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五言《吊明蜀抚军葆一张公》 2024-08-04 14:47:57 古体五言《吊明蜀抚军葆一张公》作者:郝浴崇明昔遘乱,明纲犹未委。岂无心膂臣,徵兵及蛇豕。驾驭宁尽乖,天地合疮痏。蜂动翕百蛮,流血殷渝水。灿灿芙蓉城,旦夕将摧圮。公持霜斧出,椎牛誓介士。挞发固有威,忠孝亦有理。遂令执殳众,感激厉廉耻。复城二十七,恢地二千里。至今溪峒中,谈公犹系齿。再有邦彦乱,永宁尽贼垒。公膺节钺来,将卒六千耳。歼灭十万寇,迅若扫浮蚁。距今三十年,蜀运未休否。献逆扬其波,群盗纵横起。强壮膏郊原,老弱委泥滓。鳞鳞万家邑,化作榛与藟。亩亩千顷禾,鞠为稂与秕。浴也叱驭人,志在遵前轨。遗民一何寡,交以生为累。蜀吏一何弱,争以黜为喜。吏民亦人情,致此良有以。师行动以万,邑民百十止。岂暇事耕耘,不足供驱使。况复滇黔间,伏莽丛奸宄。永宁未遽入,渝城师暂已。赖有保宁捷,经略从兹始。公当明祚衰,建竖伟若彼。予当清盛初,匡济仅如此。明明忠荩业,胡为逊君子。丰碑吹作尘,蔓草迷祠址。聊采故老言,题诗付青史。哀哀巴渝人,公在尔不死。[注释](1)抚军:即巡抚。因巡抚之职例兼兵部侍郎、右金都御史,集政、军、监察于一身。“抚军"将政军二职缩合而成,用于叙称。张公:指张论,字建白,号葆一,以御史为四川巡抚。(2)崇明昔遘( gou)乱:明嘉宗天启元年( 1621),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趁明末社会矛盾激化,中央政府腐败日盛之际,联合乌蒙、东川、沾益等地土司联合起兵叛乱,图谋扩大割剧势力,拥兵自重。同年九月十七日,奢崇明在重庆起兵叛乱,自称“大梁王”。十月,奢崇明率兵进围四川政治经济中心成都,全省为之震动。遘乱,造反、发动叛乱。(3)心膂:比喻主要的辅佐人员,亦以喻亲信得力之人。《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4)蛇豕(shi):长蛇封豕。比喻贪财害人者。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家长蛇,以荐食上国。”(5)疮瘠(wei):疮疤,创伤。(6)蜂动:亦作“讒动”。像群蜂飞舞一样纷纷发生。翁:和合,聚合。《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毛传:“翕,合也。”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7)渝水:即嘉陵江,古称渝水、阆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8)芙蓉城:今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以得名。简称蓉城。见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下。(9)摧圮(pI):倒塌,摧毁。(10)椎牛:杀牛犒军。介士: 武士。(11)挞伐:《诗,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毛传:“挞,疾意也。”原意为迅速讨伐,后挞伐连用,为征讨、讨伐之意。(12)执殳(sh0):殳,古代一种兵器。《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13)溪峒:亦作“溪洞”。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14)邦彦乱:指明天启二年( 1622)二月至崇祯三年( 1630)春,明朝官军平定贵州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彦的叛乱。安邦彦素怀异志,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参见注释②)后,明廷调水西(今贵州西北一带 )兵赴川平叛。安邦彦乘机以援川为名,于天启二年二月,率军二万至贵州毕节,发动叛乱。第二年五月,安邦彦自称“罗甸王”,其手下48支及其他土司头目安邦俊等蜂起响应,与明军混战八年。(15)永宁:治所在今四川省叙永西南辖境相当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明崇祯二年(1629年),在平崇明、邦彦之战中,官军在四川永宁一带与叛军进行过主力决战。(16)节钺(yue):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17)浮蠟(yi):亦作“浮蚁”。酒面上的浮沫。(18)献逆:指张献忠( 1606- -1646) 在崇祯三年( 1630)于米脂起事,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当时川中百姓被屠杀一空。扬波:掀起波浪。这里比喻掀起动乱。(19)榛与蕊(Iei):榛,丛木。菖,落叶藤本植物。此指草木丛生,形容荒废,衰败。(20)鞠:尽,皆。稂(lang) 与秕(bi):指杂草败禾。(21)伏莽:《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葬”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奸宄( gu):作乱或盗窃的坏人。(22)渝城:即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设渝州治,始简称“渝”。故又名渝城。(23)保宁:故治在今四川阆中,古称保宁。唐设阆州,元置保宁府,明清属四川省。(24)经略:经营,谋划,治理。(25)明祚(zu0):明朝的国统。祚,君位、国统。(26)建竖:犹建树。(27)匡济:匡时济世的略语。即挽救艰难时势,救助当今人世。(28)忠荩(ji):犹忠诚。作者简介:郝浴(1623-1683),字冰涤,又字雪海,号复阳,因定州古为中山国,故又称郝中山。他是清代初期著名的直臣,一生命运多舛,仕宦一波三折,曾因密疏弹劾吴三桂而被谪东北二十余年,后因其言中而起复原职,历两淮巡盐、擢左副都御史,巡抚广西。郝浴为官贤良刚正,清廉爱民,政绩卓著,同时也是文学家和理学家。其诗歌取径韩、杜,师法三唐,同时也是研究清代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宝贵文献资料。本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八十三册影印康熙刻本《中山郝中丞全集》之四卷本《中山诗钞》为底本校点整理,加以简注,参校清康熙六十年(1721)王企埥《畿辅七名家诗钞》所收六卷本《中山诗钞》。资料由河洛文化研究者牛占亚老师提供,张红歌抄录,洛宁城事平台李新光老师编辑制作。 张红歌作品集锦 河底杏事 小壇小记 闲说大明村 昌谷碑记二则 刀环村碑记两则 河底镇岳(月)山寺 豫灾实况之洛宁1928 闲说大明村之地名篇 公表懌先程公懿行碑河底镇茶坊村关公庙 河底镇茶坊村关公庙 连昌河畔——城头村请益亭记——明·田子坚 河底镇郭头村和莲花寺 洛宁县大明村古迹概况 南河村和南佛寺碑记两则 连昌河畔——牛渠村(上篇) 连昌河畔——牛渠村(中篇)连昌河畔——牛渠村(下篇) 洛宁县大明村梁氏家谱序 1929年,洛宁人民生活状况 公讨献妻降贼逆绅杨汝成檄 洛宁县大明村张氏祠堂碑记 河底镇牛头村咥越桥与关帝庙 洛宁县大明村徙外张氏支谱序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建牌楼碑記洛宁县刘子明先生免租纪德碑记 洛宁县大明村张氏分支城村家谱序 公表子和韩公暨德配丁孺人懿行碑 创建舞楼碑记与新建关帝庙碑记 大乡望韩公歌九暨德配关太君懿行碑 河底镇大明村黄氏家谱及始祖碑记 洛宁县大明村张氏族谱序与祖茔碑记 洛宁县大明村段氏祠堂碑记与家谱序 洛宁县大明村张氏分支千秋石门家谱序 洛宁县河底镇大明东坡村马氏家谱、家训 谁还记得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的千佛寺? 热心公益,与爱同行——记洛阳市公益志愿者张红涛作者简介:张红歌,洛宁县河底镇人。2017年加入洛宁作协,同年加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赞 (0) 相关推荐 G53杜甫五律《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读记 杜甫五律<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读记 (小河西)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 乡关胡骑远,宇宙蜀城偏. 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 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 却寄双愁眼,相思泪点悬. ... 【卧虎诗苑】五四咏(同题诗)/乔贵庆 潘安明 刘喜军 王志毅 李运通等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促进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 ... 【卧虎诗苑】端午节诗词/杨玉辰 潘安明 刘喜军 雷世平等 端午吟 杨玉辰 (一) 五月端阳做甜粽, 苇叶糯米栆包成. 吟诗吃粽别有意, 仰慕屈子承国风. (二) 遙想汨罗舟纷纭, 投粽赛舟念故人. 爱国忧民万人仰, 贪腐黑心世所恨. (三) 当年屈原高冠 ... 【赛诗会第1234期】马 达 崔坤军 段春梅 张 蜀 卢冷夫 乔贵庆 杨玉辰 于占海 王志毅 马炳礼等 【赛诗会第1234期】马&#160; 达 崔坤军 段春梅 张&#160; 蜀 卢冷夫 乔贵庆 杨玉辰 于占海 王志毅 马炳礼等 寻古迹的莲莲:地下宫殿 | 明蜀王地宫的惊艳 寻古迹的莲莲 彼时,国是大明王朝的西南重地. 王是从朱元璋第11子朱椿开始,到大明灭亡200多年间的十代13位蜀王. 沧海桑田,留给后世的从表面看只是一间房或一抔土,没有王爷的气势,被掩没在一片餐饮饭 ... 明蜀定王次妃墓 在五桂桥座上219路公交车约半小时就到成都大学站下车,回首向东不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有一牌楼,这就是明王陵墓的山门了,来的时候到是做足了功课,所以老远见了就认识,路边地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一个人走着 ... 成都明蜀王僖王陵 参观完明蜀定王次妃墓后,继续从右手大路向前,半小时就到明蜀王陵的大门.陵墓前方就是龙泉湖,水面面积不小,四周用铁网拦护,不让游人进入.大门是现在仿古修建的蜀王牌楼,用红砖切就的围墙,这里就是明蜀王陵的 ... 【赛诗会第1218期】姜自申 王志军 吴 刚 刘会艳 张 蜀 美 娟 段春梅 张传启 杨玉辰 牛 学等 【赛诗会第1218期】姜自申 王志军 吴 刚 刘会艳 张 蜀 美 娟 段春梅 张传启 杨玉辰 牛 学等 明蜀王陵 | 朱悦燫墓:圜殿闻仙乐 余近来痴迷<大明王朝1566>,以至于购入<明史>如饥似渴阅读之.居家避疫之际,随意翻看到关于朱椿"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的记载.突然想到去岁暑期,有 ... 代书明 周绍军 百富明——庆祝八一建军节 庆祝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日月 八一枪声划长空, 南昌暴动刻心中: 94年来风雨同行, 出政权来出和平! 井岗山上红旗扬, 那是割据的战场: 以农包城是航向, 星星之火漫燃放. 古田决议建连上, 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