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千种语言,你最喜欢哪一种?
(ID:shegongke2014)
作者 | 李黎众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李黎众,12岁男孩超哥的妈妈,某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起加入亲子阅读推广活动,深圳阅读推广人,多家公益阅读推广机构资深故事讲述人,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多家公益机构讲师。开办公益“SUN家庭亲子阅读馆”,打造“超哥妈妈读书会”,在深圳及全国其它城市为孩子们讲故事,向家长推广亲子阅读理念;2016年被评为全国书香世家。目前希望通过系统的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与亲子阅读推广紧密结合,偕同每个家庭找到专属的幸福、快乐!
作者已发布文章:
最近一个名叫《镜子》的记录片视频帖子转发频率很高,看到有家庭教养、父母情绪、留守儿童等各个角度的观后评述。无论从哪个角度谈观点都不为过,众所周知,一件事情发展到某个结果不是一瞬间形成的,也不是一己之力形成的。看到15岁男孩痛哭流涕地痛诉父母“不理解自己,安排自己人生”时,看到16岁男孩父亲秉灯逐字逐句给儿子写信时,看到影片结尾12岁少年仍旧挫学时,一种无奈、无语和无力的复杂感觉。难道影片中的现状都是父母造成的?难道只有孩子才最委屈?真要到了束手无措时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
爱的绑架
昨晚临睡发现枕头下藏着一朵红色“康乃馨”。喔,难怪近几日朋友圈里都是晒“礼物”的节奏,“母亲节”如期而至啦。“妈妈”这个称谓应该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善良,最有感情,最能让人心安的词语,这几年节日仪式感日渐浓重,似乎人们把对母亲的爱、思念、孝敬、敬重寄托于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可是妈妈们是否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在孩子们的心中你到底摆在哪个位置,怎样的一个分量呢?你自己在孩子心中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第一个案例:强权下“沉默”
被称为“王铁人”王妈妈,工作上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很是能干。回到家里老公和儿子做什么事情都不入她的眼,她经常指责儿子的字写得不工整,考试成绩没有进入年级前十名,每次一说起来就刹不住车,直到把父子俩人说得哑口无言才肯罢休,本该是忙碌一天享受天伦之乐的晚餐时刻就经常在王妈妈的指责声和饭菜香味混合中度过。有时王爸爸私下与妻子商量不要总是指责他们父子俩,工作上不要那么拼命,王妈妈理直气地说她这么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批评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在这样环境下长大小王同学性格内向,家里三个人之间的情感冷冷的,没有亲热的感觉。
《镜子》第一集中,那位15岁男孩爸爸看到培训机构负责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改变他的观念,早点回学校读书。”因为“我是为孩子好!”。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用“爱”来绑架孩子,用期望控制孩子,不正是很多家长在做的事情吗?
讲个《逃家小兔》故事:
一只小兔子想离家出走,兔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会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小兔子一听可不愿意,于是它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那我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猜猜看兔妈妈会如何回答?兔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想离家出走的小兔子想了N种的变化,比如它要变成花园里一朵小花,小鸟、小帆船、小男孩……可是每一次兔妈妈都会找到它。
至于故事的最后结尾如何?来张插图吧。
爱是什么?爱就是全然接纳,包容,给你放飞的自由空间,等你倦了、累了、受伤的时候,记得身后还有永远支持你、关注你的父母,有一个积极和谐温馨的家可以停靠,切记用“爱”做绑架只会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定海神针
当种子孕育在妈妈的子宫里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与妈妈深深相息,共呼吸,同命运。有人说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一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于会伴随他的一生;也有人说妈妈是家里的风向标,她的情绪、行为会影响到家中每一位成员的情绪和行为;还有人说养育孩子是一件巨大工程,决定这项工程中成败的就是家中的“定海神针”——妈妈。
第二个案例:焦虑“传染症”
托管中心的陈老师发现活泼乖巧的小忆最近会经常发呆,有天睡梦中还发出了轻轻的哭声。一次小忆妈妈来探望发现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橡皮,劝说无效后当众打了她,小忆不仅没哭没闹,回到座位上继续写作业。陈老师觉得这不是一个二年级孩子应该有的状态,多方了解才知道最近小忆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让小忆妈妈心情烦燥,无意中将焦虑传染给了孩子,让一个8岁的孩子失去了原本的活泼和笑容。
讲个《妈妈的红沙发》故事:
故事主人公小女孩“我”的家被一场大火摧毁了,一家人都期盼能有一个漂亮的沙发,可以给劳累一天的妈妈放松一下酸涨的脚,可以让外婆做家务的时候不再坐硬邦邦的椅子。怎么办呢?一天妈妈带回来一个大玻璃瓶,每天把打工得到的小费,买物品的剩余零钱硬币放进去。
终于,钱存满了玻璃瓶,终于,我们拥有了它 。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故事里老中幼三代人,即使生活艰辛,可外婆总是哼着歌,妈妈总微笑面对生活,全家人通过努力实现了拥有一张“漂亮、柔软、又大又舒服,而且套着布满玫瑰花图案的绒布套,全世界上最棒的沙发。”的愿望。原来,快乐也是可以传染的。
家里的定海神针会发射频率(情绪),频率会牵动全家人形成共振,正向还是负向,快乐还是悲伤,积极还是消极,选择权就在妈妈们的手里。
亲,快给自己换个频道吧。
这些年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家庭,很多父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如此雷同“老师,我家孩子XX不行,XX不对,怎么办?”
我来现身说法,重现今天上午和儿子超哥的某个聊天记录,兴许会给你一点儿提示:
场景:客厅,12岁超哥兴趣班下课回到家
背景:发现最近超哥同学状态不佳,希望能通过交流了解他最近的心理动向
谈话内容:
话题是从早上我在一个自建群里发起的“朗读诗歌”开始。
我:儿子,给你听听,看看你能听出是哪位的声音?
超:好。(播放群里的音频,有我的、超爸、他认识的阿姨等)
我:怎样,要不要试试?(超爸的清唱很是幽默)
超:嗯,我试试。(大家的示范给了他勇气)
他朗读了一次,然后主动提出要唱出来,同时还演绎了Rap。可是等到正式录制的时候,他退却了。
我:(忽视他的犹豫,转身与家人聊天)我昨天分享上次读书会看到的一个情况,很多孩子都对尝试有畏惧,创造力很匮乏......(引用他人的故事)
超:那是他们担心家长会批评。家长会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的。”
机会来了。
我:喔,是吗?咱们家也这样吗?
超:那倒没有。
我:(继续与家人聊天)后来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就停下来现场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99%的人没参加过读书会......(我的话还没说完,超哥同学插话)
超:妈妈,你这个99%怎么得来的,不对吧?
我:喔,怎么计算呢?(他走过来,开始计算,并讨论如何计算)
我:谢谢你,对亏你发现妈妈的这个错误,下次妈妈就不会再出这样的错误啦。
接下来,我和家人继续聊天。超哥同学独自开始录制音频,然后躲到自己房回听,最后将手机交还给我。整个过程我都没有参与,只是回听的时候赞他的音频内容很新颖,有创新。
......
最后的画面定格:
我和他坐在沙发上,他的头倚靠在我的大腿上,我轻抚他头发,肯定并坚定地告诉他:“儿子,妈妈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欢迎你来找我。”
亲密关系已经建立,沟通就无极限。
五个小故事,五个定格画面,你更喜欢哪一个?我想说,爱的语言有千万种,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沟通的桥梁才会顺畅。
爱久见人,爱己及人,人人都是社工客。
未经授权转载的文章将不能完整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