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几乎要和孔子平起平坐的太监,凭啥牛X到这种地步?

宦官专权的时代在明朝达到了巅峰,而明代权势最熏天的太监又莫过于魏忠贤。那么魏忠贤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市井无赖凭啥就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呢?凭啥会出现要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的倡议呢?凭啥全国上下的各路督抚纷纷响应要为其建造生祠呢?

魏忠贤是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太监,不过他出的是恶名、臭名、骂名。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人。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为了偿还赌债而卖掉自己的女儿。可赌徒的坑是很难填满的,后来他被赌债所逼竟自阉入宫作了太监,先在司礼太监孙暹名下,后在甲子库办事,有些油水,因而逐渐富裕了起来。期间他认识和客氏对食的太监魏朝,通过魏朝的引荐,他又结交了太子宫的大太监王安。

随着结交范围的不断扩大,魏忠贤逐渐认识到只有攫取权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只有心狠手辣、把事做绝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明熹宗继位后,魏忠贤逐渐迎来了攫取权力的春天。他利用阴谋诡计和伺候客氏的非凡手段,驱逐了好友魏朝,杀害了恩人王安,与王体乾、李承贞结为党羽,一时间,皇宫内诸宦官皆俯首听命。搞定了皇宫内,魏忠贤发现,宫外的威胁更大。熹宗在位期间,东林党人把柄朝政,力持清议,邪党多被废斥。而被东林党人黜者多趋附魏忠贤,遂结成死党,致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

魏忠贤开始打算和东林党妥协搞政治联盟,但被东林党拒绝,于是魏忠贤在阉党官员地煽动下,屡次兴起大狱,杀害了杨涟、高攀龙等一大批东林党官员,清洗中央和地方的异己者,而在内阁、六部、各处督抚中遍置死党。全国刮起了一股为九千岁魏忠贤歌功颂德、大建生祠的歪风。魏忠贤全家族也都受到封荫,侄子代皇帝主持最隆重的祭天地、太庙的仪式。一个叫陆万龄的监生还别出心裁,建议在国子监建造生祠,把魏忠贤与孔子并论,说:“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忠贤诛东林,宜建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

魏忠贤为什么能达到如此风光呢?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魏忠贤巧妙地控制和抓住了皇帝朱由校的心。明熹宗朱由校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木匠皇帝,他以研究木工活儿为乐,小时候担惊受怕,也没接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所以,他被魏忠贤和客氏牢牢地控制在手,成为魏忠贤一切权力的源泉。二是魏忠贤与客氏结成了死党。据说,魏忠贤虽已阉割,但并未割尽,懂得房中术,加上年轻时就是个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家伙,因此深得客氏欢心。魏忠贤有了客氏这条特殊的内线和后台,才得以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掌控住局面。三是东林党和其它势力的党争给魏忠贤专权提供了好机会。明熹宗初期,正是东林党得势的时期,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拼命打压其它势力,迫使其他势力的一些人顺势投靠了魏忠贤,结成了对抗东林党的联盟,壮大了阉党的力量。

魏忠贤之所能够如此大模大样走上历史舞台,与明朝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明朝统治者的昏庸有关。朱元璋废黜宰相,后来虽设了内阁,但内阁只有处理政务的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导致内阁中大量日常政务都需要皇帝批示才能成事。可像朱元璋一样勤劳的皇帝没有几个,所以,他的很多后世子孙,就培养了许许多多身边的太监替他们批文件,替他们干活儿。正是这样的局面,才使得明朝成为继汉、唐之后又一个把太监推上权力巅峰的辉煌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像“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这样权势熏天的“太监王”也就不足为怪了!(文∕讲史论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