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味的电影为什么不“香”?

一个小盒子,尺寸是5厘米×5厘米,看上去有点精致,你以为它里面装的是珍贵的珠宝?错了,它里面装的是电池——这是荷兰企业家弗雷德里克·杜林克发明的被称为“气味泡泡”的设备,其“真正身份”是一个“嗅觉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释放出一股气味。

杜林克说,人们可以戴着它看电影,使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来控制它,让它在“某些时刻”散发出与电影画面相应的气味。换句话说,当电影中出现美食时,戴着它的人可以闻到美食散发的香味,就像美食真实存在自己面前一样。

相信不少人对此跃跃欲试了。但杜林克表示,最终的设备还没有准备好——目前的这个尺寸、电池的寿命、气味质量以及输送效果都远不够理想,还需要进一步的精心设计。

并不成功的设计

像这样为了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尝试按需向人们鼻子输送气味的人,杜林克不是第一个。早在古希腊,有人就这么做过——用香油浸泡鸽子的翅膀,然后让它在宴会上飞翔。这样,当鸽子扇动翅膀时,香气就会弥漫在人群中。到了“电影时代”,人们开始尝试在电影放映中添加香气。例如,1916年,美国有一位电影院老板就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释放”了玫瑰香油。

1939年,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人们首次闻到了与他们银幕所见的图像同步的气味。当时采用的是一套称为“Smellovision”的系统,其原理很简单:观众席椅子上都连有一系列管道,放映员根据播放画面手动释放出相应的气体。虽然后来这套系统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其气味输送效果依然很差。例如,观众看到的画面与闻到的气味存在时间差,出来的气味太分散,前一种气味不易散去而与后一种气味混在一起等。总之,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初创公司推出一套称为“iSmell”的设备。其原理类似喷墨打印机,可以通过插入电脑的USB接口来工作。它的每一种气味都由128种混合物构成,从一个可以更换的墨盒产生。然而,它的气味质量也不是很好,而且各种气味混在一起后,很难彻底被清除。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各种充满沉浸感的虚拟现实设备,但依然没有出现能够让人进行良好气味体验的东西——气味仍然是难以捉摸且难以复制的。虽然杜林克认为他的努力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最终付诸流水,但他依然需要克服许多障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屏幕上枪战的火药味、美人的香水味、花草的芬芳等还有一定的距离。

人造气味的障碍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障碍,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我们的嗅觉是如何起作用的。

直到1991年,科学家才发现,我们的嗅觉依赖于大约1000种不同的基因(约占我们全部基因组的3%),这些基因对鼻腔上部组织中一小块区域的受体进行编码。这个嗅觉组织中的每个细胞只表达一种类型的受体,但当不同的气味分子落在它们身上时,它们就能一起让我们探测到大约一万种气味,并向我们的大脑触发神经脉冲。

然而,对于气味是如何激活我们的嗅觉感受器来发送信号的,科学家们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理论。

第一种理论认为,当一个分子通过我们的嗅觉感受器时,原子间的微弱静电力会触发振动能量。这些振动频率被转换成电子信号,通过这些信号,嗅觉数据可以被传送到大脑并进行处理。

相对第一种理论,第二种理论更受欢迎。它认为,不同的嗅觉感受器分别对不同的嗅觉刺激做出反应,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气味分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无论如何,科学家认为,现阶段开发一种人造气味(电脑模拟)装置似乎不合时宜,就像艺术家在掌握透视法的基本原理之前,很难再现一幅逼真的画作。

他们表示,对于颜色,我们可以通过RGB(红、绿、蓝)或CMYK(青、品红、黄、黑)组合来获得想要的任何颜色,但是对于气味却不行,因为每一种气味都有它自己的组成部分。虽然有些气味是由单一分子触发的,但大多数气味是由多个气味分子引起的,而且每个气味分子通常会触发多个受体。虽然在气味中发现的某些化学基团似乎比其他基团起着更大的作用,但仅凭其化学式很难预测一个分子会产生什么气味。例如:三种化学性质相似的内酯分子,虽然它们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一种有薄荷味,一种有黄油味,还有一种有樟脑味。

人造气味的第二个障碍涉及到人们对气味的印象。

首先,对气味进行学术研究很少见,虽然它是真实的东西——即使我们看不见它,它也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的鼻子。其次,人们通常认为嗅觉是感官中最低级的,所以它也是被研究得最少的一个感官。事实上,它是唯一一种外部刺激与我们大脑有直接联系的感官——气味分子沿着鼻腔通道直接与嗅觉受体结合,并传递到我们的杏仁核。此外,每个人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一,而这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这使得很难控制气味的释放量,做到所有人“闻起来都一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人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设备,但成本高、体验效果不佳一直是开发者无法克服的障碍。

糟糕的研究?

如今,研究者有一个更大的担心:人们对人工嗅觉缺乏兴趣。

哈佛大学一名生物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名为“Cyrano”的“数字气味扬声器”。它是一套基于墨盒的系统,可以产生大约10种不同的气味。2016年进入市场后反响平平,消费者并不买账,不久该设备就停产了。

同样命运的是另一个小发明“Scentee”,它只有口袋大小,也是墨盒驱动,由马来西亚的一名工程师与当地一名企业家联合推出。这款手机配件在2013年上市时售价为30美元,但如今也停产了。

对消费者来说,大多数此类设备的新鲜感不会保持很久。这些消费者大多数也只是年轻的情侣,用它们来远程发送巧克力或玫瑰的气味。对他们来说,重新填充墨盒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另外,这类产品发出的气味范围较小,且实用性不强——墨盒可能在关键时刻是空的。

尽管如此,研究者们并不打算放弃努力。目前,有人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运行的气味传递设备——将电极插入鼻孔来直接刺激鼻子里的嗅觉感受器,以此来替代用昂贵的墨盒产生的气味。据说研究者已从实验室测试的结果中看到了希望,但是,这种设备自身有一个问题——人们会喜欢坐在房间里,把电极插在鼻子里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