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闲草|陈钟查鼓,尽是急公好义声

金乔觉上白云间,一寺洞开万仞山。

借问悬崖青鸟使,陈钟查鼓几时还?

这是原白云区区长查明文先生的一首诗作。浩劫初定,查老不免又怀念起当年白云岩寺内那洪钟巨鼓了。当当晨钟,咚咚暮鼓,春夏秋冬里,日日由庙中悠悠飘出,回响在群山叠岭之中,悠扬在炊烟草庐之间,把一层宁静祥和罩在了乡村的上空。这钟鼓之声,在山间乡野回响了几十乃至几百个岁月轮回。

这钟鼓的事情,发生在清初,原因却要回溯到明万历年间。由于雷火焚毁了寺庙,白云岩寺经历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时局动荡不定,山民们更需要找到一个心灵寄托,敬神尊佛,似乎成了一种本能。白云岩寺的衰落显然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寺庙似乎在等待一个机会,一种环境氛围。这个机会在笠庵和尚时出现了。

康乾时期,国家已经稳定,且走向了兴盛。虽为强化统治故,而兴起过文字狱,但佛事似乎没受到什么影响,何况这是僻静的乡下。于是,前有吴氏的施田,后有吴渊如等献山(《白云岩碑记》等有载,前文已述),寺庙也殿宇初成。但白云岩寺的发展依然是百废待举。

许是施田献山的感召,许是急公好义的热肠,陈查二姓自然不能袖手。 白梅陈查二姓,宋末元初从婺源避难来此,本是舅姑二家,本就携手迁桐,落足斯地,共渡时艰,卜吉定基,开枝散叶,耕读传家,终成旺族。尤其是陈姓第五代出了个“明威将军”远恭以后,后世累代官宦辈出。尽管级别不算很高,也足以光耀门楣,“岩前陈家”的声名就越发显赫了。查姓也同样人丁兴旺。朴素的先民们是心存敬畏与感恩的,对人世,对山川,对神灵,莫不如此。对神灵的敬畏,往往是感恩的首选。

陈查二姓本就在白云岩脚下,所以长期担任着白云岩寺庙的“山祝”(即庙祝)之职,参与管理寺庙的寺产与事务,维护寺庙治安。宗法制度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一个家族,不仅有一整套的家法家规,规诫族中子丁,还要有德高望重的族长(长老),在对外争持中,维护本族的权益与声誉,在社会公益中勇于担当,以提高本族威望。什么建庙礼佛、修桥补路、抚恤孤寡老弱之类,总有族长愿意牵头去做,不仅是风化乡里,更认为这些是人的应有之善,当然也少不了为一族后人积德积功的思想因素。身为“山祝”,复兴白云岩寺,当然义不容辞。

于是,两姓族长动议,要做出一件既符合寺庙需要又能兴佛事利生民的事来。两姓各有分工:陈姓铸钟,查姓造鼓。钟,自古以来就是宴享祭祀之具。不仅如此,《白虎通》云:“钟者,动也,言阳气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钟,又是集地之灵气的器物。鼓,《周易》说,“鼓之舞之以敬神。”又有“鼓之以雷霆”之说。看来,钟鼓之设,用意深远。

钟鼓如期制成,卜定吉日,唢呐锣鼓,彩旗炮仗,红绸舞风,人声熙熙,一路向寺而来。其时,白云岩寺的大殿就在今释果良所建大雄宝殿之前,前沿基脚仍存。函云庵为前后两进,面朝西南,中有小院。“陈钟”悬于寺庙大殿,“查鼓”架于函云庵内(有人记忆的位置刚好相反)。据说那钟有一人多高,造型精美,音色宏厚而清越。从此,晨钟悠扬,暮鼓沉宏,回荡山间,传遍乡野,渲染着祥和。晨钟暮鼓的每一次敲击,都是好义之音一次次在人们心间叩响,佛事可兴,民风可纯。民国初期,一位人称“老朱庄(音)先生”的人,在东山陈院开私塾,还曾做了一幅对子:华厦傍云岩,时听钟声青鸟语;筑垣依大岭,常闻樵唱牧童歌。可见,这钟声,成了人们吟咏白云岩可圈可点的构境元素了。钟鼓之声里,也依稀有香火兴盛的影子。

破四旧时期,这承载着佳话的“陈钟查鼓”,被当作迷信和愚昧,扫进了历史的废墟。所以,后来才有人发出了“陈钟暮鼓何时还”的呼唤。事实上,今日白云岩早已是钟磬音袅袅了。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文峰千年古刹----曹岩寺

        一次偶然从朋友圈看到曹岩寺的照片,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想起曾在林慕理.林岚父女编著的<百年前的平和>里看过极其相似的一张老照片.赶忙翻看书进行比对,越看越像,但没有到过实地 ...

  • 西山岩上彩云多

    站在办公室窗前,抬眼可见西北角一片青山如挂,巍然屏障,山顶通讯塔直刺苍穹.每逢丽日晴和,山色如黛,妩媚动人:若遇阴雨连绵,则或乌云压顶,或云烟缭绕,变幻无穷.在同安上班日久,得知那是土人所称之西山岩, ...

  • 云岩闲草|大泊,曾经热闹的地方

    大泊,曾经热闹的地方  作者|陈明华 大泊,在我们这里读着近似"大白"的音.一般指称田野间溪涧旁所存留的面积不太大水也不太深的水域,比潭要大些,远不能和"梁山水泊&quo ...

  • 云岩闲草|一座且亭,任你且坐且思

    在白云岩抱龙洞正前方山坳,有一座不大的亭子,显得有些粗朴,灰白的亭身,顶层立有一方黑色石碑,刻文曰:且亭.亭边有绿竹数丛,竹叶摇风如窃窃侃谈:有苍松数株,可悬白云巢居幽鸟:有芭蕉几束,卷心任习习山风轻 ...

  • 云岩闲草|年味:冬米留香

    冬  米  留  香 作者:陈明华 老家有一句很有意思的俗语:"这娃长得像冬米泡似的."很显然,这是在夸赞娃子长得胖乎又白净,像炒发了的冬米,可以说是两美相映了.与"人比 ...

  • 云岩闲草|两往莲屏,觅得西池一篇文

    先和大家读一篇短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山名曰莲屏,因乎山也,莲屏名庵:因乎仙也,是以仙得庵而益韶,山得庵而益显.历代以来,即为诸菩萨之所次依,诸檀越之所卜吉凶,君子往来之所憩 ...

  • 云岩闲草|简约质朴,云岩二塔别有风

    塔,寺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凡有寺院处几乎都有佛塔高耸,塔基镇地,塔刹凌空,彰显着肃穆,昭示着神圣.佛塔样式繁多,用途多是奉佛,或是收藏佛骨.佛像.佛经等.白云岩古寺,算起来也有千年历史,也曾有高僧卓 ...

  • 云岩闲草|烽烟弥漫,高和尚避难

    高和尚,芜湖人,生年不详,卒于一九六四年,曾一度被称为"末代和尚".年轻时随父亲在芜湖开有一家染坊,有一技在身,有业可做,本也安静.可是,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生活也被日军侵华的炮火击 ...

  • 云岩闲草|古寺遭劫,侉和尚夺庙

    白云岩有寺以来,数百年风雨,数百载日月,薪火相传,筚路蓝缕.虽说是香火不绝,但也有佛灯晦暗之时.大约是清朝末年,外患屡屡,内乱频仍,国祚不昌,山河破碎,法度全无,生灵涂炭. 一日,从北方来了一粗汉,人 ...

  • 云岩闲草|老土灶,在这里遇见

    不久前,和几位友人去了一趟薛家岗文化遗址.在这里见到了不少很特别的文物,如多孔石刀,如镂空陶球等等,看得人不住地感慨.这个离我们很近又很古的人类遗址,给出的兴奋点很多.那深藏于地下的灶台遗迹,忽然让我 ...

  • 云岩闲草|是焉非焉,樵云曾卖古寺

    樵云和尚,资料不甚明晰.山间墓碑有这样的内容:正中竖列"明  圆寂  师祖性佾(疑为'脩')樵云",另列"先师海清禅师 合墓":右首竖排"天启六年丙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