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而教

为自己而教

作者:李广生

提出这一观点有很大的风险性。为自己而教!我担心有人会因此而大惊失色,站出来说:教师,多么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它的神圣和伟大都在于无私。从大处讲,教师要为国家和民族而教;从小处讲,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而教。教师可以为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而教,但绝不能为自己而教。

这样一顶“大帽子”压下来,谁还敢说“为自己而教”!

课标被视为圣旨、教材被奉为圭臬、领导的要求是铁律、专家的建议是法宝、教什么有明文规定、怎么教有具体要求、教到什么程度依考试而定,教师只需要遵照这些规定和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就行了。加工车间里的工人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状态,他们按照工程师设计的图纸、技术员安排的工序、客户要求的数量生产加工零件。

教育发展到今天,没有人再认为学校是工厂、学生是等待加工的零件,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可能是墨守成规的工人。事实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的方式而“做自己的教育”。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而教,也为家长和孩子而教,但更为自己而教。课堂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学是他们展现自我风采的方式。虽然他们以成就别人为自己的最大成就,但时时刻刻的按照自己对成就的理解而成就着别人,因此也成就了自己。

长期以来,“为自己而教”隐蔽在无私奉献的光环之下,日渐成为一条“潜规则”。没有教师站出来勇敢的宣称“为自己而教”,也没有人公开支持和帮助教师“为自己而教”,但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师从来都是“为自己而教”。他们依据自己的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和认识,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关于教育和教学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遵照自己对一堂好课标准的建构和界定,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观点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但他们绝不放弃自己对课堂的影响;“让教师走下讲台”的建议他们能够做到,但绝不会因为走下讲台而淡出课堂;领导的要求和专家的意见总是有选择的进入到他们的大脑,不是替代而是整合到他们的教育观中。藏在背后的“为自己而教”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直面现实就是教师“为自己而教”。

因为总是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以至于连教师自己也忽视了“为自己而教”的存在。我做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 很多每天在课堂上打拼的教师,其实对一堂好课的标准并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更缺少深刻的见解。“请你用一段话概括一下你对一堂好课理解或期许。你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或是你希望一堂好课是什么样子?”面对这个问题,有些教师面面相觑,有些教师语焉不详,有些教师给出的答案空洞无物。说一句略显冒犯的话:有些教师是稀里糊涂的教。

在教师心中,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课堂的模型,所以他们是茫然的,教学行为是随意的也是刻板的,他们轻易地听取或拒绝别人的建议,思维方式是封闭的、固化的。理想课堂是渺茫的,知识就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会死死地抓住知识,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研究和传授中。不久前我到一所学校参访,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谈到课堂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知识上面,似乎知识是课堂的唯一或全部。理想的课堂因此变成知识的课堂,为自己而教因此变成为知识而教。

“为自己而教”如果这种说法容易引起歧义的话,我建议用“为理想而教”的说法。“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我高度认同这一观点。总书记在论述“四有好老师”时把“有理想信念”放在了第一位,也许便是这个原因。站在讲台上,教师要“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但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我理想的课堂、我理想的教学是什么样子,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并给出明确的回答。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方向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在复杂多变的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坚定的理想让我们不至于迷失自己,让我们拥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维护我们对教育的追求。

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理想”容易异化为“口号”,自己的理想很容易变成别人的意志,从而让理想失去生命力。两年前我到一所学校采访,就“我理想的课堂”和教师交流。很多人侃侃而谈,说的条条是道,既正确又美好。但是最后,他们又表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人口中的理想并非心中的理想,所以他们会把理想描绘的非常美好,又会把理想定义的非常脆弱,从而把自己的责任撇的干干净净。有人当面表示,理想再美好有什么用,到现实中还不是处处碰壁?

“为自己而教”容易产生歧义,“为理想而教”容易变成口号, 但确确实实的教师又是在用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自己对教育的希望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我强烈意识到:我们欠教师一个主张。在教师职后教育中,在教师常规管理中,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向他们灌输观念、传授方法、提高技能,但没有给他们澄清自己主张的机会,没有引导他们把自己零散的主张进行系统化建构,没有把感性的认识变成理性的主张,没有激励他们把鲜明的主张内化为坚定的理想。

“教育人生”有两大追求,一是让课堂有生命,二是让教师有主张。事实上这两个命题是不可分割的,有生命的课堂孕育有主张的教师,有主张的教师创造有生命的课堂。 希望更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研究者能投入的这项工作中,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澄清自己的主张、建构自己的主张、深化自己的主张、实践自己的主张,让教育焕发生命活力。

我们需要热忱的、真诚的、理直气壮的鼓励教师“为自己而教”“为理想而教”。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