者;次期收回比较略多之租金,然亦不及地价普通利息之数;第三期始照公平地价计算,收取通行利率之租金,此时地价之估算,由评价委员会执行之。此亦补助市民居住之一法,于适宜之情形中,亦可施用也。”

仅公营住宅规划这一例,读者便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设计者对百姓生活的重视,亦能体会到规划方案与孙中山先生“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的内在联系。所谓“三种居民”,用今天的话来说,主要是低端收入人群。对待三种居民的做法虽有区别,但出发点都是为他们的幸福着想,这一点不言自明。

【民国时期的保障房】《首都计划》的住宅区,大量分布在城南一带。住宅档次也有高低之分,其中公营住宅的营建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这种住宅只收取低廉的租金,部分甚至完全为贫困者免费提供。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不少,我不想再多举例。整个方案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规划的整体性、科学性、实操性,诸如此类。我的看法用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方案绝对是行家里手的杰作,融合了国内外若干城市建设专家的智慧。有人说这个方案对今天中央政务区的建设都不无启发,确有道理。我个人认为,最要紧的,是要学习设计者们的以民为本的态度和务实精神。

想说的还很多,时间有限,以后有机会再写。

今晚二条

异乡人赫德

“After he had served his own generation, by the will of God, he fell on sleep.”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如何设计一个新首都?| 行业“冥”灯,老脸往哪儿“哥”| 每一次码人,都觉得是要收钱| 首都的偶像包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