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底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很多人觉得,这里的意思是说,只要看到所有的相都是假的,就能看到如来。那么,这种理解对不对呢?这里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金刚经》是一部佛陀讲的经书,它的目的是让人通过了解佛经的意思,生出诸般智慧,用以作为修行的指导。正因为它是一部指导修行的经书,所以看里面的经文,要站在修行者的角度,才可以真正理解它。

经文中,佛陀提到了四种相,分别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相,都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直接了解和认识。须菩提问了佛陀一个问题:“菩萨于法,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根据他的这个问题,说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无所住,是有指向的,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说,修行的人,不应该执著于所有看到的相,逐渐地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所谓的“心”,指的是自己的清净心,也就是人的佛性。

为什么要无住呢?因为一切相,都是不实的,容易发生变化的。比如你执著于人相,因为人有生老病死,当人去世以后,你所执著的对象没有了,但是心还在执著当中,就无法从具体的人相当中解脱出来,所以要做到无住生心。而要做到无住生心,先要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思,并不是没有相。事物的相都是存在的,但是它的本质是空,最终成空,所以《心经》中也说“诸法空相”。修行的人,就是要认识到相的本质为空,但是又不能执著于空的这种本质。一旦过度地认为相是空,就会导致行为上的错误。

佛教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僧人,认为世事本空,一切本空,就认为是什么都不做了。于是他经也不念了,什么活也不干了,整天吃了睡、睡了吃。老和尚知道后,就拿起一根木棒照着他的头重重打了一下,疼得他哇哇乱叫。老和尚就问他,一切皆空吗?僧人顿悟,明白自己还有痛执,是没有达到空的表现。

所有的相,存在虚妄的本质,是因为所有的相,都在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用木柴生火,觉得那是火,但是当木柴烧烬后,火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火并不是永恒的。所以在佛经中就讲“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就是指的娑婆世界的一切,都容易发生变化的这种根本法则。

虽然说事物“皆是虚妄”,但是并不是指的什么都没有。比如我们有个身体,不吃饭肚子就会饿,不喝水就会渴,挨打了会感觉疼。虚妄的意思就是这些感觉,都会过去,肚子饿了就去吃饭,渴了就去喝水,挨打了虽然疼,但是过了一会就会不疼。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不能对饿、对渴、对疼生起任何的执著。要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才是看空,住空。

过去大德讲,《金刚经》说的是“缘起性空”,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意思就是所有的事物具备的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它们的最终性质,会归于空。因为所有的相,都是在人的妄想执著中产生出来的,都会让人执著。只有将它们看成是虚妄,才能明白修行的道理,才能踏实地按照“无住生心”的方法去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