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裕隆纳智捷,加油,拜拜!(上)
2020年11月13日,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就意味着纳智捷品牌正式退出了大陆市场。
大家都知道,纳智捷是中国台湾的品牌,曾经在路上的能见度还挺高的,现在路上基本上见不到了。
但是在网络上,这车的传说却非常多,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那不是传说,是段子。
下面我就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纳智捷的那些段子。
① 曾经有人找我,让我推荐一款小毛病少的车,我给他推荐了纳智捷,后来他热泪盈眶的跟我说:你说的太对了,这车确实没有小毛病,全都是大毛病。
② 怎样才能让我的二手纳智捷价值翻倍?答:加满油。
③ 纳智捷的说明书最后几页是什么内容?答:各个城市的公交地铁时刻表。
④ 纳智捷的后挡风玻璃加热好用吗?答:好用,推车的时候手不冷。
⑤ 为什么我的纳智捷油箱总是加不满油?答:你确定加油的时候熄火了吗?
⑥ 纳智捷车主都会高兴两次,买车那次和卖车那次。
⑦ 纳智捷车主的电话一般都打不通,因为加油站不允许接电话。
⑧ 纳智捷,中石化和中石油战略合作伙伴。
我觉得,纳智捷走到今天破产这一步,与中国最近10年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关于纳智捷的段子,刚开始只是论坛里车主们小范围的玩笑,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全国网民们耳熟能详的老梗了。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到后来人人都怕买了纳智捷变成周围人的笑柄,你说这车销量能好吗?
那么,纳智捷当初这个笑话是怎么来的呢?我估计没多少人知道。
在这纳智捷公司破产之际,我就算是举手之劳,帮这家企业分析一下当年那一小波黑粉到底出自哪里,为什么大家偏偏就是不放过纳智捷呢?
但是,在聊段子出处之前,可能更多的人想问,纳智捷到底是啥车?它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好的,我们就先介绍一下纳智捷这个品牌,以及他背后的裕隆公司,不然大家听的一头雾水。
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纳智捷,但并不知道背后的裕隆公司。
纳智捷的车尾标都会贴着“东风裕隆”,这就跟我们常见的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样,都是合资公司的产品。
可是,本田、标致、雪铁龙本身就是车标的名字,为什么东风裕隆的车要叫纳智捷呢?
这个问题,我估计没多少人研究过,而与之有关的故事,还得从裕隆公司的背景开始说起。
咱们先把视线拉回到1899年,也就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
在当时上海的一户人家,一个小伙子正在院子里认真的念着英文,老父亲突然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今年19岁了,老大不小的,要不要出去闯闯?
这个小伙其实早就不想待在父母身边被天天管教,于是满口答应,次日,他就被叔叔安排进了英商老公茂洋行当起了学徒。
听到这里肯定有人好奇,1899年学英文?怎么这么时髦啊。
这个学英文的小伙儿,就是裕隆公司第一代创始人——严裕棠。
严裕棠妥妥的是清朝富二代,1880年出生于上海,父母是江苏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苏州,父亲严介廷和几个叔叔都是当时上海有名的洋行买办,了解买办历史的人应该清楚,这职业绝对是闷声发大财。
所以,老严一出生,家里人就为他聘请了外籍教师,传授语言及西方文化。
严裕棠进入老公茂洋行没多久,因为头脑灵光、好学上进,被洋行老板皮文斯看上,拉到身边当私人助理,干了两年,严裕棠想出来创业,家里人说,你才21岁,还年轻,要不先安排你去家里投资的铁厂再磨炼磨炼?
于是,严裕棠以债权人(你可以理解为投资人)的身份进入公兴铁厂当跑街,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修理小火轮(蒸汽机动船,咱们南京博物馆就有一艘)、纺织机等,还承担打铁砂业务。
当时,来沪的外国轮船日益增多,修配业务繁忙,但是公兴铁厂没有外语人才,难以揽到大单,严裕棠对此熟门熟路,所以他进厂之后,业务量剧增。
又过了两年,老严看小严业务能力这么强,于是决定自家出钱来扶持小严创业。
1903年,23岁的严裕棠自立门户,开办了大隆铁工厂,主要为外国商船修理小零件,之后在家里人的指点下,小严又接下了面粉厂、扎花厂的机件修配生意,业务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但是,到了1907年,做类似生意的小公司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薄,严裕棠决定转行,于是就瞄准了纺织业。
当时纺织机械业务极少由本地产,都是高价由外国进口,这次转型非常成功,获得了英商恒丰洋行和日商内外棉公司的两大订单,大隆公司以这两大国外客户为起跳点,又拿下40多家客户。
从此,大隆公司正式起飞。
1914年,一战爆发,长期受到西方列强扼制的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复苏,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纺织业。
大隆公司原本就是帮工厂修理机器的,现在民族工业即将崛起,他开始试制机器,为整机制造打基础。
我觉得严裕棠起步的节奏,特别像丰田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他也是以纺织机起家,之后一步一步的走向了造车这条路。
到了1922年,大隆机器厂终于试制织布机成功,并上市销售,反响非常好。
1932年,52岁的严裕棠召唤自己的六子严庆龄从德国回来,担任大隆机器厂的厂长,这相当于是子承父业了吧。
严庆龄在德国读书,专业就是与工业生产相关,德国工业那时候不知道甩其他国家多少条街,他回国之后就开始改进生产技术,还利用德国的私人关系忽悠来俩德国工程师,大隆公司开始正式流水线生产,公司再次起飞。
正在老严和小严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又开始打压民族机器制造业,更关键的是,相比之下,大隆生产的机器的确不如人家国外进口的产品,即使价格便宜,也不是别人的首选。
老严跟小严说,要不咱们也别卖机器了,咱们自己建纱厂,自制自销,先给客户们打个样,小严说,老爸,我看行。
于是,他们就买下了苏州苏纶纱厂,开始织纱,1934年又买下了倒闭的上海隆茂纱厂。
由于机器都是自己家生产的,所以制造成本远低于同行,产品性价比极高,这就搞的其他纱厂心里不是滋味了,你这上游厂商跑下游来捣乱啊,但自此之后,全国各地的纱厂都开始采购大隆的机器了。
不过,买卖做大之后,肯定会让人眼红。
1928年和1932年,严裕棠两次遭遇绑架,但都大难不死,一次是坐在黄包车里被人拦下,逃脱中被匪徒击伤左腿,第二次是司机开车带老严出门,中途被匪徒拦下,匪徒开着车带老严去了秘密地点,然后通知家人勒索50万,这次竟然又被成功解救,真的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到了1937年,大隆公司工人已有1300多人,年利润在20多万。
1947年,在饱受战火之后的中国大地上,严家以600根金条从国民政府手中赎回上海大隆厂。
1948年,严裕棠留下儿子严庆祥留守上海大隆厂,自己带家人去了香港,同年,蒋介石希望严裕棠来小岛东山再起,严裕棠二话不说就去了台湾。
当时,68岁的严裕棠年岁已高,就由儿子严庆龄出面在中国台湾开设了裕隆铁工厂和台元纺织厂,重操旧业,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拥有汽车、纺织、机器、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裕隆集团,也是台湾省的十大财团之一。
1958年,严裕棠病逝于台湾,终年78岁。
今天,如果大家去上海,可以到愚园路699号逛逛,那栋西式花园老洋房,就是严家花园,当年严裕棠和他儿子严庆祥的故居。
时间拉回1953年,当时的严庆龄为了响应上头的号召,决定在台湾省开办汽车工业,于是创立了裕隆机械制造公司,这应该算是台湾省汽车工业的起源。
1956年,裕隆与美国威利斯进行技术合作,打造了公司第一台量产车“裕隆LY-1”,这是中国台湾史上第一辆自产的吉普车,但一开始,这车并未推给市场,而是为政府和部队用车,直到1957年,这台车才以裕隆汽车首款上市车型的身份,开始公开销售。
同年,裕隆汽车又与日产汽车开始合作,以蓝鸟310为原型,打造了第一款轿车“青鸟701”,日产也很聪明,想借裕隆汽车来抢占台湾市场。
但是,后来日产公司的人发现苗头有些不对了,因为裕隆开始不断扩大自己企业规模,招募培训自己的人才,在1982年还对外正式宣布,要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日产汽车极力反对此做法,但为时已晚。
1986年,裕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轿车“飞羚101”上市。
虽然这车定价高、问题也多,但是因为有着那层关系,还是接到了不少订单,后来的“飞羚102”也开始改进了之前一代产品的诸多问题,甚至还出口了几千台。
1989年,裕隆集团第三代接班人严凯泰从美国留学归来。
1955年出生的严凯泰,等于是从小就在车长里长大的,在他的眼里,自家的裕隆汽车曾经是中国台湾路面上跑得最多的汽车,是台湾本土四大车厂之首,他心里肯定觉得裕隆汽车一定是个超级牛X的品牌,可以走出小岛、走向世界。
所以,他留美归来,开始大刀阔斧的搞改革,咱们看他提出的“质量要狠,管理要快,市场要准”这种企业经营方针,就知道这兄弟有点人浮于事的态度。
1995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走向深入,在“闽台合作”的背景下,裕隆旗下中华汽车公司,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福州汽车厂合组为东南汽车,成为中国台湾首家项目在核准前就进入大陆投资的汽车厂。
1996年,在台湾省内,裕隆推出新车“Cefiro风度”,销量也是一路飘红,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年少有为的严凯泰被媒体称之为“少主中兴”,开始有点飘了。
于是,1996年他又大刀阔斧的搞集团内部改革,把老将一个个都换下来,然后提拔40岁左右的年轻人到高层来负责经营管理。
严凯泰感觉造车似乎也没那么复杂,一开局就顺风顺水,于是野心也就更大了。
2008年前后,台湾省本地的汽车生产能力大约60多万辆,但是台湾省内的新车消费已经开始趋于饱和,年销售一路下滑到不到20万辆,所以生产线的空置率非常高,严凯泰也急迫的想要走出台湾,去外面设厂。
于是,2009年初,裕隆正式发布“LUXGEN 纳智捷”品牌,2010年火速进入大陆市场。
当时对纳智捷品牌的定义是“智慧科技车”,早年去过纳智捷展厅的人应该知道,我们都管卖车的店叫4S店,但是纳智捷叫“智能生活馆”,可以说理念非常超前。
要说理念超前,纳智捷最有名的一款车大7 SUV,我要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说,网上90%关于纳智捷的段子都是来自于这款车,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搜大7当年的广告牌,其中有一段是车主采访。
当年第一批入手大7的车主,其中采访了两位,一位说自己苦苦等待了180天,就为了入手这台大7 SUV,还有一位说,自己来回飞了3700公里,就为了能早点开上这款车。
我现在特别想联系这两位车主,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开这台车,如果卖了的话,当年卖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纳智捷大7上市的时候,正是国内SUV最火爆的年代。
2010年3月,上汽大众的途观上市,一直加价了好多年,老百姓买SUV就跟疯了一样,感觉不开台SUV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因此,纳智捷大7在当年也有不少粉丝。
对,你没听错,真的有不少粉丝。
首先,这款车的动力是2.2T,虽然马力只有178匹,变速箱还是爱信的5AT,但是没关系,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排量即正义,开台2.2T就是比其他的1.4T、1.8T更有底气。
当然,他们更不会关心这车重达2.2吨,至于油耗嘛……当年刚上市,谁知道呢。
其次,当年这台车的配置也是出奇的高。
如果当年只逛德系车4S店的客户,无意间进入到纳智捷的展厅,他们可能会以为自己发现了一款概念车,因为太超前了。
十年前的纳智捷大7,我说出配置,估计有些你现在的车上都没有:夜视功能、360°全景影像、车道偏离预警、手机互联、车辆管家,除此之外,还有车载DVD功能、后排座椅躺倒,并且有车顶液晶屏,可以看电视。
大家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功能,你的车上有几个?
十年前,连倒车影像都没有普及的时候,纳智捷大7就配备360°全景影像了,当时营销宣传的时候,就是把全车窗户贴上纸,然后凭借车内的全景影像来驾驶车辆。
说到当年纳智捷的意识超前,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证明。
2011年的广州车展,才到大陆1年多的新品牌纳智捷,竟然亮相了电动版大7,可以说这个品牌对未来的趋势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只可惜,这车也只是亮了个相,就没有下文了。
今天我们聊了纳智捷的过去,下一期将和各位聊一聊纳智捷为啥黯然离场。
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