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风寒痹证(焦树德 :用药心得十讲)

乌头

乌头分两种,四川省栽培的称“川乌”(其侧根即附子)。野生的和全国其他地区产的均称“草乌”。

川乌味辛,性大热,有大毒,其功能主治与附子基本相同,禁忌亦相同,请参阅“附子”项下,兹不赘述。

草乌味辛,性大热,有大毒,主要功能为搜风胜湿,除寒开痹,破积散结,并有开顽痰、治顽疮及麻醉止痛的功能,以毒攻毒的作用胜过川乌和附子。

本品配桑寄生、独活、续断、牛膝、威灵仙、伸筋草、千年健、制附片、骨碎补等,用于受风寒所致的腰腿关节、肌肉疼痛,行路不便等久治不愈之症。配川乌、乳香、没药、桑枝、桂枝、防风、川芎、红花、地龙、炙穿山甲、大黑豆等可用于中风瘫痪、手足颤抖、言语不利等症。

对久治难愈的偏正头风、头痛、风痰头痛,也可用本品配川乌、赤小豆、苍术、川芎、生姜、藿香、乳香、麝香(少许)、佩兰等量,共为细末,用煎生葱的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3g,用薄荷1.5g,煎汤送下,每日2次,饭后服。同时可将丸药数粒,温水化开,涂于两太阳穴处及前额部(注意勿使药入眼)。往往有效,请参考。

据近代研究川、草乌均含有乌头碱,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因而有的用作抗癌药。

我应用本品治癌症时,多用含有本品的古方成药“小金丹”随辨证论治的汤药内服。兹介绍“小金丹”的药方和制法如下:

草乌46g(用甘草、金银花水炙)、白胶香46g、五灵脂(醋炙)46g、地龙46g、木鳖子(去皮)46g、乳香(醋炙)23g、没药(醋炙)23g、当归23g、香墨3.7g,共为细末,再研入麝香9.4g,共研合极均匀。然后用白面100g打糊侯冷,与药粉搅拌和匀,搓制成丸,阴干,每丸干后重0.63g,每服2丸,日服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此药丸可用于瘰疬结核、乳疮、乳痈、肿块坚硬疼痛,一切阴疽初起。

我曾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应证汤药送服(或另服)小金丹2~3丸(1.5g一丸者,可服1丸),每日2次。用于治疗颈淋巴肉芽肿、乳腺癌(早期)、胃癌等,均能取得一定效果,在自觉症状减轻的同时,并且可使硬结变软或兼见缩小,有的几至全消。可惜病例太少,治疗时间不长,没能作专门系统的观察,不能作出结论。仅提供参考。

用量一般0.6-3g,重症可稍多。

禁忌及注意事项与附子同,请参看该药。



焦树德治痹证


焦树德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致力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他将痹证常规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旭痹五大临床类型。其中旭痹是焦氏1981年提出来的中医病名,后学者总结继承较多,笔者不再累述。本文仅就焦氏治疗风寒湿痹的经验作一探讨,以期让后学者全面了解焦氏的治痹思想,有益临床。

1 病因病机的再认识

焦氏在反复学习《内经》、以及杨上善、张景岳等名家对《素问·痹论》的评注后,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含义有4层:① 痹病是风寒湿三种邪气杂至所引起的;② 风寒湿三气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形气相合,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痹,不能与之相合者,则不能为痹;③ 风寒湿三气与不同的季节里相应的脏腑相合而发为不同的痹病,如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④ 风寒湿三气还与人体内阴阳相合而表现为不同的痹病,如体内阳热旺,则邪气从阳化热而表现为热痹,如体内阴寒偏胜,则邪气从阴化寒而表现为寒痹、湿痹。

2 辨证论治,治痹有方

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痹、寒痹、湿痹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共同规律可循,所以焦氏以自拟“治痹汤”为基本方治疗三种痹证,便于掌握和运用。方药组成:制附片、桂枝,羌活、独活、寻骨风、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当归、白术、甘草、粉防己。本方由甘草附子汤与蠲痹汤变化而来,方中制附片、桂枝、千年健温阳散寒,桂枝配羌独活、寻骨风、海桐皮、当归以疏风活血,白术配威灵仙、防己(并借桂附及风药之助)以祛湿健脾,甘草和诸药,缓桂附之温燥,减防己之苦寒,且能益中焦,并吸取前人治痹时要求“疏风勿燥血,温散勿助火,化湿不却阴”之经验,故在风药中配当归以养血,用防己以制桂附之热,所以本方可作为三痹同治之总方。但要谨守病机,随证加减,风邪胜可加重祛风之品,湿邪胜可加重利湿燥湿之品。一定要辨证论治,才能达到“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另外,风寒湿痹有时会兼见一些热象,如口苦、大便于、舌苔黄、脉象数等,这时仍需使用桂、附等辛温之品,但用量可减,除非已转化为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局部发热)。如热象增多,可加丹皮、赤芍、丹参、知母之类,以制桂、附之燥热即可,不可改用一派寒凉之品,前人有“治热勿过寒”之诫。

3 行痹辨治

行痹治疗以疏风为主,辅以祛湿、散寒,还要结合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佐以活血之品,常用方药:羌活、独活、防风、寻骨风、桂枝、制附片、白术、千年健、威灵仙、当归、甘草、粉防己、丹参、赤芍。大便溏者可去当归,加红花;有时不用赤芍,而用白芍,或二者联用,使与当归相伍以益血,以便疏风不燥血。风痹病邪侵入最浅,故治疗相对较易。

4 寒痹辨治

寒痹治疗以散寒为主,辅以疏风祛湿,还要结合古人“真阳煦熙,寒凝可释”的经验,佐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常用方药:制附片、干姜、桂枝、细辛、白术、羌活、独活、威灵仙、生苡米、赤白芍、补骨脂、淫羊藿。大便于者可加生熟地,以防桂、附之燥热,小便黄、舌尖红者,加黄柏,既可苦以坚肾,又可防温热化火,做到温散不助火。本病阴寒凝滞,病邪较深,故治疗比风痹要难。

5 湿痹辨治

湿痹主症是疼痛与沉重,虽可兼有游走性,但不像风痹明显,疼痛也不如寒痹之剧烈,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但湿邪最为严重所致。治法以化湿、利湿为主,辅以疏风散寒,并且风药也能胜湿。前人谓“脾健湿邪可去,气旺顽麻自除”,因此还要兼以健脾益气之品。常用方药:生熟苡米、云苓、苍术、炒白术、黄芪、羌活、独活、寻骨风、桂枝、附片、千年健、粉防己、当归。疼痛严重者,可加海桐皮;也可去千年健,改为稀莶草、老鹳草各30g。为了化湿不劫阴,当归不可去,有时还要把炒白术改为生白术。

6 “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内经》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千金要方》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外感温热篇》云:“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湿病条辨》云:“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古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焦氏认为,治未病在风湿病等“难治病”的诊治预防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风湿病的前期和早期,就已有了疾病发生与传变的信息——阴阳气血、症状、颜色、形态、声音、饮食、情志、体力、津液、舌、脉等的改变,这时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用辨证论治方法,检查出它的证来,进行辨证论治,可使疾病的发展得到缓解或停止,可使正气增强以抗拒邪气。可使未受邪之地先安而不再受邪,可祛邪而不伤正。例如:风痹邪气最为轻浅,治疗相对较易,因此风痹抓紧时机治疗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风药多辛散,易伤阴耗气,故常加当归以润燥养血,气虚多汗者加黄芪益气固表。治疗寒痹时,在大辛大热之品中佐以生地、熟地、黄柏、防己以免辛热太过伤阴助火,既治已病,又治未病。治疗湿痹时,在化湿、利湿、燥湿药中加当归以防伤阴,用生白术、生苡仁以防燥伤阴液。疏风药、燥湿药、活血通络药均为辛散之品,易伤脾胃,部分病人服后常出现胃痛,焦氏常在方中配伍白术、甘草、神曲以护胃,防止伤胃,先安未受邪之地。痹证日久,部分病人关节畸形,肌肉挛缩,功能逐渐丧失,焦氏称之为旭痹,临床上发现旭痹多为肾虚督空寒湿证型,其人尺脉沉细而弱,或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遗精滑精,产后失血,月经过多等而致肾虚,正不御邪。因此在痹证早期,在风寒湿痹阶段,就应洞察患者正气的强弱,判断疾病转归,填精益髓,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以减缓向旭痹发展的速度。总之,焦氏十分重视治未病,临证察机,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痹证论治始终。

(0)

相关推荐

  • 实寒痹---辨证论治--娄多峰

    (一)邪实候--痹病 邪实候 也叫痹病实证,指以邪气充斥,正气相对不衰为主的痹病. 1寒证:此指痹病实候而无热象者,与<内经>"寒痹"概念有别.主要有风痹.寒痹.湿痹 ...

  • 风湿痹六经辨证论(上篇)

    风湿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黄帝内经>最早提 ...

  • 痹症

    痹证: 作者:刘臣彬 痹,即闭阻不通之意.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痹.风痹则走窜,常常攻窜作疼:寒痹则固定不移,拘留一个关节,一个部位,剧烈疼痛,如锥刺刀割:湿痹则沉着,头痛如裹,腰痛如带五千钱,腿 ...

  • 【叶怡庭:风湿病属风寒湿痹者】

    叶怡庭方 组成: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千年健.钻地风.当归各15克,芍药20克 方解:本方为甘草附子汤加味.甘草"通经脉.利血气",又能和谐桂枝.附子.白术的温燥,使之徐徐阐扬其 ...

  • 严重坐骨神经痛

    严重坐骨神经痛 空心石.老龙须.葱,熬水,让病人晚上服一大杯.剩下的药水擦病人胯骨上下,来回半个小时,用五条猪鞭,加党参30克,每天晚上服一次,吃肉喝汤,连续七日,坐骨神经痛便不再发.

  •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焦树德(1922-2008),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创建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名收录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相继创立了"尪痹"." ...

  •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6)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

    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120克(为细末).硫磺(明净质佳者)120克(为细末).生姜适量. 古代治丸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同煮,入干蒸饼末捣和匀,放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

  •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焦树德(1922-2008),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创建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名收录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相继创立了"尪痹"." ...

  •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13)经验方

    发表者:赵东奇 行医50多年来,经过无数次的临床医疗与反复地再学习.再实践,并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方.今把反复应用于临床,传授给学生.研究生.徒弟等,均证实确有良好效果者,加 ...

  •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10)

    2007-12-10 22:09:45534中药 第十讲谈谈组织药方 医生组织药方,俗称"开药方儿"或"开方儿".药方又名"处方"或&quo ...

  •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9-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9-2) 2007-12-10 21:51:50480中药 第九讲 其他药物(2) ◎大蓟 大蓟味甘.酸,性凉.主要功能是凉血.止血,兼能散瘀消肿.常用于以下情况: ...

  •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9-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9-1) 2007-12-10 21:45:12808中药 第九讲 其他药物(1) 在前面八讲中已介绍了二百多种药物,按照前面几讲的分类法,还有一部分药物没有归纳进 ...

  •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8)

    2007-12-10 19:59:14818中药 第八讲 活血化瘀药 一般说来,活血化瘀药能治疗由于瘀血停滞或血行失畅所导致的各种证侯和疾病.但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必须考虑到产生瘀血的原因和各个方面的 ...

  •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7)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7) 2007-12-10 19:34:13553中药 第七讲温热药 本讲介绍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前人有"寒者温之"的治疗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