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

导读  今从网络上撷录此博文,由衷感谢原作者。

摘要: 背景:郑钦安创制的潜阳丹,由西砂、附子、龟板、甘草组成,治疗阳气不潜。阳气不潜,即是元气不纳、元阳外越、气不归源,只不过义同而形异。方法: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各种阳气亏虚,虚阳外浮或虚火上炎症,如口疮、喉痹、瘿瘤、胃痛及风疹等。对每一个医案的诊治经过进行完整地记录和分析,并对每一个医案的诊治思路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的讨论和分析。结果:运用潜阳丹加减,治疗上述阳气不潜病证,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以潜阳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阳气不潜病证,理论依据充分,疗效确切,值得在中医内科临床经辨证后推广使用。

文章引用: 胡小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内科.郑钦安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J]. 中医学, 2020, 9(2): 122-125.

1. 引言

清代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里写到:“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二字,各处讲解字眼不同,恐初学看书,一时领悟不到,以致认症不清,今将各处字眼搜出,以便参究。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 [1]。潜阳丹的目的是潜阳,其所治之病当然是阳气不潜。阳气不潜,即是“元气不纳”;阳气不潜,即是“元阳外越”;阳气不潜,即是“气不归源”,只不过义同而形异。

潜阳丹一方,原方由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组成。郑氏对此方做了精辟的论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曰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秘,故曰潜阳。”

本人在临床应用中,常效法郑氏,以潜阳丹为基础,配合封髓丹(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取其中黄柏,并加用肉桂、牛膝、赭石等,以引火归源、引火下行,通治一切阳气不足,真气不固,虚阳上浮,虚火上冲的病证。现将临证验案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2. 医案举隅

2.1. 口疮

患者黄某,女,45岁,易上火3年余,于2019年3月13日初诊。常有口疮、咽喉痛、甚至声音嘶哑,咽喉有异物感,牙龈肿痛,伴有眼目干涩疼痛,顽固性下肢水肿。大便前干后烂,小便可,舌胖,苔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口疮。证为阳气不足,虚火上冲。治以补助阳气,潜阳降火。方用潜阳丹加味。黑顺片5 g,肉桂3 g,醋龟甲10 g,牛膝10 g,生赭石10 g,夏枯草5 g,金银花5 g,连翘6 g,生地黄12 g,玄参6 g,生白术15 g,牵牛子5 g,茯苓皮20 g,五加皮15 g,桂枝12 g,炙甘草5 g。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服药一周后,口疮和水肿均大为好转。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继续服用3周。最后,用金匮肾气丸巩固1月。每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患者长期有头面部、口咽部火热,说明有虚火。口疮,主要责之于心火、胃火,故在潜阳丹降虚火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清心火、泻胃火、清热解毒之品,则口疮能快速愈合。

2.2. 喉痹

患者周某,女,28岁,因易上火、咽喉痛、胃痛于2019年8月21日来院就诊。患者冬天手脚冰冷,下腹痛。白带多,色黄质稠,大便烂,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喉痹。证为阳虚、虚火上炎、肾气不固,下焦湿热。治以潜阳丹、封髓丹合四妙丸加减。黑顺片15 g,肉桂6 g,醋龟甲10 g,黄柏15 g,桂枝15 g,黄连3 g,牛膝15 g,党参30 g,干姜6 g,砂仁15 g,桔梗6 g,射干6 g,生麦芽15 g,炙甘草5 g。服药1周后,咽痛、胃痛好转。带下减少。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后稍作加减,继续服用3周。患者痊愈。每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患者长期咽痛、胃痛,而且平素不食辛辣、油腻之品,脉沉细数,说明此为虚火上炎。另有白带过多,则是肾气不固的表现,同时,兼有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说明有下焦湿热。故以降火、固肾,清湿热为治疗大法。

2.3. 瘿瘤(慢性甲状腺肿大伴急性发作)

张某,女,54岁,因甲状腺肿大10年,疼痛1月余于2019年9月14日来院就诊。颈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较硬,伴淋巴结肿大。头面部有热感。咽部有异物感,痰粘。外院检查和化验:血液白细胞为1.3 × 1012/L,空腹血糖8.02 IU/L,经外院抗生素治疗后,目前颈部疼痛基本消失。下午有紧绷感,但服用抗生素后感觉耳朵痛、胃脘痛,平素耳鸣。患者冬天怕冷明显。睡眠差。大便粘稠,夜尿多,清长。带下发黄。舌体大小适中,但齿印明显,苔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瘿瘤。证为阳气不足,虚火上冲,痰凝气滞血瘀。治以补助阳气,潜阳降火,行气化痰,祛瘀消肿。方用潜阳丹加味合桂枝茯苓丸。黑顺片15 g,肉桂10 g,醋龟甲6 g,牛膝10 g,夏枯草10 g,连翘6 g,黄柏20 g,砂仁15 g,生白术15 g,茯苓20 g,桂枝15 g,牡蛎30 g,昆布15,炙甘草5 g。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服药一周后,自觉颈部肿大缓解,无紧绷感。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2周后化验白细胞和空腹血糖均恢复正常。继续服用3周。每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患者长期有甲状腺肿大,且易上火,苔黄,脉沉细。说明该患者为阳气不足,虚火上炎。本病的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痰火郁结而成,而此火为虚火。故治疗上以潜阳降虚火为根本,辅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的桂枝、茯苓、夏枯草、牡蛎、昆布等,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2.4. 胃痛

韦某,女,38岁,因胃痛半月余于2019年8月7日来院就诊。心窝处疼痛明显,隐隐作痛。进食后缓解,喜饮热水。消谷善饥,半夜易饿醒,饿则疼痛加剧。少量反酸,食管有辣感。外院诊断为慢性胃炎,轻度萎缩,轻度半肠化生。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黏腻,小便黄。舌红,苔白干,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胃痛。证为脾胃虚寒,虚火上炎,中焦湿热。治以潜阳丹、半夏泻心汤。黑顺片8 g,肉桂5 g,醋龟甲8 g,牛膝10 g,生赭石8 g,桂枝20 g,黄连3 g,牛膝15 g,醋香附6 g,黄芩5 g,生甘草6 g,生白术15 g,炒莱菔子10 g,海螵蛸10 g。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服药一周后,诸证皆好转。接着服用3周,视情况略作调整,患者完全痊愈。每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该患者喜热饮,大便有不消化食物,说明本质是虚寒的。但同时又消谷善饥,说明有胃火。但不能饮冷,说明是虚火上炎引起的胃火,而不是实火。大便黏腻,说明有湿热。故采用健脾、温中散寒、潜阳降火、清利湿热的办法进行治疗。

2.5. 风疹(慢性荨麻疹)

熊某,女,39岁,因慢性皮肤瘙痒3月余于2019年9月4日就诊。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每吹风或受寒后加重,如乘坐空调车就异常明显,皮肤瘙痒难忍,疹色鲜红,大小不一。平素患者怕冷明显,月经量少,有血块。大便烂,不成形,小便清长,舌体胖大,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风疹。证为阳气亏虚,虚阳外浮。治以潜阳丹、封髓丹合参附龙牡汤。黑顺片15 g,干姜5 g,桂枝15 g,黄柏15 g,砂仁10 g,蝉蜕10 g,防风15 g,生地15 g,川芎12 g,鸡血藤15 g,党参3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服药一周后,皮疹明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接着服用3周,视情况略作调整,患者完全痊愈。每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患者怕冷,但遇冷反而有红疹出现,看似矛盾,实则因为阳虚后,虚阳外浮,受冷以后,阳虚更甚,故虚阳外浮更明显,表现为火热,即红疹。因此,可以断定是阳气亏虚,虚阳外浮。抓住了这一根本病机,后面的治疗用药就水到渠成,用药中的,故疗效颇佳。

3.讨论

虚火上冲,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牙痛、咳嗽、气喘、面肿、颈肿、喉痹、耳肿、耳赤等头面部症状多见。除此之外,下部的遗尿、淋浊、带下病、月经病亦可见于虚阳外浮。此外,中焦的胃痛、皮肤的瘙痒等,也可由虚阳外浮引起,临床辨证,凡有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同时又有舌红、苔薄黄及其他热证表现的,几乎可以断定是虚阳外浮,或虚火上冲。关于潜阳丹的临床运用,已有较多报道,既往的临床报道病例主要集中在头痛、失眠、头晕、咽痛、牙痛、心悸、口疮等病证 [2] [3] [4] [5] [6],本文所报道的胃痛、瘿瘤和风疹则尚未见报道。但不管是哪一种病证,只要谨守病机,凡属于阳气不潜者,皆可以用潜阳丹治之。

4. 结论

以潜阳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阳气不潜病证,理论依据充分,疗效确切,值得在中医内科临床经辨证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钦安. 医理真传[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2]胡广兵, 曾剑波, 赵永杰, 王翰宇, 程志安. 潜阳丹医案2则[J]. 新中医, 2017, 49(8): 215-216.

[3]何卫民, 胡小玲. 应用郑氏潜阳丹治疗“阴火”证的临床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3): 319.

[4]杨海燕, 王博. 扶阳还看潜阳丹及临证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 2018, 26(7): 1-2.

[5]周念祖. 潜阳丹运用一得[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 479-481.

[6]吴永刚. 潜阳丹临证应用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1): 147-148.

(0)

相关推荐

  • 清心脾伏火方

    清心脾伏火方 [处方]干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玄参6克,白花蛇舌草15克,生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焦神曲10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养心脾.清虚火. [主治]口疮, ...

  • 交泰丸治顽固口疮妙用,关键在肉桂一药,医生如此介绍,值得收藏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452期 #用药科普排位赛#进入六月,着急上火的实火口疮患者明显比以往少的多,但多年的顽固口疮患者,却会因为在夏天会因为冷饮.冰淇淋.冰啤酒以及冷食的摄入增加而频频发作. ...

  • 复性口腔溃疡的根本治法

    图*国家首届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 口腔溃疡属于发病率最高的口腔黏膜疾病,临床表现以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或舌体表面糜烂疼痛为主证,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5%-25%,10-30岁人群居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 ...

  • 【阳虚病 辨证施治】

    凡是阳虚的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则气衰,这就是阳虚的实质.表面虽然出现一切上火的症状,但这个火叫做虚火,与实火不同.实火是外界的热进入人体的阳经,阻碍了阳气的运行导致的热症 ...

  • 四逆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证举隅

    四逆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证举隅 王俊月  王远平  邓梅 燕  温惠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复发性口腔溃疡 (recurrent oral ulcer,ROU )又称复性弗他溃疡(recurrent a ...

  • 漫谈郑钦安潜阳丹治疗虚阳上浮病证

    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 ...

  • 郑钦安潜阳丹解析

    郑钦安潜阳丹解析 □ 胡小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方源 郑氏在<医理真传>开篇即说"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子,又名曰龙",又曰"一阳本先天 ...

  • 伤寒践行录:灵活运用郑钦安思想,四逆汤证5例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伤寒践行录> 郑钦安学说是上溯<周易>.<内经>等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述而兼采其长,再以他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

  • 伤寒践行录:灵活运用郑钦安思想,潜阳丹汤证3例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伤寒践行录> 郑钦安学说是上溯<周易>.<内经>等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述而兼采其长,再以他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

  • 郑钦安论白通汤、潜阳丹、封髓丹

    白通汤.潜阳丹.封髓丹,三方均为阴盛虚阳上浮外越,阴阳隔断,不能相续,不能交通之症,以下内容录自唐步祺著<郑钦安医书禅释>一书. (一)问曰:病人两耳前后忽肿起,皮色微红,中含青色,微微疼 ...

  • 必学必悟:郑钦安的补坎益离丹,潜阳丹,封髓丹三大名方

    近代四川著名医家郑钦安临床虽喜用经方,但并不拘泥.其著作<医法圆通>所载方剂就达170首之多,里面含有大量后世古方.下面选择郑钦安自创.最常用.医理论述较深的,且能代表其学术思想的四首方剂 ...

  • 上热下寒之三: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

    降虚火温肾阳 潜阳封髓丹 郑钦安首创,吴佩衡发扬光大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 ...

  • 从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说开去

    导读 从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说开去 转自蔡灸哥  "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 ...

  • 伤寒践行录:灵活运用郑钦安思想,补坎益离丹汤证2例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伤寒践行录> 郑钦安学说是上溯<周易>.<内经>等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述而兼采其长,再以他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