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歌诀大全集

脉学金口诀,原箸是吉林省已故老中医李治民,(由李维贤,李维学整理)李老享年86岁,行医61载,此为其课徒之作,体例仿《捣练子》词牌格调,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伞?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青草药歌诀

肉质性清凉,有毛便退黄.

乳汁多含毒,锯叶破血凉.

方骨主疏散,扁骨主胃肠.

空心驱风好,有刺排脓疮,披针叶凉血,心形叶性刚.

竹形叶利水,黄花解毒强.

辛臭可杀虫,芳香能止痛.

此是一般法,临症要审量.

医中百误歌

医中之误有百端,漫说肘后尽金丹,先将医误从头数,指点分明见一斑。

医家误,辨证难,三因分证似三山,三山别出千条脉,病有根源仔细看。

医家误,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分清,却到分清浑又变,胸中了了指难明。

医家误,失时宜,寒热温凉要相时,时中消息团团转,惟在沉潜观化机。

医家误,不明经,十二经中好问因,经中不辨循环理,管教阳证入三阴。

医家误,药不中,攻补寒温不对证,实实虚虚误非轻,举手须知严且慎。

医家误,伐无过,药有专司且莫错,引经报使本殊途,投剂差讹事辄复。

医家误,药不称,重病药轻轻反重,轻重不均皆误人,此道微乎危亦甚。

医家误,药过剂,疗寒未已热又至,疗热未已寒更生,劝君举笔须留意。

医家误,失标本,缓急得宜方是稳,先病为本后为标,纤悉几微要中肯。

医家误,舍正路,治病不识求其属,壮水益火究根源,太仆之言要诵读。

医家误,昧阴阳,阴阳极处没抓拿,亢则害兮承乃制,灵兰秘旨最神良。

医家误,昧寒热,显然寒热易分别,寒中有热热中寒,须得长沙真秘诀。

医家误,昧虚实,显然虚实何难治,虚中有实实中虚,用药东垣有次第。

医家误,药姑息,症属外邪须克治,痞满燥实病坚牢,茶果汤丸何所济。

医家误,药轻试,攻病不知顾元气,病若怯时元气伤,似此何劳君算计。

医家误,不知几,脉动症变只几希,病在未形先着力,明察秋毫乃得之。

医家误,鲜定见,见理真时莫改变,恍似乘舟破浪涛,把舵良工却不眩。

医家误,强识病,并不识时莫强认,谦躬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

医家误,在刀针,针有时宜并浅深,百毒总应先艾灸,头面之上用神灯。

医家误,薄愚蒙,先王矜恤是孤穷,病笃必施真救济,好生之念合苍穹。

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知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

医家误未已,病家误方兴,与君还细数,请君为我听。

病家误,早失计,初始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兮病日增,总有良工也费气。

病家误,不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所伤所作只君知,纵有名家猜不出。

病家误,性燥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

病家误,不相势,病势沉沉急变计,若在蹉跎时日深,恐怕回春无妙剂。

病家误,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食前皆有道。

病家误,最善怒,气逆冲胸仍不悟,岂知肝木克脾元,愿君养性须回护。

病家误,苦忧思,忧思抑郁欲何之,常将不如己者比,知得雄来且守雌。

病家误,好多言,多言伤气最难痊,劝君默口存神坐,好将真气养真元。

病家误,染风寒,风寒散去又复还。譬如城郭未完固,那堪盗贼更摧残。

病家误,不戒口,口腹伤人处处有,食饮相宜中气和,鼓腹舍哺天地久。

病家误,不戒慎,闺房衽席不知命,命有颠危可若何,愿将好色人为镜。

病家误,救绝气,救气闭口莫闭鼻,若连鼻子一齐扪,譬如入井复下石。

两者有误误未歇,有恐旁人误重迭,还须屈指与君陈,好把旁人观一切。

傍人误,代惊惶,不知理路乱忙忙,用药之时偏做主,平时可是学岐黄。

傍人误,引邪路,妄把师巫当仙佛,有病之家易着魔,到时昏迷永不误。

更有大误药中寻,与君细说好留神。

药中误,药补真,药材真致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家枉用心。

药中误,失炮制,炮制不工非善剂,市中之药未蒸炒,劝君审度才堪试。

药中误,丑人参,或用粗枝或小参,蒸过取汤兼灌锡,方中用下却无功。

药中误,称不均,贱药多兮贵药轻,君臣佐使交相失,偾事由来最恼人。

仍有药中误,好向水中寻,劝君煎药务得人。

煎药误,水不洁,油汤入药必呕哕,呕哕之时病转增,任是名医审不决。

煎药误,水频添,药炉沸起又加些,气轻力减何能效,枉怪医家主见偏。

此系医中百种误,说与君家记得熟,记得熟时病易瘳,与君共享大春秋。

中医歌诀节录

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肾司二便之开合,少阴虚寒大便溏,小便也是清和长。小便灼热渴饮冷,此是阳证莫分说。

阴结便秘大便干,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饮。阳结便秘口干渴,渴喜冷饮溲黄赤。烦躁潮热或盗汗,口渴饮冷真阳证,五心烦热或盗汗, 渴不思饮或喜热,溲频便溏虚阳越。阴证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涎,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舌滑润,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 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

阳证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不倦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黄短烧灼热,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阴证误性命。

二、阴阳辨证真假杂病诀

阴寒阳热是阴阳,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热口渴小便黄,渴喜冷饮下肚肠,有神烦躁不安宁。真寒溲频面色苍,无神倦怠但欲寐。真热口渴喜冷饮,假热漱水不欲咽,真热便干面红赤。假热面赤溲清长,真热息热气粗长,真寒息冷气短微。真热舌焦苔干黄,真寒舌青苔水滑。阴极似阳属戴阳,阳极似阴肢冰霜。真假寒热来斟酌,阴证阳证断无错,真热阳证苦甘寒,真寒阴证温热汤。识得阴阳造化机,疑难杂病有处医。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太阴虚寒大便溏,肝脏因此遭了殃,乙肝病毒逞威风,附子干姜作文章。少阴阳虚溲清频,精微下泻眸不润,头昏腰痛也是因,回阳救逆四逆汤。白血病是阴寒邪,寒彻骨髓白C增,西医只知杀白C,徒将阳气杀戮尽。此病中医少阴病,太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简便廉验神功显。艾滋病是阴阳离,西医验血便可知,常人验血一条线,艾滋血液两分离。阴平阳秘精神治,阴阳离绝精神绝,和合阴阳中医药,简便廉验最神奇。

三、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口诀

配伍原则

有是证用是药。

用药规则

临证先分阴和阳,再把六经仔细详。阴证必用阳性药,阳证阴性药物商。清升浊降分清楚,少阴少阳转枢忙。

五味归六经

酸苦厥阴少阳经,咸苦少阴太阳经,辛甘淡太阴阳明经。

辨证用药金口诀

太极中医辨阴阳,用药参合阴阳伤。大便稀溏太阴伤,干姜温中健脾阳。口渴引饮溲清长,此是坎中一阳伤,津不上承口和咽,回阳化气四逆汤。

四逆汤中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生姜多汁入脾脏,辛热醒脾祛湿忙。饥不欲食肝阴伤,一贯煎汤来煎尝。燥实痞满四证现,急下存阴莫迟缓。

舌体胖大有齿痕,此是湿伤脾太阴,少阳枢机被湿困。柴胡桂枝干姜汤。苍术薏苡和半夏,燥湿健脾功堪夸。食难求饱常常饥,湿邪困阻太阴脾,

芳香化湿开太阴,此后肚腹会舒适。肺为娇脏不耐寒,寒邪伤肺咳嗽连,宣肺散寒是关键,麻黄汤可急急煎。肺为娇脏不耐热,热邪伤肺痰黄粘,

宣泄肺热方法可,麻杏石膏汤煎喝。发热无寒病太阳,宣肺散寒麻黄汤;汗出恶风营卫虚,桂枝汤方煎来嘘。无热恶寒病少阴,附子姜草四逆汤,

若兼咳嗽麻附辛,麻辛生姜四逆汤。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论

澄空药性论阴阳,辛甘发散热性阳,苦甘酸寒阴药商。阴证就用阳性药,阳证苦甘寒药商。太阴之病食不下,咳嗽腹满也是它,太阴湿土需燥化,苍术苡仁和半夏,少阳枢机要流转,

重用柴胡开太阴,配合四逆升清阳。湿重热轻用附姜,湿去热将无处藏;热重于湿四妙散,祛湿清热功来现。阳黄小便必定黄,阳黄就用茵陈汤,阴黄小便要清长,阴黄再加术附汤。

少阴之病但欲寐,畏寒蜷卧脉微细。少阴虚寒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太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从阳化热渴燥烦,黄连阿胶汤来煎。厥阴寒热药错杂,姜附椒柏乌梅下。太阳寒水需温化,桂枝麻黄姜枣加。发热无汗太阳病,无热恶寒病少阴。恶风有汗桂枝汤,发热无汗麻黄汤。太阳蓄水五苓散,蓄血桃核承气汤。太阳寒水为何因,少阴虚寒气化亏。少阳寒热要往来,小柴胡汤用应该。或者当归四逆汤,鼓足阳气邪祛外。阳明之病胃家实,三承气汤因证施。阳明经证便未结,白虎汤方去实热。

用药法则

扶上之阳参桂芪,理中之阳砂蔻姜,乌附硫磺温下阳。理中甘草干姜汤,中阳不足是妙方。附子细辛真武汤,温肾助阳是好方。胸胁胀满舌苔滑,口苦咽干齿痕舌,少阳枢机不流转,柴胡桂枝干姜汤,引阳化阴功效全,食疗生姜白面煎。肩背冰冷不出汗,咳嗽腹满流清涎,麻黄附子细辛煎,可加四逆增效验。

六经见症辨证用药

大便稀溏太阴病,生姜干姜用之行;溲频清长少阴病,干姜附子要酌情;四肢青冷厥阴病,四逆柴胡引入经。

阴阳辨证用药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元阴元阳藏肾中,肾司二便之开合,太阴虚寒大便溏,生姜干姜开太阴;少阴虚寒溲清长,四川附子配草姜;舌边齿痕太阴湿,少阳枢机不流利,柴胡气香升清气,味苦还能降浊阴,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茯苓泽泻饮,清升浊降湿邪飞。阴结便秘大便干,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生姜干姜汤;阳结便秘口干渴,渴喜冷饮溲黄赤,增液承气用必效。烦躁潮热或盗汗,口渴喜冷真阳证,知柏地黄可以用。五心烦热或盗汗,渴不思饮或喜热,溲频便溏虚阳越,通脉四逆柴胡汤。

四、六经病痛歌

痛连项背及颈肩,病在太阳少阴寒;前额痛连眉棱骨,阳明病变无错误;痛在两颧及额角,口苦咽干目又眩,少阳病变仔细辨;头痛而重首如裹,太阴湿困莫啰嗦;头痛连齿少阴病,溲清便频寒入经;溲短口渴从热化,黄连阿胶煎可行;巅顶疼痛四肢青,厥阴阳虚吴(茱)萸汤。

五、气化论口诀

阴阳合一地天泰,水火既济气化成。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寒热错杂饮邪留,少阴少阳枢机求,不必他山药石求,祖宗明训记心头。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

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

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

附子干姜助其生。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虚虚实实难愈病。口腥兼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口渴溲短大便干,

此是阴亏需滋阴。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酸痛,此是坎阳太虚弱,

厥阳清气不上升,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形,若病也是真阳证,

溲短便结喜冷饮,苦甘寒药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

麻黄附子细辛行。阳虚津亏大便结,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麻附辛,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

虚阳外越四肢烦,溲清而频可决断,通脉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很容易。

六、脉学金口诀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1.圣药

  • “呕家圣药”: 生姜
  • “疮家圣药”: 连翘

2.通用药

  • 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 治风通用药:防风
  •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3.经典用药

  •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 “夏月麻黄”:香薷
  •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 “将军”:大黄
  •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 “血中之气药”:川芎
  •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川芎
  •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 “祛瘀生新”:桃仁
  •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 “风药中之润剂” :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4.病证选药

安胎:

  • 紫苏(气滞胎动)
  • 黄芩(胎热胎动)
  • 砂仁(气滞胎动)
  •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
  • 竹茹(胎热胎动)
  •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 杜仲(肝肾虚亏)
  • 桑寄生(肝肾虚亏)
  • 续断(肝肾虚亏)
  • 菟丝子(肾虚)
  • 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 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
  • 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
  • 胃热呕吐:芦根 竹茹 枇杷叶
  • 胃火牙痛:石膏
  • 阴署证: 香薷
  •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 项背强痛:葛根
  •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 太阳头痛:羌活
  • 阳明头痛:白芷
  • 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
  • 鼻渊头痛: 辛夷 苍耳子 细辛
  • 无汗骨蒸:牡丹皮
  • 有汗骨蒸:地骨皮
  • 梅毒:土茯苓
  •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 鸡眼赘疣:鸦胆子
  • 回乳:麦芽
  • 诸骨鲠喉:威灵仙
  • 吐泻转筋:木瓜 蚕沙
  • 膏淋:萆薢
  • 血淋:蒲黄
  • 虚寒呃逆:丁香
  • 寒疝腹痛:乌药 荔枝核
  •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 虎杖
  • 肺胃出血:白芨
  • 手足皲裂:白芨
  • 脱发: 侧柏叶(外用)
  • 阴疽流注: 白芥子
  • 痨嗽及百日咳:百部
  • 噤口痢:石菖蒲
  • 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 口中甜腻:佩兰
  • 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
  • 喉痹:络石藤 灯心草
  • 口疮:吴茱萸
  • 龋齿疼痛:筚拨
  • 失音:诃子 桔梗 胖大海
  • 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 蜈蚣
  • 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 金钱草、半夏
  • 退虚热:知母、黄柏 、牡丹皮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 利咽:薄荷 牛蒡子 板蓝根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玄参 巴豆 牛黄 胖大海 桔梗
  • 透疹:荆芥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升麻 葛根 浮萍 芦根 紫草
  • 升阳举陷:升麻 柴胡 葛根 黄芪
  • 亡阳证: 附子 干姜
  • 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
  • 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
  • 泻痢里急后重:木香
  • 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
  • 风痰证: 天南星
  • 滑脱诸证:龙骨、牡蛎
  • 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
  • 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
  • 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
  • 烫烧伤:四季青 紫珠 地榆 虎杖 侧柏叶
  • 脱发:侧柏叶
  • 疟疾:柴胡 、青蒿 、草果 、鸦胆子 、槟榔 、何首乌 、常山
  • 胸痹:薤白
  • 通经下乳:路路通、 关木通 、通草、 漏芦 、王不留行、 穿山甲、 冬葵子
  • 梅毒:土茯苓
  • 脾胃虚寒吐泻:砂仁
  • 血淋涩痛:石韦、 蒲黄
  • 乳痈:蒲公英、 漏芦 、丝瓜络 、远志
  • 肺痈:鱼腥草、薏苡仁、 栝楼
  • 肠痈:红藤 败酱草 牡丹皮 络石藤 薏苡仁 栝楼 大黄
  • 梅核气证:绿萼梅 紫草 半夏 紫苏
  • 暑湿吐泻:白扁豆
  • 高血脂症:山楂、 蒲黄 、姜黄 、没药
  • 明目退翳:秦皮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蝉蜕 、熊胆、 赤芍、 石决明、 珍珠母 、紫贝齿、 枸杞子、 木贼、
  • 清心利尿: 连翘 、关木通、 瞿麦 、竹叶、淡竹叶
  • 虚火咽痛: 玄参
  • 阴虚外感: 玉竹
  • 安蛔止痛: 乌梅

5.配伍用药

  • 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
  • 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 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
  • 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
  • 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
  • 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
  • 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
  • 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
  • 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
  • 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
  • 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 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 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
  • 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
  • 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 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 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 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
  • 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
  • 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
  • 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
  • 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
  • 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 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
  • 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
  • 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
  • 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 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 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
  • 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
  • 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 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
  • 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
  •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
  • 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
  • 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 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

中药歌诀大全

中药性能歌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
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妊娠服药禁忌歌

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解表药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
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
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

清热药

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
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
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
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秦白椿。
清热解毒银花翘,野菊公英鱼腥草,
青叶板蓝黛贯众,荞麦红藤败酱草,
射干豆根穿心莲,白头齿苋地锦草,
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胆漏芦白蔹勃,
绿豆鸦蛋四季青,半边地丁蛇舌草。
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牛角紫牡丹。
清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连青蒿薇。
石膏解肌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降火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躁,凉血通淋衄疸瘥,
夏枯草清肝散结,消瘿瘰乌珠疼解,
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凉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
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营卫邪,
公英解毒消痈肿,乳痈肿痛功尤胜,
板蓝根凉血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
鱼腥草解毒排脓,尤善治痰热肺痈,
射干解毒善祛痰,咽喉肿痛痰壅喘,
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效尤捷,
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功效真,
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青蒿透散阴分热,除蒸解暑截疟邪,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

泻下药

泻下苦降通大肠,积热水饮力能攘。
攻下硝黄番芦荟,润肠火麻仁郁李。
逐水遂芫牵商陆,巴豆千金子大戟。
大黄荡涤积与瘀,火毒湿热一并驱。
芒硝软化便燥结,咽痛口疮及痈结。
甘遂峻泻逐水猛,风痰痈肿亦有功。
巴豆峻下冷积水,祛痰利咽除癥癖。

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善治痹,关节疼痛拘挛医。
祛湿散寒独灵仙,乌头蕲蛇乌梢蚕,
木瓜伸筋寻骨风,路路海风松节鹳。
祛湿清热雷公藤,秦艽防己臭梧桐,
桑枝豨莶丝瓜络,海桐络石穿山龙。
强健筋骨五加皮,寄生年健与狗脊。
独活风寒湿皆祛,伏风头痛下肢痹。
灵仙咸温通经络,诸般痹痛骨哽效。
蕲蛇祛风善止痉,顽痹麻风破伤风。
木瓜除湿舒筋络,湿阻吐泻拘挛瘥。
秦艽善除风湿热,黄疸骨蒸势能折。
防己疗痹兼利水,热痹水肿痰饮宜。
寄生疗痹益肾肝,痹痛正虚胎不安。
五加祛湿强腰膝,行迟水肿与痹痿。

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能运脾,湿阻中焦此最宜。
藿佩苍术厚朴砂,白草二蔻草果聚。
藿香化湿又解表,霍乱吐泻暑湿消。
苍术燥湿兼健脾,湿痹泄泻风寒宜。
厚朴降气除湿痰,气滞胀满喘咳痊。
砂仁化湿行滞气,中寒吐泄胎动宜。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通水道,水肿淋痛黄疸消。
利水消肿茯苓薏,泽泻葫芦冬瓜皮,
荠菜猪苓玉米须,泽漆蝼蛄香加皮。
利尿通淋车前子,木通通草瞿滑石,
灯心地肤海金韦,扁蓄萆薢与冬葵。
退黄金钱草茵陈,虎杖地耳草垂盆。
茯苓健脾利小便,痰饮水肿神不安。
泽泻渗利清下焦,水肿痰饮眩晕瘥。
薏苡渗湿兼健脾,清热排脓疗挛急。
车前通淋止湿泄,化痰明目能清热。
茵陈清利善退黄,湿温湿疹及湿疮。
金钱善除湿热黄,结石疮毒效亦良。
虎杖清热又利胆,解毒活血又祛痰。

温里药

温里散寒附姜桂,良姜小茴吴茱萸,
花椒荜茇荜澄茄,丁香胡椒里寒祛。
附子回阳善救逆,诸般阳虚及寒痹。
干姜回阳温脾肺,中寒肺饮亡阳宜。
肉桂温肾治沉寒,通经止痛火归元。
吴萸温肝降胃气,头痛寒疝呕泄宜。

理气药

舒畅气机青陈皮,香附川楝绿萼梅,
乌药薤白枳实壳,木沉檀青四香聚,
佛橼荔枝柿刀豆,甘松香虫腹皮玫。
橘皮燥湿善理气,湿阻气滞痰咳宜。
枳实破气化痰积,疗胸脘痞及脱垂。
木香善行脾胃气,脘胀胁痛痢里急。
香附疏肝调经脉,肝气郁滞女科帅。
沉香行气散阴寒,降逆止呕肾虚喘。

消食药

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山楂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
莱菔消食兼理气,食积胀满痰喘宜。
内金消积化结石,各种食积及滑遗。

驱虫药

使君槟榔苦楝皮,雷丸鹤虱与芜荑,
榧子鹤芽南瓜子,驱杀肠虫功效奇。
使君子驱虫消积,治蛔虫疳积可取。
苦楝皮杀虫疗癣,蛔蛲钩皆有效验。
槟榔驱虫善治绦,消积行气利水好。

止血药

止血药善治出血,不论虚实与寒热。

因热地榆大小蓟,槐柏苎麻茅羊蹄。

化瘀止血茜三七,蒲黄降香石花蕊。

收敛止血鹤白及,紫珠棕藕猬血余。

温经止血炮姜炭,灶土陈艾疗虚寒。

大蓟善治热出血,散瘀解毒消痈结;

小蓟凉血兼消痈,血淋尿血尤多用。

地榆收敛性寒凉,下焦出血及烫伤。

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

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

蒲黄化瘀止血好,血淋心腹痛尤妙。

白及止血靠敛涩,咳吐呕血及皲裂。

炮姜味涩善治中,阳虚出血寒泻痛。

艾叶温肾暖胞宫,虚寒崩漏与胎动。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除瘀血,止痛消肿调经脉。

活血止痛延胡芎,郁金乳没姜黄灵。

活血调经牛丹参,桃红益母泽兰凌,

血藤月季王不留,妇女经产血瘀优。

活血疗伤铜蟅虫,苏木血竭刘寄奴,

马前儿茶骨碎补,续筋接骨消肿痛。

破血消癥三棱莪,山甲水蛭虻班蝥。

川芎行气血祛风,经产瘀滞头痹痛。

延胡行气血止痛,疗心腹瘀滞诸痛。

郁金活血又行气,凉血利胆清心宜。

丹参活血善调经,凉血消痈心神宁。

红花活血调经脉,瘀血诸痛斑暗色。

桃仁通经破瘀血,润肠消痈兼止咳。

益母经产为要药,瘀血水肿皆良效。

牛膝通经补肝肾,瘀血火热皆下行。

蟅虫破血疗瘀癥,续筋接骨伤科用。

自然铜散瘀止痛,骨折筋伤有妙用。

马前通络止痛强,顽痹肢瘫及跌伤。

莪术破血又行气,癥瘕积聚与食积。

山甲通经善消癥,下乳消肿且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半夏星白附,芥子皂荚花旋覆,

白前前胡桔二贝,瓜蒌三竹黄沥茹,

大海黄药瓦楞礞,浮石蛤壳藻昆布。

止咳平喘杏冬花,苏子百部矮地茶,

紫菀兜铃桑白杷,葶苈白果洋金花。

半夏辛温燥湿痰,散结消痞治呕眩。

桔梗化痰靠升宣,祛痰排脓利喉咽。

川贝化痰又润肺,燥痰热痰及瘰疬。

浙贝化痰散郁结,热痰瘿瘤瘰疬解。

瓜蒌清肺化热痰,宽胸散结通大便。

杏仁苦降止咳喘,滋润肠道通大便。

苏子降气又化痰,痰多咳喘及便难。

百部润肺治诸咳,灭虱杀虫蛲滴疥。

桑白泻肺治热喘,利水消肿治肿满。

葶苈泻肺又利水,痰壅咳喘饮停积。

安神药

重镇安神朱砂磁,琥珀龙骨与龙齿。

养心安神柏枣仁,远志合欢夜交藤。

朱砂解毒清镇心,惊悸不眠神不宁。

磁石安神镇心肝,聪耳明目定虚喘。

龙骨镇惊安心神,固涩平肝治眩晕。

酸枣仁养心益肝,疗血虚不眠多汗。

远志开心窍祛痰,健忘癫痫及咳痰。

平肝息风药

平抑肝阳代赭石,石决珠母紫贝齿,
牡蛎蒺藜罗布麻,眩晕头痛正可治。
息风止痉治抽痉,羚羊牛黄与钩藤,

天麻全蝎与蜈蚣,僵蚕蚕蛹与地龙。
石决明清镇平肝,治目疾阳亢晕眩。
牡蛎镇肝治晕眩,收敛固涩又软坚。
赭石沉降镇清肝,肝火眩晕衄呕喘。
羚角尤宜热极痉,平肝明目热毒清。
牛黄清热解毒强,化痰开窍息风良。
钩藤清热息肝风,平肝治晕亦有功。
天麻息风诸痉宜,善治眩晕头痛痹。
地龙息风治热痉,平喘利尿经络通。
全蝎蜈蚣治抽痉,散结通络又止痛。

开窍药

开窍醒神苏合香,麝冰菖蒲蟾酥樟。
开窍醒神靠麝香,活血通经止痛良。
菖蒲开窍化湿浊,痰湿闭窍阻中焦。

补虚药

补虚药治气血虚,阴阳不足皆能医。
补气洋人太子党,芪术山药蜜饴糖,
大枣甘草白扁豆,脾肺气虚服之康。
补阳主治肾阳虚,鹿茸淫羊杜巴戟,
仙茅益智韭骨脂,海狗海马石阳起,
苁蓉锁阳兔丝子,沙苑芦巴核桃续,
虫草蛤蚧紫河车,怯寒宫冷痿泄愈。
补血熟地归白芍,首乌龙眼与阿胶。
补阴百合南北沙,槲椹玉竹黑芝麻,
黄精杞子麦天冬,旱莲女贞鳖龟甲。
气虚欲脱须人参,生津补气安心神。
洋参清火补气阴,虚火痰血伤气津。
党参益气生津血,脾肺气虚津血虚。
黄芪补气且升阳,固表利水亦托疮。
白术补气专健脾,止汗安胎祛湿水。
山药补气阴固涩,咳喘滑遗及虚泻。
甘草补气热毒清,止咳缓急调药性。

鹿茸壮阳益血精,调冲托疮强骨筋。
壮阳起痿淫羊藿,肾虚风湿痹痛疗。
菟丝子补肾固精,止虚泻安胎目明。
杜仲强腰安胎元,皆赖甘温补肾肝。
续断强骨益肾肝,续折止血安胎元。
补血活血全当归,调经止痛润肠秘。
熟地补血滋阴精,血虚潮热精亏证。
白芍补血善柔肝,调经止痛敛虚汗。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精治发早白。
阿胶补血止血好,滋阴润燥阴伤疗。
北沙参润肺益胃,治燥咳胃阴津虚。

麦冬养阴润肺胃,清心除烦虚实宜。
龟板滋阴制阳亢,健骨止血养心良。
鳖甲滋阴制阳亢,软坚散结癥积康。

收涩药

收敛固涩主滑脱,止汗浮麦麻根稻。
敛肺涩肠五味梅,五倍粟壳诃榴皮,
肉蔻石脂禹余粮,久咳虚喘久泻宜。
固精缩尿止带药,萸肉覆盆桑海蛸,
莲子芡实金樱子,精尿遗滑带下瘥。
五味敛肺补肾心,虚喘久泻遗滑精。
乌梅涩肠又敛肺,生津止痛又安蛔。
山茱萸补益肾肝,止崩漏固精敛汗。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阳起痿有效。

莲子益肾固精带,养心健脾能止泻

涌吐药

涌吐药逐食毒痰,常山瓜蒂与胆矾。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白矾蛇床雄硫磺,大风土荆蒜蜂房。
雄黄解毒杀肠虫,湿疹蛇伤痈疔肿。
硫磺止痒治疥癣,内服壮阳通大便。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轻粉与铅丹,砒石硼砂和炉甘。
升药辛热有大毒,外用拔毒除脓腐。

中药的药性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利
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凉之最——薄荷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鹿茸
补阴之最——女贞子
攻下之最——大黄
凉血之最——犀角
理气之最——枳实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参
补气之最——人参
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贝母
退黄之最——茵陈
祛风之最——独活
安神之最——枣仁
温里之最——附子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喜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瓜甲,地胆茅根与蛰虫。

望色

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

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

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堪悲。

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

辨舌

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主无苔言,非谓苔之淡白也。)

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黄苔为在里,黑苔病入少阴,多死。苔润有液为寒,苔燥无液为火,舌上无苔如去油腰子为亡液,不治。

闻声

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又法,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语言首尾不相顾者神昏,狂言怒骂者实热,痰声漉漉者死,久病闻呃为胃绝。大抵语言声音以不异于平时者吉,反者为凶。

问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短语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一问寒热二问汗(问其寒热多寡,以审阴阳,细辨真假,问其汗之有无,以辨虚寒,以别虚实,)

三问头身四问便,(问其头痛为邪甚,不痛为正虚,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问其身之部位以审经络,亦以一身重痛为邪甚,软弱为正虚。问其小便红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别寒热虚实,)

五问饮食六问胸(问饮食以察其胃气之强弱,问胸者兹胃口而言也。浊气上干,则胸满痛为结胸,不痛而胀连心下为痞气,七聋八渴俱当辨,(问聋者,伤寒以辨其在少阳与厥阴,杂病以聋为重,不聋为轻也。问渴者,以寒热虚实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饮者为寒,口中热,引饮不休者为热,大渴谵语不大便者为实,时欲饮水,饮亦不多,二便通利者为虚证,)

九问旧病十问因,)问旧病以知其有夙疾与否,问其致病之因以为用药之准,)再兼服药参机变(表、里、寒、热,补泻之中自有神机变化之妙。)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妇人以经为主,问其有无迟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与否。)再添短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小儿欲作痘疹与外感同,宜辨其手中指,足胫,耳后筋色为据。

切脉

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旧诀以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以沉、微、迟、缓、濡、伏、弱、涩为八里,以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为九道,李濒湖、李士材加入数、革、散三脉,共二十七字,实难摸索。必得其头绪如治丝者,始有条不紊)。

三部分持成定法(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肠、膀胱俱在其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此照《内经》分发之法),八纲易见是良规(浮主表,沉主里,二脉于指下轻重辨之,易见也。迟主寒,数主热,二脉以息之至数分之,易见也。大主邪实,细主正虚,二脉以形之阔窄分之,易见也。长主素盛,短主素弱,二脉以部之长短分之,易见也。以此八脉为纲。其余诸脉,辨其兼见可也,置而弗辨亦可也。起四句,总提切脉之大法也)。胃资水谷人根本(脉属肺而肺受气于胃),土具冲和脉委蛇(不坚直而和缓也,脉得中土之生气如此,此以察胃气为第一要)。脏气全凭生克验(审脏气之生克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则与脏气无害)。

天时且向逆从窥(推天运之顺逆为第三要。如春气属木脉宜弦,夏气属火脉宜洪之类。反是,则与天气不应)。阳为浮数形偏亢(仲景以浮、大、动、滑、数为阳,凡脉之有力者俱是),阴则沉迟势更卑(仲景以沉、涩、弱、弦、迟为阴,凡脉之无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阴阳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脉病之宜忌,为第四要)。外感阴来非吉兆(外感之证,脉宜浮洪,而反细弱,则正不胜邪矣),内虚阳现实堪悲(脱血之后,脉宜静细,而反洪大,则气亦外脱矣)。

诸凡偏胜皆成病(偏阳而洪大,偏阴而细弱,皆病脉也),忽变非常即弗医(旧诀有雀啄、屋漏、鱼翔、虾游、弹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说,总因阴阳离决,忽现出反常之象)。只此数言占必应,《脉经》铺叙总支离(病之名有万,而脉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为何病耶?脉书欺人之语,最不可听)。

左心膻中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中医必备(背)

一、感冒

1.葱豉汤《肘后备急方》加味:(荆防葱豉苏叶杏)

葱豉汤原助汗方,同煎葱豉代麻黄,莫云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阳效力彰。

2.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3.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

麦冬干地劳水添,葛根生姜葱豉选,产后出血兼外感,养血解表七味痊。

二、咳嗽

4.清金化痰汤《统旨方》

桑白栀芩肺热清,瓜蒌橘桔草贝苓,麦冬知母肺阴养,清中有养化痰灵。

5.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百合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三、哮病

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姜辛五味麻黄射,紫苑冬花半夏和,大枣和中调诸药,温肺散寒平喘咳。

7.加味过敏煎(验方)

柴胡防风五味梅,白芍甘草敛阴配,钩藤地龙僵蚕白,桑皮降肺过敏备。

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9.平喘固本汤《南京中医学院验方》

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款冬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四、喘病

10.华盖散《和剂局方》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11.桑白皮汤《景岳全书》

桑白皮汤芩连栀,贝母苏杏姜夏施,火炎痰盛咳喘急,清泄痰热效可睹。

12.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五磨饮子沉木香,乌药枳实加槟榔,白酒浓磨煎温服,理气降逆功效强。

四、肺痈

13.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

(黄连解毒汤加桔梗、甘草)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火热烦狂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14.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15.沙参清肺汤(验方)

太子沙参芪阴气,冬瓜薏仁甘草桔,白及合欢化止血,沙参清肺痈后期。

五、肺痨

16.月华丸《医学心悟》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17.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知母当归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18.保真汤《十药神书》

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生熟地柴朴地骨,柏知莲陈姜枣随。

19.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加减

补天参芪术苓山,酸枣远志杞龟版,地芍鹿归河车紫,培补阴阳有情擅。

六、肺胀

20.涤痰汤《济生方》

涤痰汤中用二陈,胆星栀实竹茹存。人参姜枣石菖蒲,涤痰开窍效如神。

21.补虚汤《圣济总录》

参芪苓草补肺脾,五味姜夏厚朴橘。

22.补肺汤《永类钤方》

补肺五味与参芪,熟地紫菀配桑皮,肺气虚损喘嗽汗,益气固表莫迟疑。

七、痰饮

23.甘遂半夏汤《金匮要略》加白芍、蜂蜜、甘草。

甘遂半夏枣连姜,白芍蜜草缓中帮,脘腹坚满灼急痛,清热逐饮此方堪。

24.柴枳半夏汤《医学入门》

柴胡黄芩半夏添,瓜蒌桔梗杏仁援,青皮枳壳疏肝气,和解少阳枢机宣。

25.香附旋复花汤《温病条辨》

吴瑭香附覆花汤,夏苓橘苡苏子霜,理气和络祛痰湿,痰饮胁痛服之康。

26.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己椒苈黄药四味,通便泻水两般配,腹水热结又便秘,蜜丸吞服病自退。

八、心悸

27.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定志丸中参菖蒲,远志二茯加白术,麦冬朱砂和蜜制,专治心怯神恍惚。

28.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

桃仁红花煎赤芍,香附青皮延胡饶,丹参当归川芍地,活血化瘀通脉奇。

29.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

导痰汤中二陈佳,南星枳实六味抓,痰结成痞脘腹胀,豁痰散结效验夸。

二陈汤中半夏陈,梅姜苓草一并存,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患此方珍。

九、胸痹

十、不寐

30.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

当归栀子龙胆荟,青黛木香与麝香,大黄黄芩连黄柏,清肝通便重症备。

31.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合成方,更有驻车归醋用,连胶姜炭痢阴伤。

十一、32.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朱砂安神东恒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安神。

十二、自汗盗汗

33.保元汤《博爱心鉴》

保元汤方保元气,人参肉桂草黄芪,虚损劳怯本不足,四药并用功效奇。

十三、血证

34.栀子清肝汤《类证治裁》加减

栀子清肝泻火方,赤芍丹菊止血良,柴胡川芎疏肝气,临证加减变通良。

35.无比山药丸《太平局方》

六味地黄去丹皮,五味赤脂苁蓉宜,菟丝牛膝巴戟仲,脾肾双亏气血益。

36.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中当归连,丹皮生地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加味清胃散:加味清胃生地丹,黄连连翘犀角攀,当归升麻生甘草,清泄胃火牙疼安

37.茜根散《景岳全书》

茜根散是景岳方,茜根侧柏生地黄,阿胶黄芩生甘草,阴虚火旺血证尝。

38.地榆散(验方)

地榆散方止便血,山栀芩连冷若雪,云苓薤白紫茜根,此方可将邪热解。

十四、痴呆

39.七福饮《景岳全书》

重用熟地当归补,参术炙草远杏服,髓海不足智力减,补肾益髓饮七福。

40.洗心汤《辩证录》

益气扶阳参草附,陈夏神曲石菖蒲,茯神枣仁心神养,扶正祛痰辩证录。

十五、厥证

41.四味回阳饮《景岳全书》

四味回阳饮固脱,参附姜草四味酌,眩晕昏仆脉沉微,温阳益气疗效卓。

十六、痫病

42.定痫丸《医学心悟》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43.五生饮《世医得效方》

川乌黑豆五生饮,半夏南星白附生,阳虚痰湿阴痫病,温阳除痰顺气定。

十七、癫狂

44.顺气导痰汤《类证治裁》

顺气导痰姜二陈,胆星枳实二香承,化痰开窍驱顽疾,理气解郁振精神。

45.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大戟白芥子。

46.三圣散《儒门事亲》

藜芦防风瓜蒂落。

47.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生铁连翘钩藤玄,朱砂二茯二冬远,丹参蒲贝橘星胆,镇心涤痰肝火泻。

48.二阴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二阴煎,导赤黄连麦玄添,茯苓灯心山萸肉,滋阴降火治狂癫。

49.琥珀养心丹《证治准绳》

琥珀远志齿茯神,菖归生地酸枣参,黄连柏仁朱牛黄,金箔为衣猪灯芯。

50.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

桃仁赤芍通香附,苏子半夏柴草疏,大腹青陈白皮桑,痰热瘀结梦醒乎?

51.大黄庶虫丸《金匮要略》

庶虫水蛭虻蛴螬,干漆干地桃杏芍,大黄黄芩甘草缓,逐瘀通经痞块消。

十八、胃痛

52.化肝煎《景岳全书》

贝母陈青化肝煎,丹栀泽泻白芍全,胃脘灼痛酸嘈杂,清泻肝热自可痊。

十九、痞满

二十、呕吐

二十一、呃逆

53.丁香散《古今医统》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二十二、噎膈

54.启膈散《医学心悟》

启膈散中用郁金,沙参丹参贝荷苓,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痰结劳可饮。

55.五汁安中饮(验方)

五汁饮中五般汁,韭姜梨藕牛乳汁,养阴和胃降逆气,津亏热结此方适。

56.通幽汤《脾胃论》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宜,升麻升清浊自降,噎膈便秘此方需。

57.补气运脾汤《统旨方》

补气运脾统旨方,异功散方黄芪加,砂仁姜枣半夏曲,阴损及阳补运脾。

二十三、腹痛

58.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附丸用醋香附,良姜酒洗加盐服,米饮姜汁同调下,心脘胁痛一齐除。

59.正气天香散《保命歌括》

乌药香附干姜入,紫苏陈皮莫笑凡,理气止痛温中寒,正气天香河间出。

60.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泽泻术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脘痞便秘效堪灵。

61.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二十四、泄泻

二十五、痢疾

62.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63.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64.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

65.胃苓汤《丹溪心法》

胃苓君药苍白术,厚朴陈草姜枣煮,官桂泽泻猪茯苓,寒湿痢疾后重除。

66.桃花汤《伤寒论》

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最宜施。

67.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

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蔻合,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68.连理汤《张氏医通》

连理汤用理中方,参苓术草连炮姜,燥湿解毒中州培,调气化滞久痢安。

二十六、便秘

69.黄芪汤《金匮翼》

黄芪汤出《金匮翼》,白蜜麻仁加陈皮,益气滋阴扶正气,气阴两亏便秘启。

70.润肠丸《沈氏尊生方》

润肠丸用归枳壳,生地桃麻两仁和,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卓。

二十七、胁痛

71.清胆汤《急腹症方药新解》

柴胡黄芩大黄连,郁金栀子花金钱,芒硝枳壳茵陈蒿,清利胆道功效高。

二十八、黄疸

72.千金犀角散《千金方》

犀角散中犀黄连,升麻山栀茵陈全,清热解毒开机窍,急黄危重此方先。

73.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茵术附,干姜甘草肉桂辅,健脾和胃温寒湿,阴黄此方病可除。

二十九、积聚

74.木香顺气散《沈氏尊生方》

木香顺气青陈朴,苍芎枳壳与香附,砂仁桂心乌药草,肝郁气滞此方舒。

75.大七气汤《寿世保元》

香附陈青姜枣草,智藿官桂棱莪桔,寿世保元大七气,理气活血消化积。

76.化积丸《杂病源流犀烛》

化积丸中棱莪魏,海浮香附雄黄随,槟苏瓦楞五灵脂,软坚破瘀丸缓推。

三十、鼓胀

77.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

中满分消砂朴姜,芩连陈夏知泽襄,二苓参术姜黄草,枳实为丸效力彰。

78.调营饮《证治准绳》

调营莪芎归元胡,赤芍瞿黄槟陈腹,葶苈赤苓辛桑皮,桂草白芷姜枣煮。

中医内科119方必背歌诀(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三十一、头痛

79.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

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80.加味四物汤《金匮翼》

加味四物金匮翼,养血调血四物力,芩草菊花蔓荆入,血虚头痛此方医。

8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芎归黄酒赤勺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三十二、眩晕

三十三、中风

8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术苓石膏归芍甘,疏散风邪可通尝。

83.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学》

半夏白术天麻苓,天竺南星丹参醒,香附酒黄若相配,痰化络通效果灵。

84.真方白丸子《瑞竹堂方》

半夏南星白附先,天麻香蝎芍归援、乌头枳壳藤豨草,化痰通络祛风好。

85.羚羊角汤《医醇胜义》

羚羊角汤夏枯菊,龟板柴芍石决明,丹皮生地蝉衣薄,清热涤痰开窍醒。

86.解语丹《医学心悟》

解语南星甘木香,白附远志天麻菖,全蝎羌活一并入,中风不语自然康。

三十四、郁证

三十五、瘿病

三十六、痉证

三十七、震颤

三十八、水肿

87.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重肿自尔康。

88.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金匮》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姜枣杏草助,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89.五皮散《中藏经》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大腹姜桑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90.疏凿饮子《济生方》

疏凿槟榔及商陆,

苓皮大腹同椒目,

羌艽赤豆木通泻,

煎加生姜阳水服。

91.实脾饮《济生方》

实脾温阳行利水,苓术干姜附草随,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三十九、淋证

92.石苇散《证治准绳》

石苇散中有冬葵,滑石车前瞿麦随,热砂淋下赤涩痛,清热利水通淋魁。

93.沉香散《金匮翼》

沉香散中韦滑石,归陈白芍冬葵子,王不留行加甘草,温补通淋功可知

94.小蓟饮子《济生方》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95.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程氏萆薢分清饮,黄柏茯苓术丹参,莲子菖蒲及车前,湿热淋浊功效真。

96.膏淋汤《医学哀中参西录》

膏淋汤能固肾气,山药芡实大生地,龙牡党参生杭芍,通利阴窍功效奇。

四十、癃闭

97.清肺饮《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清肺饮,黄芩栀子桑白群,木通苓麦车前子,功在上清下利因。

98.春泽汤《医方集解》(五苓散+人参):

医方集解出春泽,白术茯苓泽泻偕,猪苓桂枝人参配,化气行水病可瘥。

99.代抵当丸《证治准绳》

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肉桂甲归桃,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

四十一、消渴

100.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玉液止渴效能彰,黄芪山药葛根将,鸡金知母天花粉,止渴升元意义长。

101.消渴方《丹溪心法》

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

102.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四君葛根藿木香。

四十二、腰痛

103.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重腰冷痛,亦名甘姜苓术汤。

四十五、虚劳

104.补肝汤《医宗金鉴》

补肝汤中草木瓜,四物枣仁麦冬抓,血虚肢麻爪甲枯,益血养肝疗效夸。

四十六、内伤发热

105.中和汤(张子维1918)

山桅胡连焦三仙、槟草牡蛎扁豆援,制酸清热消痰食,子维中和功效显。

四十七、疟疾

106.柴胡截疟饮《医宗金鉴》

柴胡截疟功效奇,常山槟梅桃仁泥,再益小柴求和解,祛邪截疟莫迟疑。

107.清瘴汤(验方)

温胆泻心知母蒿,常山柴胡益元保,清热保津解毒瘴,验方清瘴效可靠。

108.何人饮《景岳全书》

何首人参归陈姜

109.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鳖甲煎丸疟母方,庶虫鼠妇及蜣螂,石韦蜂窠人参射,桂朴紫葳芍姜丹,芩胶瞿麦柴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疾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安康。

四十八、痹症

110.乌头汤《金匮要略》

乌头汤治不屈伸,历节脚气痛呻吟,草麻芍芪皆四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111.防风汤《宣明方论》

宣明论方防风汤,麻黄汤益秦艽防,归苓芩葛生姜枣,祛风胜湿行痹尝。

112.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薏苡仁汤桂麻苍,羌独防风草生姜,当归川芎和血脉,风寒湿痹服之康。

113.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金匮白虎桂枝汤,膏桂知母粳草帮,清热通络又止痛,温疟热痹服之康。

114.宣痹汤《温病条辨》

栀翘小豆防己滑,薏苡杏仁夏蚕沙,清热化湿宣痹痛,温病宣痹效堪夸。

115.双合汤《回春卷四》

桃红四物用生地,二陈汤加白芥齐,痰瘀痹阻筋络痛,活血化痰回春宜。

116.补血荣筋丸《杏苑生春》

牛膝菟鹿苁蓉地,天麻木瓜五味比,痹病肝肾亏虚证,血肾双补筋自荣。

四十九、痿症

117.虎潜丸《丹溪心法》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偿。

118.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119.二妙散《丹溪心法》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陈学忠运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痰饮医案一则

    付阳琪1,陈学忠2△ (1.四川省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四川大邑611338: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付阳琪,男,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 ...

  •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张芸旗 王恒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梁雪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擅用仲景方治疗各种内科杂 ...

  • 半夏:祛痰降逆平咳喘 外治疮肿内安眠 

    □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半夏为临床上的常用药,炮制品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

  • 必背歌诀大全集:脉学金口诀 医中百误歌……………

    脉学金口诀,原箸是吉林省已故老中医李治民,(由李维贤,李维学整理)李老享年86岁,行医61载,此为其课徒之作,体例仿<捣练子>词牌格调,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 ...

  • 中医必背歌诀

    中医必背歌诀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诀 多气多血(阳明)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太阴.少阴.少阳)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太阳.厥阴)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八脉交八会穴 ...

  • 图文:中医入门的歌诀、中医必背歌诀、中医诊断学歌诀

    * 中医入门要背哪些歌诀 汤头歌,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医宗金鉴,频湖脉学.滚瓜烂熟后,再看: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元四大家,温病条辨,然后跟着师傅临床,在临床上细心体会.便是中医 ...

  • 中医必背的针灸歌诀大集合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诀 多气多血(阳明)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 少血多气(太阴.少阴.少阳)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太阳.厥阴)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八脉交八会穴歌 公孙冲脉 ...

  • 2015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必背歌诀6

    欢迎来到[|医学教育考试网,[|医师资格网是医考培训的门户,提供练习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记忆最新的医学讲座等全方面的医学信息,预祝考生们取的好成绩. 第六章 传染病 第一节 麻疹 顺证 1.邪犯肺卫 ...

  • 针灸穴位就是人体的大药房,学针灸必背歌诀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百会头顶凹中悬, 上星入发一寸权. 印堂两眉中间取, 太阳一眦角一寸许. 委中国窝纹中屈, 承山人字纹中戏. 梁丘膝上二寸去, 血海膝上二寸齐. 膝眼膝下两陷中, 昆仑外踝 ...

  • 学中医———师傅要求必背歌诀

    十八反十九畏是所有学习中医必背歌诀. 老师傅带徒弟出师前必须掌握,不然不能出师. 什么是十八反十九畏: 大家都知道中药联合应用会加大疗效,也有十八反十九畏合用的后果会产生各种副作用禁用或慎用 十八反歌 ...

  • 董信凯整理:中医针灸临床必背歌诀增补版(建议收藏)

    十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小腹三阴交,心胸内关谋. 胁肋寻飞虎,复甦必水沟. 大椎督阳府,关元壮真攸. 总穴奇妙多,卫生百病廖. 天元太乙歌 先师秘传神应经,太乙通 ...

  • 中医入门│针灸必背歌诀(最全收藏版)│《中综知要》

    不会背不是中医人! 手太阴肺经 循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