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逼我们转变

疫情逼我们转变

作者:李广生

疫情汹汹,全民防控。中小学延迟开学,具体何时开学局势尚不明朗。各大在线教育机构纷纷加入防控大军,免费提供课程和平台为师生服务。如果疫情在持续发展,那么今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在线教育的转折之年,在线教育因为疫情而获得空前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向学校教育提出巨大挑战。
转变教学方式喊了好多年但收效甚微。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学校是社会变革的最后一座堡垒,教师则是坚守在这座堡垒中负隅顽抗的士兵。这样说或许贬义的意味浓烈一些,但我认为是实情,而且也并不都是批判。固守传统对学校来说有其必要性,让学校冲在改革的潮头,风险太大,总不能把孩子当试验品吧。疫情袭来,学校停课,但校长和教师并不清闲,一是担心学生身体,二是操心他们学习。
离开学校孩子就不能学习了吗?曾几何时学校被视为学习的圣地,因为只有进入到这里,学生才会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权威——教师发生亲密接触,学习才会发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教师联手垄断了知识,其地位不可动摇,停课意味着停学,所以离开学校被认为是失学。而现在情况则发生巨大改变,网络和信息技术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学习任何知识已经成为可能,学校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圣地,人们没有必要再带着朝圣的心走进学校。离开学校依然能够学习,不仅如此,即便在学校内也要借助网络开展学习。只不过人们还不太习惯这种离开学校的学习。为防止疫情扩散,暂缓开学,校园空了,教室空了,学校的价值也落空了吗?疫情逼迫我们反思,学校究竟应该位学生提供什么。
离开教师学习就无法进行了吗?互联网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但并未完全瓦解教师的权威,在课堂上他们依然是“一家之主”。教师习惯了掌控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往往充当发号施令的角色。这一习惯则养成了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完全被动的学习。一个习惯于控制学,一个习惯被控制学,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了很多知识,但就是没有学会学习,特别是没有学会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我们心里明镜似的,孩子一旦脱离教师的监督,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再也不会拿起课本,即便拿起课本也不知干什么。正因为如此,疫情隔断了师生的直接联系,我们没法看着、盯着、管着他们学了,心里就特别不踏实。疫情像一面镜子,投射出学校教育方式的缺陷,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假期即将结束,开学后学生不能返校,教学工作该如何进行?如果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能返校,难道教学工作就一直等下去吗?作为一名老教研,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以前我的工作以对课的研究为主,可是课停了,研究也随之停止吗?当然不能!疫情逼着我们改变。
学校已经不再是垄断知识的封闭的场所,我们要把它变成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开放的平台。有几位校长向我咨询录课的事情,他们想给学生录一些课供学生在家学习。我提醒他们,要树立资源意识而不是简单的把现实课堂搬到网上。既然是资源那么主动权就在使用者,也就是学生手里,有没有用、好不好用、喜不喜欢他们说了算。树立这种意识,我们才能充分考虑录制的时长、内容、形式等因素,让孩子爱学而不是不得不学。
教学方式必须要变。隔着屏幕就不要再幻想控制学生和学习了,即便是使用摄像头、刷脸签到等技术手段,你也只能管得住他的人,管不住他的心。现实的课堂也是如此。你还要讲个不停吗?你还要练个不止吗?是时候反思教的意义和价值了。如何引发、引导并深化学,是你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你有必要把自己翻转成一个学生,一个真实的学生,这样你便拿到了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这才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你习惯了用教师的眼睛看学习,你在应然的世界里待得太久了,你太喜欢用“我以为”的方式考虑问题了。改变可以从翻转开始,不仅是翻转课堂,而且是翻转身份和认知。
疫情逼着我们改变。没有这场疫情,我们可以等一等,看一看,慢慢变,无所谓。而现在,疫情还在蔓延,开学尚无明确时间,我们必须要变。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