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之战,九千官兵孤军奋战三昼夜,无一人生还,也无一人投降

1949年9月19日,三野第28军、第29军85师接到了攻打金门岛的任务,开始进行战前准备。

当时,28军军长朱绍清和政委陈美藻都因病留在了福州治疗休养,因而攻打金门的主要指挥任务落在了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的肩上。

无论是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还是担负此战前线指挥的副军长萧锋,都有些轻敌大意。

他们都认为守卫金门岛的国民党军,只不过是万余残兵败将,以28军一个主力军再加29军的两个主力团,攻打金门岛绰绰有余。

在轻敌思想的支配下,叶飞没有详细过问金门之战的准备工作,而是全权交给了28军前指。

船只问题是当时最大的困难。

到10月24日,这已经比原定的攻击时间10月20日晚了四天,攻打金门的部队只搜集到了一次性可航渡3个团的船只。

按照原定计划,至少要一次性完成6个团的航渡,船只数量缺了整整一半。

这是没办法的事,国民党从大陆沿海撤退时,对渔民的船只进行大肆破坏,有的烧毁,有的被强行拉走。再者,当地的渔民不了解解放军的政策,以为和国民党一样拉船拉夫,所以,当第十兵团到达后,许多渔民把船隐藏了起来。

从9月20日开始,到发起进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第十兵团将能调的、能征集到的船只全部弄在一起,也只收集了预定数量的一半。这其中还有许多坏的,部队又组织了上千名修船木工,日夜不歇地忙着修船。

就是这只够一半用的船只,也是第十兵团费尽了力气才弄到的。船只是此次作战最为关键的一环,只能一次运送3个团,这仗还打不打呢?该怎么打?

打肯定是要打的,军令岂是儿戏。

面对这种情况,28军前指作出了一个过于理想化的预想:

将攻打金门的部队分成3个梯队运送。由28军82师244团及246团3营、84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共3个团9000余人,组成第一梯队。由82师统一指挥,分别从莲河、大嶝岛、澳头东北港起渡。

第一梯队登陆后,船只迅速返回,再运送第二、第三梯队,这样来回几次,就可以完成部队渡海。考虑到第一梯队在登陆时的损失,部队还可以有1.3万人左右,而守金门的敌人当时估计只有1.2万人左右。

敌我双方兵力持平的情况下,取胜是有把握的。

这个方案表面上看是可行的,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敌情和海情的变化,更没有考虑到国民党海、空军较为强大的作战能力。当时,国民党的海军大部分还完整,空军依然有200多架作战飞机。

这些没考虑进去的因素中,没有重视敌情变化是最为致命的。

因为此时的金门岛上,国民党守军的兵力不是1万余人,而是整整3万;胡琏兵团的两个军(19军、67军)也在金门岛不远处,短时间内就可以赶到,实施登陆支援。

对于敌人的增兵,第十兵团并非毫不知情,然而却没有重视。

早在10月13日,28军在攻占大嶝岛时,俘虏了国民党第18军的一名团长,经过审问得知:敌胡琏兵团第18军已经抵达金门。这个信息是准确的,敌18军是10月9日登陆的金门岛。

但是,28军前指和兵团部对这一不合乎主观意向的客观情况没有足够重视,甚至怀疑俘虏的供词不可靠。当时,大部分指挥员主观上认为,只要我军一到,敌人就会落荒而逃。

10月24日中午,萧锋致电叶飞,计划当晚向金门发动进攻。

叶飞在接到萧锋的电报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会议期间,机要人员送来一封刚截获的敌人电报。这封电报是23日胡琏兵团第19军向蒋介石发出的,内容是请求撤回台湾。

根据这封电报,叶飞分析:胡琏兵团的行动有两个可能,一是增援金门,二是撤回台湾。可能是蒋介石令胡琏增援金门,胡琏不愿意,所以致电蒋介石要求撤回台湾,而其部队则一直在海上徘徊。

兵团部掌握的情况也是胡琏兵团正在海上徘徊,并未靠近金门。

叶飞随后对身边的作战处长说:“攻打金门的时间已经推迟了几天,现在是最后一个战机,应趁胡琏兵团未到达金门之时,攻取金门。”

为了抓住这一线战机,叶飞批准了28军开始进攻金门的战斗!

作为三野军事主官的粟裕,对于此战是什么态度呢?

国民党俘虏的供词送到粟裕手里后,感觉情况可能有变的粟裕立即向第十兵团、28军做出了指示:

第一:以原敌25军108师1.2万人计算,只要敌军增加一个团也不打;

第二:没有一次运载6个团的船只也不打;

第三:要求苏北或山东沿海挑选6000名久经考验的船工,船工不到不打;

粟裕的指示很明确,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允许,就宁可不打!而这“三不打”的不利条件,当时的28军都占齐了:敌人已增兵一个军、还有两个军就在金门附近;运载船只尚缺一半;船工都是战斗准备期间内自训的。

可惜的是,粟裕的指示一点也没有落实。

30多年后,指挥此次战斗的28军副军长萧锋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次失利是我骄傲轻敌的结果,也是我有私心杂念的结果。对于战前的一些准备情况,我是有些不同看法的,如果发起攻击前,能跟粟司令通一次电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但我没有这样做。”

轻敌的何止萧锋一人,当时的第十兵团携解放福建、歼敌10万的辉煌战绩,上下都有骄傲轻敌的浮躁之气,也包括兵团司令叶飞。

10月24日晚上21时,随着一声令下,第一梯队的三个团分别由莲河、大嶝岛、后村等地起航。9000余名官兵个个摩拳擦掌,毫不怀疑地坚信这样一句话:“登陆就是胜利!”

三个团分东、中、西三路:244团东路突进,251团中路突进,253团西路突进。

原计划跟随第一梯队登陆、统一指挥的82师师指挥所,因为缺乏船只没能前行,结果整个登陆作战没有一个师以上的指挥员。要知道,第一梯队的3个团可是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师。

25日凌晨1时许,国民党第601团2营突击排长卞立乾在查哨时,意外碰到了己方的地雷。一声巨响,引起了金门岛守敌的全线警觉,探照灯全部亮起,正在突进中的244团暴露了。

国民党守军立即用密集的火力进行封锁。但244团的官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机枪扫射,毫不退却,依然勇往直前。

尽管出现了种种不利情况,但攻击金门的三个团还是于25日凌晨2时许分别登陆成功。

左翼的244团在金门岛蜂腰部的琼林登陆成功,并迅速攻占了滩头阵地;中路的251团在金门西北部的安岐以北顺利登陆;右翼的253团在西北角的古宁头顺利登陆,并于拂晓前攻占了古宁头滩涂阵地。

成功登陆的第一梯队,犯了两个致命的失误:

第一个失误是:登陆成功后,没有及时地组织船只返航,使得船只在退潮后,全部搁浅在了沙滩上。天亮后,敌军的飞机将所有的船只全部炸毁、烧毁在了沙滩上!

这些船只是第十兵团花费了一个月时间,才弄到的。船只全部被毁,意味着后续部队无法过海,第一梯队失去了后路,陷入了孤军作战的险境。

第二个失误是,第一梯队在成功登陆后,急于向前推进,没有巩固滩头阵地。除了右翼的253团留下一个营巩固古宁头滩头阵地外,其余两个团都没有这么做。

三支登陆部队没有统一指挥,没有按照作战前兵团司令叶飞交待的方案行动,而是毫不犹豫地向纵深猛打猛插,一路势如破竹。然而,对于先头三个团来说,插得越深就越危险。攻占、固守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海,才是最关键的。

这两个错误,更大的责任在于指挥部。战前,指挥部没有充分考虑船只被毁的可能和相应的应对方案;战斗发起后,也没有派师指挥所渡海统一指挥。

25日凌晨4点,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开往金门增援,而驻守金门的国民党海军早已经开始全力封锁海面。

25日上午,胡琏兵团的另外两个军登陆金门岛。这样一来,防守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骤然增至4万余人,这还不算敌人的海军和空军。

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反扑,登陆部队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25日上午10时,244团首先失利,除少部分人员向西突围加入251团、253团战斗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另一部分负伤被俘。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团也已陷入孤立无援的苦战之中,危在旦夕。

中午,第十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培善从厦门兵团部赶到莲河28军前指,一起研究应急措施,决定全力找船派兵增援。

时间太紧,经多方努力仅征集到了几条船。刘培善指示,天黑以后由第246团团长孙云秀率一个营过去增援。

金门岛上的3个团经过一天的激烈苦战,损失严重,244团还剩700人,251团剩1200人,253团剩1500人。更为糟糕的是,得不到补给的他们,即将弹尽粮绝。

前线的危急让所有人都无比焦虑。

入夜时分,246团团长孙云秀率4个连的官兵乘坐一艘小轮船和几艘木船出发了!

孙云秀是一位战功赫赫、能征善战的英雄团长,已被内定为82师副师长,这次让他渡海登陆,就是让他过去指挥全部登岛部队的作战指挥。

4个连,仅400余人,如此少的兵力,如此“添油”式的增兵,如何能扭转战局?船只问题无法解决,后续部队和补给上不去,前线部队撤不下来,这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孙云秀自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仍抱着拼死一战、效死疆场的决心,受命带队增援。

25日晚上,是国民党封锁海面最为严密的一晚,飞机在空中不停地投掷照明弹,海军舰队不断穿梭,拦截一切过往船只,炮兵部队不断轰击,其目的就是切断我军的增援。

尽管国民党守军层层设防,孙云秀还是率领4个连登上了金门岛。

增援部队登岛后,很快就与第一梯队取得了联系,孙云秀临危受命,全权指挥。244团团长邢永生、251团团长刘天祥、253团团长徐博坚决拥护。

10月26日,是进攻金门部队极为悲壮的一天。

天亮后,经过休整的国民党驻岛主力部队一次又一次在海、空军的掩护下,向登陆部队猛烈反扑。最后,登陆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好退到古宁头一带防御。

飞机猛烈轰炸、海军舰艇直接炮击、炮兵部队不停歇地倾泻炮弹,亲自赶到前线的胡琏下令不用步兵,直接用坦克部队像野牛一样冲击我军的阵地。

登陆部队无法携带太多的重武器,没有后方补给,战场的惨烈程度不难想象!

登陆部队利用这一带的房舍,与敌人进行逐村逐屋的拉锯战。激战一天,到26日天黑,古宁头阵地上仍有1200余名解放军战士固守。

26日深夜,早已弹尽粮绝、两昼夜未进粒米的登陆部队再难坚持。

孙云秀、邢永生、刘天祥、徐博等人在一个山沟里举行临时作战会议。他们认为再继续一起据守某一个地域,在敌人飞机、坦克、大炮的攻击下,势必伤亡更大,力量损失更快。

最后,他们决定将现存部队分成几股打游击。

26日傍晚,第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仍等在海边,准备亲率253团剩下的一个连渡海救援,可是没有等到船只。

谁都知道救援的结果是什么,可没人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陷入孤立无援的苦战,而无动于衷。

26日深夜,28军前指与登陆部队的联系逐步中断,而登陆部队的将士们仍在金门岛上坚持战斗!

27日早晨,253团团长徐博来电说,该团一营600多名官兵已在古宁头全部牺牲,全团剩下150多名官兵,和244团剩下的70多人正准备到海边去找船,如有可能,渡海回到大陆。

这是253团的最后一次来电,之后便杳无音信了!

251团团长刘天祥最后一次同军前指通电说:“我们的生命不长了,为了革命没二话,祝首长好!新中国万岁!”说完便引爆自杀。

27日下午,246团团长孙云秀所率最后一批官兵不幸在沙头附近被包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孙云秀负伤自尽,其余战士全部被俘。

28日上午,244团团长邢永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其他战士用担架抬到东山沟被敌人发现,被俘不久后因伤牺牲。

251团政委田志春率50多人,因弹尽粮绝被俘。253团团长徐博隐蔽在山洞中一个多月,靠夜间到农田里挖红薯维持生命。后经国民党反复搜山被俘。

28日下午3时,金门岛上的枪声平息了下来!9400多名英雄战士,没有一人归来!

从24日晚到28日下午,孤立无援的登岛部队与5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三昼夜,战至弹尽粮绝,战至最后一人!无一人生还,也无一人投降!

国民党守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被我登岛部队歼灭了一万余人!

11月1日,第十兵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萧锋和叶飞分别主动承担了失利的责任,并向华东军区请求处分。

粟裕尽管未指挥金门之战,战后他主动向中央承担金门失利的主要责任,他说:金门失利,不能怪叶飞,更怨不上萧锋,主要责任在三野前委,在主官作战的我。

实事求是地说,金门失利的原因很多,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指挥问题。在没有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要实现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是无比困难。

50年代初期,我军的海军和空军正处在从一无所有开始刚刚起步的时候,如果仅仅依靠木帆船横渡台湾海峡,解放台湾,势必会吃比金门失利更大的苦头。金门失利后,接受了教训,头脑就清醒起来。

金门之战,有着太多引人深思的问题,这是九千四百余名英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