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话】毛屿港东山“牵怼渡”
敬请聆听孔祥贵讲述
作者:叶元丰
宁海傍山依海,河港纵横,两岸往来就有了渡口,据史料记,砂碕渡、岩陡渡、黄公渡始建于宋朝,岳井渡、沥头渡也始于光绪年间,其他很多渡口也散布在水道两旁。渡船多用竹簰、帆船载人,由艄公驾船驶向对岸。
另一种渡口,位于荒郊野岭,摆渡的人不多,没有艄公,由渡客自怼(音)绳索往返于两岸,这就是牵怼渡。
牵怼渡两岸
上世纪60年代初,毛屿港围堵成功,港中露出一块巨大的圆形塘地,三面环水,大家都称它“屙缸巉”,面积一千余亩,经淡化后种植棉花、蚕豆、大麦等。力洋公社分到了大部分的塘地,农忙季节,24个生产队数百个劳力每日要到对岸塘地做农活。
如何让这么多人快速安全地往返于80米宽的毛屿港呢?力洋公社决定把渡口建在东山村南侧毛屿港两对岸,然后打造了一条3米宽7米长的平底木船,两头微翘,不分首尾,首尾钉有碗口粗的铁环,拴上由3股老麻夹稻秆搓成的缆绳,另一头缚在离岸3米的树桩上。
牵拉缆绳
摆渡时人要站在船头,双手交替把绳一把一把往回拉,绳要有序地堆放在船头,避免对岸回拉绳时打结卡住,绳越拉越短,船越靠近对岸,再把剩余的几米绳绷紧绕在船角上把船固定后,所有人依次上岸。
要是这边有人摆渡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牵拉对岸的绳索,待船靠拢后再上船自渡。一渡可乘40人,往返一次大约十多分钟,这种平底船经济实惠,开起来又平稳又安全。从此,自渡船不断穿梭于牵怼渡两岸之间。
渡口遗址
六十年代中期,牵怼渡开始摆渡,当时,我还只有十四岁,算个半劳力,与几个小伙伴一起,被大邱村孔锡真队长派到塘地去摘蚕豆、摘棉花,每日早晚两次摆渡,逐渐学会了拉绳、放绳、缚桩等生活。
每天上午七点光景,渡口就闹热起来,力洋公社的社员陆陆续续赶到这里来摆渡,他们近的七八里,远的二十多里,岭峧村社员起早就得动身。
渡口南侧
由于船大载人多,又是随到随渡,东山村一侧渡口,人多时等到下一渡便可上船。有的人风格好,让别人先上船,自己坐在渡口等下一渡。
经港水浸泡和风吹雨打,缆绳就容易发脆断裂。这边绳断了,船又在对岸,这边摆渡人就喊,向那边求助,对岸要是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船划过来。如果没人,就只能等着,遇到夏天,勇敢点的小伙计就会游向对岸,把船划过来接上绳再渡。
渡口远眺
那边的绳断了,船会随风向飘向这边的港岸,我们会把船拉回渡口,先上几个人,用扁担、锄头、草刮柄划水,没有农具时,用双手划水也能到达对岸,把绳接上再拉回来摆渡。
每日傍晚收工,大家都蜂拥而至,“插脚落船”争着上船,俗话说:晏一步,差一渡。谁不想早点归家呢?碰到这种情况,带队的也能相互协商,按次序顺畅摆渡,很少出现争执。
渡口引河
塘地没有淡水也没有食堂,早上赶来摆渡的社员锄头柄上都挂着昼饭包,一晃一晃的,成为渡口一道风景。在渡口我一眼就能看出谁带的是什么食物,在紧挨着的渡船上还能闻到食物的气味。
在自带的昼饭里,大多数是饭团,用镬戳从早饭镬里铲点饭加点盐,捏成饭团带到塘地,夏天骄阳似火,到日昼饭团已有酸气,人们饥肠辘辘的,还是把它们填进肚里。带麻糍的,家里比较宽裕,过年时捣了几百斤麻糍。带麦糕馒头的,特别勤力,荒地开的多小麦种的多。
塘地一侧
讲究的,带柴米和水,用烧茶的铜茶罐当镬,在塘地里挖个塘,现烧现吃。那时,农村口粮普遍不足,无论你外出带的是什么吃食,都饱含着农村妇女浓浓的亲情,她们把最好的留给丈夫和儿女,宁愿自己吃番薯干粥。
毛屿港塘地1964年开始种植棉花、蚕豆、大麦,1971年因庙岭糖厂开工,整个塘地一片蔗林。这个渡口留下了我十年的足迹,充满了艰辛,经历了风雨,培养了我们那代人积极向上、勤奋乐观的人生观。五十多年过去了,渡口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复存在了,只留给我们熟悉的宁海方言“牵怼渡”。
东山远眺
文章中“怼”的正字:
牵怼渡
喻人思路模糊,东拉西扯,来回反复。
本文“巉”的正字
露出海涂的塘地或高地。注音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