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为何在晚宴中途离去,说“一塌糊涂”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这句诗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每当我们提起泰戈尔这个名字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啊!泰戈尔。我知道他”。
接下来就是一片空白,他的名字、作品或多或少的在生活中被提及,但关于他、他的作品、作品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
比如泰戈尔曾经三次来访中国,第一次来时更是让中国文坛陷入狂热,而这狂热里,有的人支持、有的人爱戴、有的人反对,种种声音在那个时代迸发出来。
鲁迅先生在为他举办的晚宴上还曾说出过“一塌糊涂”四个字,然后转身离场,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泰戈尔
泰戈尔与他的三次访华之旅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家中,以小儿子的身份来到了这个多年后深受他影响的世界。
他的父母为他取名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作为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家庭中的哥哥姐姐与每位长辈都对他喜爱有加,同时他的父母也明白“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的道理,所以将这份喜爱拿捏地恰到好处,并没有过于溺爱泰戈尔,这也是他能有未来一番成就的原因之一。
一点点长大的他曾到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孟加拉学院学习,但是他并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教育,因为他十分追捧自由,对于死板无趣的学校课程并没有太多兴趣。
在13岁后,泰戈尔先后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作品,他诗中对于殖民主义的厌恶与对祖国的热爱从字里行间一点点的流淌出来。
在1880年,泰戈尔从英国学成归来,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1905年,面对着风起云涌的印度民族运动,泰戈尔与和其他一同反对英国殖民的领袖发生了分歧。
泰戈尔
泰戈尔主张“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直接行动”也就是毁坏英国人的货物这种做法。可惜泰戈尔的意见没有采纳,他选择了远离现实,开始醉心于文学创作。
此后的多年里,泰戈尔笔下不断地写出一首首诗,一部部小说,这些也让这位文豪一点点的在文学界站稳立脚跟。
1913年,泰戈尔凭借1910年出版的《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使得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的祖宅中逝世。
泰戈尔的一生是充满激情的一生,他一面用文字支持着各个在不同地方遭受着相同苦难啊的人民,一面又身体力行地去其他国家访问,给他们带去精神上的支持。
在泰戈尔的一生中曾经三次到中国访问,第一次是最声势浩大的一次,徐志摩、林徽因全程班陪同,鲁迅也曾出席,但是却在说出“一塌糊涂”四个字后转身离开。
第二次与第三次访华并没有第一次时的那样隆重,也有人说他的第二、三次访华是为了来看望他的朋友徐志摩。这已经无从得知了,而令人们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第一次访华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让鲁迅先生说出那四个字。
泰戈尔
不一样的第一次访华
1913年正是泰戈尔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一部《吉檀迦利》让他闻名于世界,也让他收到了来自中国的邀请函。
1924年,泰戈尔应蔡元培、梁启超等文学家的邀请,来到中国进行讲学。
对于泰戈尔而言,他从多年前就开始对这个历史悠久、神秘古老的文明有着难以抑制的向往,在他成长的家庭里,大家都很尊重中国的哲学与中国的文化,泰戈尔受此影响,更是对这些知识文化了解许多。
那时的中国正在被强敌伤害,政府的无能与软弱,让百姓苦不堪言。泰戈尔每每听到这些,都觉得心痛惋惜。
而这次的讲学邀请令他十分兴奋,他终于可以到这历史悠久,向往已久的国家去,用自己的文字与思想给那些在苦难中的人以鼓励。
泰戈尔
然而令泰戈尔没想到的是,在他抵达中国之后,迎接他的除了这些眼睛中满是崇拜的文人外,还有的人眼中满是愤怒,尽管他听不懂中文,但从这些人的语气里他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他们眼中的不受欢迎。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意识形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古老僵化的儒家文化与“新文化”的一场场冲突不断地告诉着那个时代的每一位文人,这是一场伟大且意义重大的变革。
在泰戈尔到达中国后,许多尊敬他的文人们准备了根据他的作品《齐德拉》所编排的诗剧,同时也准备了一场晚宴来给泰戈尔庆祝生日兼接风洗尘。
晚宴当晚,梁启超、梅兰芳、张群励等人悉数到场庆贺,鲁迅受邀也来到了这里。
不过鲁迅对泰戈尔的态度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反而有几分的不满与敌意。 甚至在晚宴进行到一半时,鲁迅在众人的目光里转身拂袖离去,只留下“一塌糊涂”四个字和一片尴尬。
泰戈尔
鲁迅:“一塌糊涂”
鲁迅先生作出这样的行为的原因,并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解释。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和鲁迅先生后来的书籍来进行猜测,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答案是,鲁迅的“一塌糊涂”四个字,针对的并不是泰戈尔,而是晚宴上这些来来往往的文人们。
在当时的文坛里,关于泰戈尔,主要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以徐志摩、梁思成等人为主的一众文人,他们对于泰戈尔的态度是尊敬、崇拜,甚至在别人眼中看来,他们或多或少的将泰戈尔视作“神”一样的存在,对泰戈尔的话与思想不留余地的选择相信与推崇。
第二种是以陈独秀、郭沫若等为主的一众文人,他们认为泰戈尔不应该被放在那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里,他只是一个平凡人而已,所以他们对于泰戈尔访华并不十分欢迎。
在晚宴上,鲁迅面对着梁启超、梅兰芳、张群励等人对泰戈尔近乎谄媚的态度,他只觉得荒谬。在鲁迅先生眼中,泰戈尔虽然成绩斐然,却仍旧是个与大家无异的平凡人。所以才愤然离席。
鲁迅
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的事迹、他的作品而尊敬他。但不应该把他当做“神”来追捧,这样是不理智的。而且泰戈尔被近乎神化这一行为,大大加深了中国青年与泰戈尔之间的隔阂,这使得泰戈尔的许多应该被青年接受、学习的思想反而被不愿追捧泰戈尔的青年们厌恶,甚至驱逐。
同时,很多追随泰戈尔的青年们只是在追随潮流,就如同我们今日的一部分追星族一般。当热潮过去,这些人并没有真的理解泰戈尔华美诗词背后的种种心情。
鲁迅先生在同年十一月发表的《论照相之类》这篇文章里写道:
“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化为‘竺震旦’,离开了近于他的理想境的这震旦之后,震旦诗贤头上的印度帽也不大看见了,报章上也很少记他的消息,而装饰这近于理想境的震旦者,也仍旧只有那巍然地挂在照相馆玻璃窗里的一张‘天女散花图’或‘黛玉葬花图’。 ”
这番话正是对上述观点的表达。
在鲁迅的眼中,泰戈尔并没有被轻视,反而因为泰戈尔的成就与种种为反殖民、为自由奋斗的行动而肯定他。
鲁迅曾经说过:“人类最好是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 ”
也许在那个年代里,鲁迅与泰戈尔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可他们都在用自己精彩绝伦的作品,让那个并不十分美好的世界一点点地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