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对这三个丫鬟做的事,展现出她人性中的冷与恶
《红楼梦》中薛宝钗虽然是“金陵一霸”的商贾千金,却在荣国府努力经营着端庄大方,宽厚和气的大家闺秀人设。
但是,她再怎么早熟有心计,甚至涉嫌谎报年龄,也不过是个不到二十岁的未婚少女而已。她也会沉不住气,被人逼急了翻脸失态;她也会精力不够,不耐烦露出狐狸尾巴;她也会因为寄人篱下,不得不被人利用做一些昧心的事,说一些丧良心的话。
《红楼梦》中薛宝钗对靛儿、金钏、香菱这三个丫鬟的态度表现出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冷漠又恶毒,摧毁了她苦心经营的宽厚人设,不仅不动人而且很吓人。
无辜的靛儿,被薛宝钗指着鼻子骂哭,当了主子们三角恋的出气筒
真正善良的人,永远也不会伤害无辜的人。很可惜薛宝钗不是。
《红楼梦》中薛宝钗进入贾家之后就开始各种笼络人心,没本事搞定当权的长辈们,就先对天真的小丫鬟们下手。
书中说:“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
宝钗实际上是个心机深沉,眼高于顶的人,她连宝玉、探春、迎春这些人都不看在眼里的,可以想象一下她平时和这些大字不识,幼小纯真的丫鬟们能玩什么呢?总不可能是讨论琴棋书画儒释道哲学吧!顶多也就是说一些闺阁闲话,穿衣打扮,吃喝拉撒,描样绣花之类的。
小丫鬟们见她随和,一个千金小姐还愿意和她们丫鬟厮混,自然觉得她比林黛玉、贾探春这种主子小姐更和气,于是就都愿意和她一起玩儿,毕竟宝钗可是主母王夫人的外甥女,和宝钗关系好了,没准儿还能讨好王夫人呢?
可是宝钗面对这些小丫鬟肯定是非常厌烦的,因为她对应酬长辈和姊妹们已经很累了。她在薛家对丫鬟莺儿,还有哥哥的小妾香菱都是随便使唤的,没想到来了贾府居然还要费心费力地讨好这些丫头片子们。
如果是袭人、金钏那样的大丫鬟也就罢了,好歹也是在宝玉、王夫人面前的重要人物,关键时刻能帮忙说话的。像靛儿这种不入流的三等小丫鬟,连自己主子的面儿都见不着,也来找薛宝钗凑趣,薛宝钗实在不喜欢。
可是她又不得不打起笑脸应付,要不然宝姑娘随和豁达的人设就要崩塌了。咋滴,光结交副小姐大丫鬟,看不起这些小丫鬟?那岂不是成了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了吗?
宝钗不能落人话柄,只能忍着气每天应酬。等到把每个人的底细都摸清楚了,那些等级低且父母在贾家也没什么体面的小丫鬟都根本入不了宝钗的眼了,因为对她一点用也没有啊。
这个倒霉催的靛儿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丫鬟。从名字来看她不是凤姐屋里的就是宝玉屋里的。薛宝钗不敢这样明显的得罪凤姐,所以基本可以就是宝玉屋里的,和坠儿、良儿一个系列的。
当时也是宝玉惹怒了宝钗,他先撒谎说自己病了,没去薛蟠的生日宴会,又嘲笑宝钗长得胖像杨贵妃。
加上前两天清虚观打醮,贾母和张道士一唱一和,否定了和宝钗条件一样的姑娘。又亲口盖章宝黛“不是冤家不聚头”,连环出重拳狠狠打击了金玉良缘。
宝钗这时候正灰头土脸,十分尴尬,一肚子的怒气和委屈无处发泄,被宝玉这么一激,她的心理防线顿时就破了。
她头一回表现得像个有情绪的少女一样“不由得大怒”,可是终究是“人设包袱”太重了,又当着贾母、王熙凤等人。
“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终究没有忍住,冷笑了两声,骂宝玉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这话虽然说得歹毒,有借贵妃贾元春讽刺贾家全家的嫌疑,但是说得比较隐晦,贾母就算不满意也不能当场发作。当然了,宝钗这么委婉的发泄明显不过瘾,正好小丫鬟靛儿就一头撞了过来。
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宝钗看着靛儿身份卑微,也没什么利用价值,就拉她做了出气筒。可惜她似乎是忘了,她自己就是那位“素日最喜欢和小丫鬟嘻皮笑脸的姑娘”。
要不然靛儿当着满屋子的人,不敢去问傲娇毒舌的黛玉也就罢了,甚至也不去先问一向善待丫鬟的宝玉,直接就认为是宝钗藏起了她的扇子。
可见宝钗平时不仅和这些丫鬟们嬉皮笑脸惯了,而且还经常和丫鬟们玩得很开,经常搞恶作剧或者小游戏,比如藏了丫鬟的东西逗她们玩儿等等。
宝姑娘天天往怡红院钻,丫鬟莺儿也喜欢来找宝玉屋里的丫鬟们借东西搭讪聊天套近乎。小红的描花样子的笔不见了,不就是被莺儿拿走了么。可难为莺儿从大观园的大北边绕过了迎春、探春那么多丫鬟都不借,偏偏跑来跟宝玉屋里的丫鬟借。
所以人家靛儿头一个就问薛宝钗不是很正常么,谁让她们主仆俩是宝玉屋里的常客呢?毕竟在靛儿心里,宝姑娘一向是和我们小丫鬟们和气的,脾气又好,就算不是她拿的她也不会生气,问一问怕啥呢?
可没想到,一向心底宽大有涵养,端庄有礼爱玩笑的宝姑娘这次突然变脸,简直面目狰狞,这一顿疾风骤雨,劈头盖脸,比平时言语刻薄的林姑娘还要厉害,颇有几分王熙凤的架势。
靛儿无辜又可怜,挨了宝钗这一顿疾言厉色的骂,害怕地赶紧跑了。从此她也算认清了宝姑娘的真面目,平时那些和气原来都是装的。
靛儿虽然身份卑微,无权无势,但是她能选在宝玉屋里伺候,她的父母应该也是贾府的家生子,可能混得不得已而已。
薛宝钗瞧不起这些底层的奴才,所以才拿着靛儿随便撒气,这就是典型的媚上欺下,势利小人嘴脸。她不把贾府这些底层的奴才当人,却不知道即使是贾府底层的奴才也同样瞧不起薛家人。
林黛玉作为贾府养女,贾母的心肝宝贝,都知道自己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薛宝钗又算是哪门的主子小姐,在姨妈家做客也就罢了,还耍起威风来了。
薛宝钗在丫鬟平儿被打痛苦的时候,也曾用同样的“丫鬟就是用来给主子出气用”的观点去说过平儿。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她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她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曲,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可惜人家平儿素日里在王熙凤、贾琏面前都是有体面的,她被打之后贾母都亲自开口给她面子哄着,薛宝钗跑过来说这种话,平儿才懒得搭理她。
在贾母和凤姐这样的大家闺秀眼里,甚至在平儿、林之孝家的这种见过大世面的贵族管事眼里。薛宝钗这种高高在上,轻贱下人的姿态,甚至当众责骂亲戚家的丫鬟都是没有家教的表现,俗话说得好:“打狗还要看主人”嘛,她们能喜欢薛宝钗才怪了呢!
悲催的金钏,被王夫人母子害死,还要被宝钗骂是糊涂人命不值钱
薛宝钗和金钏的关系不浅,经历了交好到交恶的变化。
薛宝钗曾和金钏交好,否则宝钗不会说:“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金钏是贾府的家生子,王夫人屋里比较得脸的大丫鬟,她是不可能缺衣服穿的。她为什么会穿薛宝钗的旧衣服呢?
当然是薛宝钗送给她的,目的很简单,想贿赂金钏,拉拢结交,必要的时候在王夫人面前给自己说好话。
只是薛宝钗太过抠搜小气,送个礼还充满了商贾之女的精明算计。看金钏是个丫鬟,就送人家自己的二手衣服,以为足够打动金钏。可是金钏根本没把薛宝钗这身旧衣服看在眼里,贾府的丫鬟,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的定例,王夫人等主子还经常赏赐她们衣服,以及金银。
宝玉屋里的秋纹得了王夫人意外赏赐的两件衣服之后说:“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晴雯干了五六年二等丫鬟攒了三四百两银子的家当。
秋纹、晴雯都比金钏差了一个档次,她们都不稀罕王夫人的旧衣服,金钏自然看不上薛宝钗的旧衣服。
何况金钏这个人,本来也有些眼高手低。她自己想要通过搞定宝玉,当上姨娘改变命运,哪里把外三路来的什么宝姑娘放在眼里,她虽然收下了宝钗的旧衣服,却不把宝钗当回事。
宝钗这么聪明的人自然很快看明白了金钏的为人和态度,及时止损,不再和金钏结交,两人算是渐渐地交恶了。
金钏因为和宝玉调情,又教唆宝玉去捉奸贾环和彩云,结果触动了王夫人的心病,一顿打骂撵了出去,“小娼妇”的恶名都骂出来了。传扬的荣国府里沸沸扬扬,说宝玉和金钏乱来,惹怒了王夫人。
如果薛宝钗是个正经大家闺秀,她在听见这件事之后,出于人情应该回避亲戚家的丑闻,出于礼法应该远离行为不端的表弟。
可惜她不是,她根本也不在乎宝玉和父母屋里的丫鬟金钏乱来属于乱伦的行为,也不在乎自己一个外人沾染亲戚家的是非丑祸。
在听到金钏跳井之后,薛宝钗立刻就跑到了王夫人屋里,毫不避讳的一脚插进了贾府的丑闻旋涡。
王夫人也是端庄和气的人设立的飞起,一下子闹出了人命慌了爪子。她作为当家主母,逼得丫鬟跳了井,严重算上了贾府百年来宽仁待下的名望,贾母和贾政要找她算账可咋整?
正在努力收拾烂摊子,就看见自己的外甥女来了。王夫人难免有些尴尬,毕竟自己作为贵族妇人比薛家还是高几个档次的,居然让薛宝钗这样看了笑话。但是她既然自己送上门来,不拖她下水,都对不起她这个积极靠拢表忠心的热情。
于是王夫人主动跟薛宝钗提起了金钏之死,三言两语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出去。掩饰了金钏和宝玉的丑事,反而诬陷金钏弄坏了自己的东西,并且给金钏之死定性为:“谁知他这么气性大”。
宝钗这时候虽然不知道是宝玉的错,但是她何等精明,会察言观色,又深知王夫人、宝玉和金钏的为人和相互的关系,早已经猜个五六分,后面看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才会立刻就“知觉了八分”。
但是宝钗这时候要做的不是和平时一样充当道学先生,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小姐,而是姨妈王夫人的贴心小棉袄,知心小粉丝。
她对曾经有过交情的金钏毫无半点同情,她上来就肯定了王夫人的人品和说辞,并且把金钏之死造成的压力进一步淡化。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好一句轻描淡写的“失了脚掉下去的”,描述的这么有画面感,好像薛宝钗亲眼看见金钏贪玩,失足落水一样。
按薛宝钗这个意思,就算金钏不是贪玩失足落水,而是真的委屈气不过寻死,也是活该!一个卑贱的丫鬟,还真把自己当个人了,也敢和主子生气?这种认不清自己身份的糊涂人,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可惜的呢?不过是贱命一条而已。
王夫人一听,这话有道理,果然心里好受多了,也更加会装了:“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这话里头的意思就是,就算金钏是贪玩落水的吧,我也觉得过意不去啊。
果然好一副慈善人的面孔,逼死一条鲜活的人命,不认罪也罢了,还把自己说的这么高尚,简直就是厚颜无耻。
薛宝钗继续安慰王夫人:“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这话说得比刚才那一段更狠更绝。在宝钗心里,就算金钏真的受了委屈,是王夫人的过错,倒是金钏之死王夫人耿耿于怀,十分的过意不去,只要多给金钏的家人一点钱就行了。
在薛宝钗眼里金钏就是丫鬟,她的命也就值几两而已,宝钗认为主仆之间本来就是这么点利益关系,主子拿几两银子就能买丫鬟一辈子的命,丫鬟活着和死了对主人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很大的区别。
这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无情和冷血的丑恶面孔,简直恶臭得令人齿冷。这一刻艳冠群芳、博学多才的薛宝钗,和她那位不学无术,混账纨绔的哥哥薛蟠一样的嘴脸:都拿人命不当回事,认为多花几个臭钱,没什么不了的事儿。
虽然在古代,丫鬟的确是没人权的,尤其是金钏这种家生子丫鬟,家人代代为奴,生死掌握在主人手中。可是贾府作为百年贵族,为了表现自家的仁厚,为了家族的声望,愿意给这些丫鬟奴才一些比较好的待遇,甚至给一些老奴体面和尊重。
薛家作为商贾,显然没有贾府这种名望上的需求。所以横行乡里,倚财仗势,无法无天地惯了。薛宝钗才根本不拿丫鬟金钏的命当回事,也不把丫鬟当人看,说的何等冷血轻巧。
反正只要能安慰讨好王夫人,达到薛宝钗自己的目的,金钏就算死得好了,正好给她创造了给王夫人当辅助的机会呢!
王夫人自然明白宝钗的用意,也给了她表现的机会,巴巴的要让宝钗拿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做寿衣,还拉扯上王熙凤和林黛玉做陪衬。
一个当姨妈的人能张开这个嘴对亲外甥女说:“难道你不忌讳?”也真不是一般的冷血无情之人。薛宝钗忌讳又怎样,自己上赶着来要打的辅助,跪着也要打完。
很多喜欢宝钗的读者就爱拿这两件衣服说事儿,认为宝钗虽然说话不好听,但是为金钏做了实事。
对此我表示,请你们反过来想一想,金钏活着宝钗都舍不得给她一身新衣服,贿赂都用二手的。金钏死了,凭什么有本事让宝钗一下子拿出两身新衣服来,还是给她做寿衣用?
确切地说,宝钗这两身寿衣不是送给金钏的,她是送给王夫人的,解王夫人的急难,给王夫人纳投名状。
可怜的香菱,被薛宝钗带进大观园当苦工,想学诗却被讥讽“你不配”
可怜的甄英莲,卑微的“呆香菱”,原本是个正经的官宦千金,身份比宝钗还要清贵些。可惜从小被拐卖,被薛蟠抢到手里,做了小妾,一辈子都活得不明不白。
好不容易薛蟠挨了柳湘莲的教训,外出贸易躲避亲友。香菱也算是得了一些空闲,不用再伺候这位“呆大爷”,宝钗又主动带她去大观园暂住。
她的文学天分萌发出来,想要跟着宝钗学写诗,想和主子姑娘们一样做个高雅的才女。可是宝钗却不愿意教她,直接说:“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翻译过来就是:我让你进大观园来逛逛就算你捡了便宜了,你一个做妾的也配学写诗?你伺候好我哥吃喝拉撒生儿子不就完了。再说你学会了做诗有什么用,我哥那种蠢材,大字不识一个,他也不会欣赏,别再把你整得眼高手低不安分起来,败坏了我们薛家的名声,给我惹麻烦。
很多宝钗的爱好者认为宝钗没有不愿教香菱,她只是让香菱先去搞搞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滤镜也太厚了些,把理解能力都给直线拉低了。
但凡是个有点自尊的人,像香菱一样被宝钗骂“得陇望蜀”就会明白人家是在明确拒绝,认为你不配。因为“得陇望蜀”就是贪得无厌的意思,人家说你贪心都说到脸上了,摆明就是拒绝,竟然听不懂也是怪事。
香菱虽然一派天然天真,但是她都听懂了宝钗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她,所以她二话不说,不愿自取其辱,人家转身就去找林黛玉了。可见香菱心中,黛玉是比宝钗好说话的人,也与自己亲近。
结果人家林黛玉果然没辜负香菱的信任,尽心尽力,毫无保留的教香菱写诗。因为香菱学得太认真,宝钗还忍不住埋怨:“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宝钗当然是不满意的,因为她让香菱进大观园本来也没安什么好心,嘴上说着让香菱来逛逛,其实却是让她来给自己当丫鬟用,因为她自己整天忙着搞交际,针线活三更半夜做不完,丫鬟又不够使用,在贾府买也怕王夫人多心,只能拉香菱凑数了。
可是香菱虽然是妾室,却依然有个嫂子的名义,宝钗公然使唤她干活也会被人笑话。所以当香菱学诗学的废寝忘食的时候,宝钗虽然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
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宝钗还打击了香菱一顿,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却没想到香菱又在黛玉那里得到了鼓励,回来并没有放弃,宝钗也只能只能随她便了。
好在除了宝钗之外,黛玉、宝玉、探春等人都十分支持香菱学诗,这一段时光也成了香菱短短人生岁月中难得的温暖和光明。
后来香菱被夏金桂折磨排挤,薛姨妈无情地要卖了她,宝钗拦住了薛姨妈。这也没什么值得夸赞的,是因为她冷静理智,没有像薛姨妈一样被气糊涂,留住香菱,才能保全薛家仅有的一丝体面罢了。
综上所述,薛宝钗人性中的冷和恶,在她对待靛儿、金钏和香菱三个丫鬟的态度上充分暴露。不愧是吃冷香丸长大“金陵一霸”薛家的大小姐,能在薛家说了算的内当家,倚财仗势,优越感十足,和他哥哥薛蟠一样视人命为儿戏,拿着丫鬟下人都不当人,都是主人随便打骂的出气筒。
她虽然聪明,真的还是太年轻了,受自家“金钱万能”的思想荼毒太深,虽然有个贵族出身的母亲,却糊涂庸懦上不得台面,她也没有机会提前去真正的上层社会的历练人情。
所以,她在贾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在贾母、王熙凤这些人眼中都很低级,就连王夫人都可以随便拿捏她。荣国府里上至管家管事,下至丫鬟婆子,除了大观园里的姊妹们,根本没有人真正的尊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