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的光
平日里的光
前段时间,有几天的春雨,风稀稀落落的,雨时停时落,雨点不大,不能成线。那个时候我莫名的十分想念大学的时光,于是拿出毕业的纪念册看了半天,可是这样也不能消除思念。最后,我写了一首诗《津渡》才算将情绪稳住。
前几日,收到田丽娜老师的嘱咐,恩师让我写一篇回忆大学生活的文章,当时我就十分激动,因为母校是我这两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牢记母校“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我一日不敢停歇,探索教育规律,锻炼教学技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是回忆在母校读书的情境,回忆恩师告诫我的道理,这样我就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奋勇与忘我。因为,这都是母校给我的文化基因。
从2016年起,每天我都坚持至少写一首诗歌,比如这首《侍文》。
尘将我心埋藏
匆匆行色聚
云散满怀风霜
何惧声名寂
身如璞玉
山高水流长
心似江山朗月
物我两忘
恰若平日的光
中怀侍文情
花开花落
颠沛却又何妨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志向,最后几句“中怀侍文情,花开花落,颠沛却又何妨”讲出了对文章、文学的至情。在这方面,从2008年读大学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十年。不敢说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从这种细水长流中,我却看到五彩斑斓的存在,比如生命、文化、艺术、文学、生活、社会、自然等。这就是我写《平日里的光》这篇文章的核心用意。我认为人的发展与成长,需要平日里发光。即便平日里是微光,但积累起来,微光就为成为生命的太阳。
其实,我是一个急躁的人。我喜欢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喜欢、也不习惯平日里发光,可是事实上仅仅靠宏观的、概念化、条框化的形式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反而会滑过极为重要的细节。于是,我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可喜的是,我的生活并没有欺骗我,她教会我用细微、柔软的方式度过生活中的艰难。终于,我明白了自己不能在头脑中的概念中生活,而要在现实中的事实中生活。而现实中事实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只有这样才能不错过生活中美好。
“每天我都坚持至少写一首诗歌”这个决定,看似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可是,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我是极为认真的,没有一点玩笑的意思。当坚持了几天时候,我莫名的产生一种恐惧和慌张。因为我担心坚持不下去,我所担心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今天的诗写了,而且不错,特别像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但明天写什么呢,还能写出来吗,不知道。而这种不知道给了我很大的压力。随着时间,我逐渐熟练了,可以每天写不止一首诗了,可以是五六首甚至更多。我也想过每天发表一首,剩下的第二天再发,这样第二天就不必写诗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及时的将写的诗存档,放入历史。至于明天的诗怎么办,那明天再说。
每天写一首是一件小事,但却促使我每天去找光,找新鲜的光,找此时的光,找此在的光。而不是去回顾过往,感慨旧年。如今,如果在路上,我一定在下车前写下一首诗,因为每一段路都会有灵感、景物等着我,或者说每一段路都是一段完整的人生,每一段路都有或强或弱的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是那首诗的作者,那首诗真正的作者不是我,而是我的生活和生命。而且,这种每天写一点文字的心态是大学生活交给我的。对这种心态的认知,如今我也更加的自觉和深入。大学生活给我最重要的我想是一种心态和技能,其核心是学习,即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技能。反观这些年来,从入大学到现在,我一直在坚持学习,用学习的心态学习,用学习的技能学习,同时学习学习的心态,学习学习的技能。
因此,可以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大学期间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甚至可以说这种学习状态和能力还在实践的磨砺下得到了强化。大学生活读书给我很深的印象,也许从那时我才学会什么是真正的读书,我能感觉到读书时书的力量顺着自己的手掌钻入到心中,那种感觉,神秘的妙不可言。
大学时我喜欢在早晨坐在食堂一楼读书,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我可以看到一半的静湖,那里有一座假山,山上树木葱郁,多数是松树,也夹杂一些榆树之类的。离开假山,那一半静湖,不,应该说所有的静湖畔都是垂柳,它们的枝条在晨风中飘飞,绿色的枝叶在金色的朝阳中轻舞。我可以沉醉在这清闲之中,在读书之后,或读书之后的早餐之后。但我也可以沉醉在书中,我最喜欢一边深味文章一边用眼睛的余光或耳朵感受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甚至,有朋友走到我跟前,我也不为所动,是故意的那种,等到他故意提醒我时,我才微笑的看着他。就这样,两人对视一下,微笑着说几句闲话。这是一种很美的感觉,不仅是在北苑餐厅,在图书馆、在原来的红楼,都是如此。这些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回忆,其实也是我求职的经验,也可以算是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吧,因为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们不能脱离读书和写作,而要真读书、真写作,深读书、深写作。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没错的,但要考虑一下这腹中的诗书不能仅仅是别人的,还要有自己的。因此,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一定要加上写作。
我很感激、很想念我的老师,每次听到《远方有你》这首歌,我都会流下眼泪。田老师就像姐姐一样关怀着我,为我指导成才的方向。我知道自己没少让田老师操心,因为我是一个挺复杂的人,不过并不坏,可是复杂总会让人担心。我心里感激她,可是我从来学不会表达,现在也是,也许她就像亲人一样吧,总觉的是自然而然的,没啥可说的。记得2012年5月那次党员转正大会上的发言,当讲到四年来田老师对我的关爱时,我当众流下了眼泪。总之,对我的老师,我一直抱着感恩的心,也一直在鞭策自己努力发展、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报答老师。除了生活、管理上的田老师,我还很感激诸多授课的老师,比如何明老师、曹胜高、张洪兴老师、陈向春老师、苏奎老师、候颖老师、裴丹莹老师等。何明老师把带入了写作的领域中,曹胜高老师、张洪兴老师和陈向春老师将我带入国学的领域中,苏奎老师和候颖老师将我带入现代文学领域中,裴丹莹老师将我带入外国文学领域中。没有这些老师的引领,我不可能找到窥探文化经典的有效视角。
在老师这些课程的启发下,我不断的进行教育探索,从而形成了自己教育理念,那就是教育是为了文化,要用文化来提升教育。虽然我们一直在进行经典文化教育,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对于中外经典的处理,仅仅停留在背诵、讲解、研学、交流的层面是不够的,如果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的话,我认为这是不完整的,还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用艺术性、形象性的方式重现文化,甚至在这种重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出更新、更强的文化。究其根源,链条不完整的原因还是我们的理念和认知出了问题。无论是背诵、讲解,还是研学、交流,我们只是站在欣赏者、理解者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没有站在评论者、创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补出这个评论者、创作者的角度。也就是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除了背诵、讲解、研学、交流之外,我们还要加上创作,最好是文学创作,不过学术创作也是可以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链条才是完整的。
在这样的认识下,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我做了一些理论研究,也进行了近三年的教育实验。如今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在实践方面,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那就是将知识、学术、思想和文学、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就显得更加接地气,学生们在听课时常常眉飞色舞、频频点头,课堂活动也进行的非常热烈。在理论方面,我已经研发出一套系统的文化课程,也写作和出版了三部专著,它们是《美的唤醒》《美的创造》《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此外,我自己也出版自己的长篇小说《渡缘》、诗集《桃花坞雨》,指导学生完成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三部作品集。
最后,我想和学弟学妹们谈一点心态的问题。大学以来,我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委屈。我想很多学子都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出来。或许是因为不被理解吧,在我的记忆中,这种不被理解的感觉一直追击着我,我一直坚持与他们战斗,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妥协,不能逃避,不能进攻,只能坚持着自己的矜持和坚持。
因为这种委屈,只有一次,我痛哭流泪。那是一个黄昏,吃过晚饭,我回到办公桌前坐下,一点儿积极的心绪都没有,不愿意多说话,甚至连环视四周的念头都没有,我直直的看着办公桌面。突然我看到一封非正式的信,我知道是学生写的,拿起来,我把它展开,字不多,一眼就看出来了来意。但我还是仔细的读着,还没有读一半,我就流泪了,之后是一阵唏嘘的痛哭,我知道她跟我道歉了,一个女学生,我比较器重的女学生,我想帮她学习,可她却在课上反对我。作为老师,我还能如何呢,只能忍下。要知道,这些日子,我是多么的委屈。突然,我感觉到有人在我的旁边,我稍微的侧身,而这人正是那位女生。我平静了一下,她向我鞠躬道歉,刚说出一句话,我就用手势阻止她并示意她离开了。她走之后,我也是久久才平静下来。
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也许谁也没有错。这这是一个误会,而误会的原因,谁都不愿意说。这也让我想起了读大学的时候,我一个人做出的壮举,至少我个人认为那是我至今为止在课堂上做出的最大的事情。那时我们在上哲学课,人数得有四百多人,课堂的最后,老师给我一个讨论的机会,是围绕着一篇哲学文章的讨论。可是讨论没开始就结束了,有个别同学质问老师哲学的意义,甚至说这课不好,我们都知道这是针对老师,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包括老师,她是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就在这个时候,我拍案而起,拿着那篇文章仔细分析了一番,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人说话,我怒斥了那几位同学。最后,我说完了背上书包就走了。不是因为怕他们找我麻烦,而是觉得这样挺不好意思。
当时,我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这些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是被自卑的那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真正的自我和真正对自我、世界的理解。因为,有些事情是无法装出来的。
时间随着时间的流动走的更快了,也许毕业只是一个虚幻,她并没有远去,而只是暂存在某个地方。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无论面容如何变换,人心的心态是可以永久不变的。
榷山
戊戌麦月
附录:
津渡
杏坛清风
微雨落
春暖在心中
舟横津渡
波心荡
暮下聆笛声
光阴去
纷乱而错综
一生所有
是否在梦中
夫子语
轻盈如波
如月似灯明
独步千山
水独行
徘徊迷花丛
师言相送
心中铭
一生恩情
化文拟相赠
榷山
戊戌杏月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