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能力,用这六个技巧,就能让你看书有所得

你觉得阅读重要吗?有没有保持阅读的习惯呢?

我个人是很喜欢阅读的,不管工作多累,临睡之前我都会拿起一本书读上几页,做做批注,思考一下书中的内容。

因为阅读,可以让我获得当前生活圈子无法给予我的知识和认知。通过阅读,打破人类局限,于是我就能从书籍里面学到很多想学,却暂时没有渠道去学的知识。

然而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疑问:

说是阅读可以改变人生,但为什么我看完书什么都没改变呢?

市面上的书籍这么多,自己工作又这么忙,没时间看书怎么办?

就算看了很多书,可是为什么总是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

相信这些问题,大部分人都有遇到过。

就我自己来说,阅读分为两种方式:

1,休闲性阅读;

无论是上网浏览网页,看资讯,刷小视频,还是平时无聊拿起一本小说去阅读,都是属于这类读书方式。

因为没有特定的目的,纯粹是“打发时间”或者满足自己某种“八卦”心理而已。对于个人的改变作用并不大。

2,实用性阅读;

如果你想学习如何拍摄小视频,随便看几篇拍摄的文章,是很难让你学到什么东西的。你需要针对自己的拍摄目的,针对性地系统学习相应的技能知识。

所以这时的学习,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了。然后根据这个方向,投入相应的时间和专注力,期间要结合你的思考、实践、检验和调整等做法,才能够让你真正学到东西。

换言之,如果你觉得自己怎么阅读都没有效果,很可能你用错了学习方式。不管学习什么,想要让知识对我们产生改变,运用实用性的阅读方式去学习,才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既然实用性阅读很重要,但想要做到有效阅读,还需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吸收”知识的。

大脑学习知识的流程

我们都知道,大脑里面大概有1000亿个神经元。

当我们学到一个新的东西,大脑的神经元就会受到外界刺激而重新进行连结、组合,形成新的回路,最终让我们的行为发生变化时,这就是学习。

通常来说,大脑在学习之后,将神经元联结起来,会有三个步骤:

1,形成点状记忆;

2,构建线性串联;

3,形成立体结构。

这三种步骤,就是我们学习一个东西,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懂”到“贯通”的过程。

这个情况就好像你画一个三角形。

刚开始你画三角形,首先设立三个点。这些“点”,就相当于你接触到的“知识点”,例如醋有清洁的作用。

然后再把这三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二维的三角形图形。这相当于把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成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想清洁电热水壶里的水垢,想把一定量的醋和水按比例放进热水壶里,然后烧开放置一段时间后,自然就能够清洁到水壶里面的水垢了。这就是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的运用。

最后想把这个二维三角形变成立体的形状,那就在二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方向向量构成的空间系,以此构建三维的形状。

这就相当于你把学到的知识点,跟你的其他知识点形成了一个系统而交错的立体网络,如你不仅知道醋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用来做其他更多的事,如抑菌、开胃、去腥等。

当然,你可能得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立体三角形(如下图),说明每个人在脑中的“知识体系”都不太一样,有自己构建的“立体图案”。

而这个流程,我们大多数人阅读时都只停留在第一步,就是接触知识点这个层面,这个做法,跟“休闲性阅读”的结果是无异的。

如果我们想做到有效阅读,让我们能够从阅读中真正学到东西,我们就必须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尽量让自己做到第二步和第三步。

简单来说,就不要看完就算,要运用一些“手段”,让大脑能够达到第二步和第三步的程度,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握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以下分享的法则,就可以这样帮到你。

提升阅读能力的六条法则

平时你阅读的时候,结合以下六条法则去运用,你就不会看完就算,还能让大脑更好地吸收学到的知识。

怎么做呢?

法则一,清楚知道自己的阅读目的;

你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而不是要看“那本书”呢?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又如何可以帮助到你,那么你带着这些目的,你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启动你的思考,然后从书中寻找答案。

例如你看一本讲述逻辑思维的书籍,你的阅读目的,自然就是希望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提升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但怎么构建阅读目的呢?你可以从目录入手,看看作者是如何安排知识的内容的。

当通过目录,对整体的讲述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从小标题入手思考,这个章节讲述的是哪个知识点呢?我能够从这篇文章中中学到哪些知识点呢?

经过这种思考,那么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有意识地去聚焦于文章的主题分析和知识点,明白到作者用什么方式去讲述这些内容。

这样,你从阅读中吸收到的知识,自然更加清晰、条理了。

技巧二,设置专门认真阅读的时间段

研究显示,人能维持专注的时间约在 10 到 18 分钟。

过了 18 分钟后,人的身体因为能量耗尽,就需要补给更多营养给大脑来维持专注力,例如你会想着去吃东西,或者想着去玩手机来获得“放松”。

所以如果你想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好给自己设置一个专门用来阅读的时间段,然后在那个时段里,排除所有干扰,一心一意地专注在阅读这件事情上。

因为你每次阅读,都不是要求自己读上一两个小时,这样你做起来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能够提升阅读的质量,真正学到东西。

如果可以,一天安排两到三个“阅读时间”,一个月下来也有二十多个小时,再忙的人,看完两三本书也是绰绰有余了。

法则三,把读到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学到一些知识,想让这些知识从第一个层面上升到第二步或第三步,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你学习逻辑思维的知识,学到两个概念如“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单纯地记忆定义,只是停留在大脑学习的第一步而已。

想要把这些知识点跟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上升到大脑学习的第二步,你就要把这些知识点跟生活中的事情做一个“对应思考”,如哪些情况是“必要条件”,哪些情况是“充分条件”。

好比说“天下雨,地会湿”这句话,“天下雨”是“地会湿”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呢?又如“人不呼吸,就会死亡”这句话,“呼吸”是“不会死亡”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呢?

经过分析你就知道,“天下雨”是“地会湿”的充分条件,因为只要下雨,已经充分满足地面会湿掉这个结果了,但不是必要条件。之所以不是“必要”,是因为泼水、浇花或者水管漏水,都会让地面湿掉。所以让地面湿掉,没必要等天下雨,这就不是必要条件了。

同样,呼吸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呼吸我们肯定会死亡,但不够充分,因为除了呼吸,我们还需要进食,喝水,睡觉,避免各种意外等,结合这些条件,才能充分保证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把这些知识点跟我们生活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甚至举一反三,这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呢?

法则四,暂时忽略看不懂的地方

我们大脑对于“新事物”的理解,通常都会从“已知”或者“熟悉”的东西中寻找理解的方向的。

当我们看书时,遇到不明白的“新概念”,由于我们对于书中的内容还没有构建出一个整体的认知,所以这些“新概念”,我们就暂时无法获得理解了。

但如果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暂时跳过,然后继续阅读后面的地方,对整本书讲述的内容有了一个熟悉的了解后,这时再回过头来理解那个“新概念”,我们说不定就有了理解的方向。

所以,千万别执着在看不懂的地方。先标记起来,接着往下看,说不定作者会在后面的章节补充更多相关的知识,或者是当你读到后面对本书的架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你就会发现之前不明白的地方,有了理解的能力了。

这个情况就好像拼图,我们可能不清楚某一块拼图是什么。

没关系,只要我们把其他清楚的拼图全部拼接完毕之后,那么剩下那些不清楚的,自然就被我们弄明白,应该拼在哪里了。

法则五,学会运用关键词总结要点

你能不能在读完一段内容之后,用几个关键词,总结出这段内容的核心要点呢?

怎么总结阅读后的要点,取决于你是否对这段内容已经理解了。如果你不理解,就需要针对不明白的地方重复阅读,或者查阅相关的资料。

换言之,阅读时,随时要做批注,提炼某些内容的关键词,这样简化书中的内容,可以把核心部分概括出来,以此提升我们的阅读效率。

但怎么做批注运用关键词,这里有四个要求:

1,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学到的知识;

2,把知识点用一句话简要地提取出来;

3,讲述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能总结成一个关键词;

4,如果可以,用类比的方式去理解内容。

例如你学习“马太效应”这个概念,单纯地记忆定义,或许让你有点吃力,但如果你用类比的方式去理解,其情绪如同“滚雪球一样,让资源积累得越来越大”,你对于这个概念是不是一下子就把握到核心呢?

当你学到新的东西时,死记硬背是最低效的学习方式。

尝试思考如何运用类比,把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熟悉或者已知的东西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很快速地让你对知识产生进一步的理解,上升到学习的第二步,甚至第三步。

只要你能够做到这样子,说明你的阅读就起到效果了,这就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体现。

技巧六,运用回想和复习巩固知识

如果你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

1,思考印象特别深刻;

2,知识重复刺激大脑;

如果没有做到这两点,那也就说明,你没有让知识上升到大脑学习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过不了多久,刚形成的神经元联结很快地就会被清除掉。

而解决办法,除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按照前面的方法去加强“思考的印象”,阅读结束之后,还要做到两点:经常回想和定期复习。

很多人认为,要把一本书完全被我们的大脑吸收,需要靠反复阅读。但心理学家研究指出,看完后立刻对知识进行回想,比重复阅读甚至翻开笔记来得更有效。

所以,试着在你学习的专注时间结束后,花几分钟回想刚才你所阅读到的内容,这样一段一段的回想内容,效果一定比反复阅读同本书来的更有效率,花的时间也更少!

同时,如果你想把那些复杂又难以记忆的知识,长期记在大脑里,那么就可以使用间隔式复习。把你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做成笔记,然后定期翻阅去复习,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慢慢地拉长并搭配回想,由一天到三天至一星期到一个月。

通过一次次定期的复习,以此强化自己记忆神经的连结,你就能学到更多东西了。

最后

研究显示:对于阅读的内容,人们只能记住10%,对于听讲的部分只能记住20%,观摩教师演示的部分,能记住30%。而当人们使用主动学习方式时,诸如讨论、实践、教导别人等,能记住50%到90%左右的内容。

如果你想确认自己有是否真的学到了东西,看看你能不能顺畅地把学到的知识,复述给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听,并且让他完全理解你想表达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你还不能完整的复述出来,这代表你还没真正吸收进去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时你需要重新“学习”了。

只要按照上述的方式去阅读,并搭配思考、实践、检验和调整等做法,那么无论你学习什么,自然就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能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获得更好的进步。

久而久之,阅读就会慢慢改变你的人生了。

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0)

相关推荐

  • 一套轻松学习的方法论。

    为什么信息越多,大脑越乱 本文共计6200字 | 阅读15分钟 我以前曾经说过: 学习是件非常有趣且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掌握大脑的运作密码,可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得不说,在充满变化的时代下,每个人都 ...

  • 写作技巧17: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千里共婵娟 1.阅读如同开店进货,要做到兼收并蓄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杂货店老板们的日常,或者有没有玩过一些经营类游戏.经营一家商店,必须要有丰富.可靠的货源才行.你家小区门口的杂货店可能外表不起眼, ...

  • 提升沟通能力,需要掌握哪些技巧?七大法则,让你现学现用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生活在哪里,你都无法避免与人沟通. 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错误的沟通方式将会大大地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然,想要提高沟通能力的其中一个难点就是:我们很难在沟通中获得反馈.因 ...

  • 想逆袭人生,最好的方式是提升认知能力

    什么叫认知能力? 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想提高认知能力,核心在于提升我们的思维方式. 比如对努力的理解. 低级思维认为的努力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熬夜加班工作或学习. 总之,就是让自己累 ...

  • X射线阅读法——提升你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利器

    至今我还深深地记得,整个中学时代,语文课本的第一课永远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这篇文章也必然是老师讲授的重点,会花大量的课时讲解文章暗含了怎样的深意.隐喻了什么.讽刺了谁.表达了怎么样情感等等. 饶是如此 ...

  • 怎么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如果问一个初中的孩子,学习语文最怕什么?他很可能会告诉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学生们的"三怕"中,文言文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因为很多孩子读不 ...

  • 培养阅读力要趁早,提升关键能力,让孩子领先一步

    昨天因为小朋友背唐诗的事情,和大家聊了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力,今天再说一说,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是最好的,有什么益处. 生命在于运动,而大脑就是一个充满神奇能力的机器,越用越灵活,特别是对于大脑功能性 ...

  • 培养阅读力要趁早, 提升关键能力, 让孩子领先一步

    昨天因为小朋友背唐诗的事情,和大家聊了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力,今天再说一说,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是最好的,有什么益处. 生命在于运动,而大脑就是一个充满神奇能力的机器,越用越灵活,特别是对于大脑功能性 ...

  • 通过阅读锻炼口才的秘密:五个步骤,让你积累谈资,提升表达能力

    我们都知道,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谈资,从而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但问题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怎么阅读才能够让我们的口才变得更好?怎么阅读,才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我作为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而且又写 ...

  • 想学习口才,提升表达能力,这里为你推荐一...

    想学习口才,提升表达能力,这里为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书. 不少读者都问我可不可以推荐一些学习口才的书籍.一个一个地推荐确实不方便,为了让有需要的朋友都知道这些书是什么,我就整理了一些比较有用的书籍,推荐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