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核心期刊主编:如何衡量论文优劣?

我今天的题目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我作为一名编辑的工作体会,我想讲一讲我在看学术期刊的来稿时,怎么样看文章的优劣与质量。

我把文章的质量分成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选题,专业人士看到本专业的选题,一眼就能辨其优劣,所以选题质量是外在的质量。相较之下,对写文章来说,内在的质量对所有的专业都适用,其实就是论证的方法,也就是你的学术观点、资料和研究如何呈现。

  
学术期刊来稿中的很多文章未能发表,不是选题不好,也不是规范不好,而是论证力度不够编辑在阅读文章的选题和学术史后,会对文章产生期望,但是作者的论证却达不到文章本身提出的任务,也满足不了编辑的期望。我的期望是什么呢?我用概念的知识来衡量来稿在论证上效果如何。具体来说,就是观察作者有没有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下定义;有没有深入把握这一概念的外部、内部结构;有没有深入概念本身,找到概念背后的本质和机制,并以此来展开论证。这样的衡量方法,我称之为“概念衡文法”。接下来,我首先会向大家介绍这种衡量方法的理论依据,也就是为什么要使用“概念衡文法”;然后我会谈谈怎么运用“概念衡文法”检验论文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对文章结构和核心论证方法的检验,以及论证时需要注意的几种情况。

  
“概念衡文法”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有一段话:“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段话比较难懂。学术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工作,而马克思说理论一定要彻底,从根本上要不留余地。什么是根本呢?马克思没有回答,但他说道: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层意思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那么人的根本就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是在批评有人说人的根本不在人本身。基督教认为上帝才是人的根本,而孟德斯鸠认为环境是人的根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唯物史观,说的就是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第二层意思,什么叫本身?我从柏拉图那里得到启发。事物的“本身”(Aτ)既是它又不是它,是事物背后的理念、范型,而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结构,是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方式。人本身也就是人作为人内在的基本结构。唯物史观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内在就是共同体的内在;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最大的贡献,就是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原因、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种矛盾运动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本身。这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马克思的这句话大有深意。

  
这句话对今天的题目有何启发呢?我认为这句话就是好的论证。马克思没有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就呈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这就叫论证。我们研究问题就是要收集资料、分类资料,找到其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告诉大家。马克思的那句话谈到人的根本是人本身,这个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概念。我们研究一个问题,就是要抓住它的概念,将其呈现出来,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够最深刻地、最有效地把握住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背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方式。你理解了这些东西并表达出来,这就是你的概念式的理解。既然学术研究是一种概念式的理解,我用概念知识来看你的论文当然就合情合理。这就是我提出的“概念衡文法”的理论依据。

使用“概念衡文法”衡量文章的结构

  
如何用概念知识来衡量文章的写作和论证?我认为要看两个东西:第一个是看文章的结构,第二个是看有没有我期待的核心论证方法。

  
先说结构。好的文章都有结构设计。看文章结构,第一点要看文章的关键词是不是下了定义。我们北师大老校长陈援庵老先生的名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在学界好评如潮,评论者无不赞美陈老的渊博和考证之精,可谓“竭泽而渔”。但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却说:这部著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作者在序言中“先限定西域之范围,以解释华化之意义;于此可证明著者之研究为科学的也。此为从来支那学者所不经见。”日本学者和我们的评论角度不一样,很能说明问题。历史学著作不一定要下定义,但一定要限定范围,这才能够去看作者的资料能否满足这个范围的需要。陈老“竭泽而渔”的前提就是要清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边界,也就是“泽”有多大。

  
文章的内部还有结构:横向上有结构关系,纵向上有层次关系。层次的意思就是文稿的节目设计之间要有种属关系,有如生物学上的人科、人属、人种。横向来看,一个文章如何划分章节?有充分的理论预期,事先知道某一个问题在某一个层次上的构成,就会更贴近事实,比仅凭手上有的资料去写会好得多。这样你就会更努力地搜集现有资料之外的资料,就可以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文章的横向结构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文章设计章节时要考虑范畴、分类。假如有一篇题为《论人》的文章,按照范畴意识来写,一级标题是年龄,底下的第一章就是婴幼儿,第二章儿童,第三章少年,以此类推;若再下一级标题是性别,第一章是女性,第二章男性,等等。此外,平行并列的章节目录还要互相排斥,同一级标题的总和构成上一级标题的全部内容,除非在前面声明前人已有研究,你表示认同并不再重复。如果题目清晰,作者一定有强大的大脑,其文章十有八九是好文章,陈老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就是典例,章节标题逻辑严密,读者绝不会误解。这么清晰的体系和结构,是他在资料的莽原里经过资料搜集和缜密思考后才得出的。千万不要以为标题简明清晰会降低学术价值。写得简单清楚,反而是功夫大、水平高,否则就是没有下力气,没有把杂乱的资料提炼到知识的高度。老师们也要打破观念,不要因为不熟悉自己的学生选题,就不要求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章节用语。

  
此外,内部结构和资料也有关系,我们要看资料和内部结构是否匹配。刘家和先生在柴德赓先生的《清代学术史讲义》一书序言中提出:“必须把‘泽’看做横向具有结构而纵向又具有层次的整体。”我们找资料也要匹配“泽”的内部结构。如果写文章时有一个问题可从五个方面来做,五十条涵盖全部五个方面的资料,很可能要比一百条只涵盖两个方面的资料更充分,因为资料的结构和文章的要求是一致的。

  

使用“概念衡文法”

衡量文章的核心论证方法

  
如何用概念知识来衡量文章的第二点,就是看有没有学术论证的核心方法。不是所有的论证都是好的论证。像战国策士的策论和说辞,还有柏拉图所批评的古希腊修辞术,都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应有的论证。苏秦为了坚定六国抗秦的信心,只说抗秦有利的一面;张仪为了打击六国抗秦信心,只说抗秦不利的一面。两人的题目和论证结构完全一样,观点却完全相反。直到今天,也还有人在学术论文中滥用归谬法,为了实现议论的目的,人为地自设可能性,然后加以批驳,只剩下他想达到的结论。学术研究绝不能如此

  
苏格拉底在《斐德罗篇》里提出:知识要下定义,做划分,分析各部分属性及异同、优劣。这是柏拉图郑重提出的认识知识的办法,也是从概念入手的写作方法。毛泽东的名篇《论持久战》可谓概念思维的典范。他一上来就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敢于提出这两个问题,说明他胸有成竹;问题越具体,说明你对资料掌握得越深、越透、越准确。提完问题后,他开始下定义: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个定义没有一个要素可以删掉,有如马克思说人的根本是人本身。我们写文章时若能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是写文章的高手。《论持久战》中概念起到统帅的作用,让毛泽东进入到中日战争的内部,从内部的结构变化演绎出《论持久战》的全部内容。

  
但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股潮流在批评理性主义和概念思维。弗洛伊德说:科学研究不能从概念开始,只能从描述、经验开始。他的观点也有道理,在研究前期,经验部分肯定要多一些。但是,实验前也要有完整的实验计划,而实验计划正是概念知识,依然是概念思维。经验和概念在科学研究中的先后关系有如鸡和蛋的关系,难分先后,但我倾向于概念先行。普列汉诺夫认为对艺术的研究要先下临时的定义,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也要求我们提出暂行的定义。每一项研究在开始时都要对你的概念作一个临时的定义,然后逐步进行检验,文章写完后得出一个新的定义。概念本身也是历史的,有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科学正是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

  
因此,我关注的核心论证方法,就是在一开始找到关键词,把它当作概念并给它下定义,然后走到里面去看它的结构。荀子《劝学篇》充斥着比喻、对比等手法,无法在事实范畴上论证学习为何要持之以恒。要想论证“学不可以已”,就要走到“学”的结构里去,通过结构看“学”为什么具有“不可以已”的属性。这就要我们给“学”下定义,然后进行分类。学是人通过感性、理性的矛盾运动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动的活动,人在获取知识时有记忆和遗忘两种表现;知识就是记忆和遗忘矛盾运动的一种状态,一旦停止学习就会只剩下遗忘,知识也就没有了。这就对学习为何要持之以恒作出了必然性的论证。现在的文章往往就缺乏这样的核心论证,只堆砌材料。如果能在文章中做到核心论证,编辑必然喜欢你的文章。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文章作为例子呢?我以一篇教育学的文章作为例证:《为什么学生减负政策难以见成效?——论学业负担的时间分配本质与机制》。作者拎出了“学业负担”这个概念,要从时间分配的本质和机制来探讨。文章第一章的标题是《学业负担的概念和本质》,从经济学的范畴进入、探讨学业负担的概念,找到其本质并展现出来。第二章《从经济学看学业负担的时间分配机理》进入到概念内部,其中第一节探讨时间分配的空间结构,第二节探讨时间分配的权力结构和利益驱动结构。有了前两章的支持,第三章再探讨时间分配的模型和减负低效的原因,通过机制来看原因,综合前面讨论过的构成要素,画出了学业负担时间分配的机制示意图。本质和机制不同,本质是构成要素和构成方式,是静态的;机制是构成要素和构成方式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展现,从中就可以清楚看出哪种要素起了什么作用。有了机制,才能有第四章对政策选择的思考。整篇文章的四个章节一环套一环,概念、本质、机制、政策,逻辑严丝合缝,结论对不对是另一回事,但文章的论证显然是有力、有效的。大家不一定要像八股文一样,严格按照这样来写,但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自觉。

  
论证时要注意的几种情况

  
在论证时,我们要注意有两种情况会对我们造成干扰。第一种情况是:例证有余,理证不足。所谓理证就是下定义,就是钻到内部去找结构。这方面我们总是脱离不了经验的束缚。在经济学中也有过于迷信模型和量化,以及滥用数学的问题,外国学者发明的模型,我们的学者拿来就用,出成果很快,文章一篇接一篇,确实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实际的推动作用,功劳很大。但要想达到更高的高度,乃至于获得诺贝尔奖,只考虑实用,不在模型上作出创见,这是不够的。经济学在中国相当热门,情况尚且如此,值得我们反思。

  
第二种情况是:例证不足,导致理证无法实施。想写文章,但没有作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就要写,结果写成了所选问题的小评论,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不足。要想真正使观点立得住,必须要有资料。首先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分类,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等于进入到概念里面去,等于在探讨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所以真正要有理论,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资料。现在我们常用某个理论家的理论代替某种经验来说话,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学术研究,需要警惕。

  
另外我要说三个技术上的小情况。第一,引证法不可过度。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引用的文章太可怕了,必须要有自己的分析。第二,警惕修辞术。修辞华丽的文章虽好,其道理却经不起推敲,有不同观点的人看后很难信服。第三,折中法,在资料的海洋里穿行时,你找到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材料,这种写法在历史研究中太容易了,但这种写法经不起推敲。这些资料的背景是什么样子,能不能拿过来就用?都需要进行考虑。真正的研究必须走进概念里面去,通过下定义,把它变成理论。

  
以上就是我今天讲的“概念衡文法”。用概念知识来看文章,第一个看结构,首先是外部结构,资料是否匹配;然后是内部结构,与资料是否一致第二个看文章能否对重要关键词下定义,走进选题内部找到其本质和机制,最后得出结论。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

  
(整理者何炜,复旦大学2019级硕士生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研究中心新媒体运营组)

蒋重跃,1998年7月至今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研究员、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常务副主任、主编,兼任《史学史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等学术期刊编委,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本文整理自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配套讲座,文稿经主讲人审定。

(0)

相关推荐

  • 议论文论证结构的选择与建构[课件]

    阅而优语文 高考中考各种考,阅读和写作,共享资料,助力教学,帮助学生,成才与成人,反思,改变,成长 阅而优语文

  • 「笔记」许岑: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 大专栏

    研究和学习的区别 依靠模仿而进行的学习或者说练习,最高境界也就是达到跟你的学习对象一样好,而要超越它,就需要研究能力了. 有时候是获取更扎实的知识,有时候是掌握更先进的技能. 与学习相比,研究不包含练 ...

  • 李桂奎 :资料整理与理论重构并举——黄霖先生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建树与境界

    四十多年来,黄霖先生一直勤奋耕耘在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这块园地上,不仅以其严谨和睿智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建构.近代文学与文论.文学史学与文学研究史研究等各个领域引领着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潮流,而且还 ...

  • 到底什么是国学

    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学热",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记忆,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是在& ...

  • 核心期刊编审告诉你,学会从十九大报告找论文选题

    法律读图,有图有思想. --周梅森 摘要:选题是金,选题决定内容.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用世界的眼光思考.学术需要积累.选题要有研究价值,具备价值性.学术性.资料性.延伸性.创新性.论文写作中要做好&qu ...

  • 定义性法条之结构初探

    定义性法条之结构初探LegalSystemAndSociety 占缸金2009.8()定义性法条之结构初探 摘要有着法学本体论地位的法规范研究一直处于法理研究的边缘,法条研究尤甚,几为大陆法系的空白. ...

  • 南大核心期刊编辑揭秘论文刊出的“神秘”流程

    学界 中国人民大学·学界平台为广大学人提供编辑审稿及咨询服务.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编者按 各位学人大多都有投稿经历,每次投完稿之后,便是牵肠挂肚.望穿秋水.苦苦守候结果!但大多数人对于学术期刊的 ...

  • 2012-2022南大核心期刊增减目录

    让人不安生的CSSCI2021-2022年目录又又又发布了.今天发布的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性社会科学等.至此,2021 ...

  • 重磅丨最新版南大核心期刊目录请查收【附目录变化分析】

    CSSCI(2021-2022)来源期刊与扩展期刊已正式发布,与以往相比,本版目录分成了26个学科门类,新增冷门绝学1个学科门类.新增的冷门绝学反映了国家对那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 ...

  • 最新版南大核心期刊目录请查收【附目录变化分析】

    CSSCI(2021-2022)来源期刊与扩展期刊已正式发布,与以往相比,本版目录分成了26个学科门类,新增冷门绝学1个学科门类.新增的冷门绝学反映了国家对那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 ...

  • 建筑期刊(CSSCI 南大核心期刊)

    一.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栏目设置:城市科学.城市发展理论前沿.城市规划.城市化.产 ...

  • 体育学有哪些南大核心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月刊)创刊于1966年,由北京体育大学主办.本刊是-本具有权威性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教学.训练 ...

  • 【重磅】南大核心CSSCI全部学科期刊目录公布!

    2021年5月7日21:01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官方公众号发布了第二批2021-2022年度的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即南大核心),包括管理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 ...

  • 重磅!南大核心CSSCI全部学科期刊目录公布!

    2021年5月7日21:01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官方公众号发布了第二批2021-2022年度的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即南大核心),包括管理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 ...

  • CSSCI扩展(2021-2022年)扩展来源期刊 南大核心扩展版目录(完整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由南京大学投资建设.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