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病上身!医生:要想睡得好,这些“坑”别再踩了…
①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②睡不安稳:睡眠浅,容易做梦或夜间睡觉频繁醒来,次数多余2次,且30分钟内难以再次入眠;
③早醒:与平常醒来时间比,早了2小时以上;
④睡眠不足:成人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⑤睡过后不能解乏:醒来后疲劳感依旧,且不能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下降等。
研究发现,失眠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II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痴呆、焦虑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睡眠健康人群,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较为认同的原因主要聚焦在3P模型,包括:易感性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诱发性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维持性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
❶ 生理性唤醒增高:如失眠者的基础心率和体温,代谢率,对应激的心率反应性等均增高。
❷ 情绪性唤醒:焦虑、抑郁水平较高。
❸ 睡眠驱动力不足:睡眠-觉醒平衡失调;年龄增加:松果体退化;生物钟紊乱;过度卧床等。
各类应激事件:如面对重要考试,与家人冲突,失去亲人等。
❶ 行为因素
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夜间不睡就开着电视、玩游戏、上网、吃夜宵等;白天大量饮咖啡提神,为补偿睡眠午睡、早早卧床或早晨醒后“赖床”)
❷ 认知因素
对睡眠的过度担心和关注,对不能睡着的恐惧会提高日间和晚上的唤醒;一些患者一旦失眠,就可能固执于自己的睡眠,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考虑晚上能否睡好、怎样才能睡好等。
每日所需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就如同不同的人的食量有大有小。有时候,睡得多还不如睡得好。大多数成年人每天睡6-8个小时就足够了,太在意睡眠的时长,反而会让人焦虑,导致睡不好。
躺在床上醒着超过30分钟都无法入睡,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很容易让身体形成一种习惯,一到晚上和一看到床就容易紧张,变得更加清醒。
晚上熬夜,白天补觉,结果是越睡越没精神。事实上,我们不可以随便改变睡眠节律,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频繁无规律地更改睡眠作息,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让人更难获得补充精力的睡眠,长期下去还会对生理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每天所需的睡眠量是固定的,就好比手机电池的容量是固定的,当充满电以后,即使电池仍连着电源(就好比白天睡醒后,继续赖床),电池储存的电量也不会增加,反而降低了充电的效率。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减少,睡眠需求确实是不如以前的多;与年轻时候相比,总体睡眠变浅,睡眠时间也逐渐减少,这都是很普遍的情况。只要第二天精神好,没有疲倦感,睡眠就是够的。但是睡眠欠佳,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精神差不应该是常态。
喝酒对于最初的入睡确实有一定帮助,但是随着酒精的代谢,它往往会在后半夜导致人频繁醒来,睡眠也一直断断续续,造成睡眠整体时间的缩短,甚至引起多梦、浅眠、醒后疲惫。因此酒精降低睡眠质量,频繁喝酒给肝脏带来极大健康隐患。
按照睡眠阶段特征,大脑在浅睡眠阶段是可能会醒过来的,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察觉并迅速重新入睡,第二天不记得昨晚曾醒来过。偶尔半夜完全清醒、难以入睡,如上厕所、被吵醒等,导致暂时的睡眠状态欠佳,也不必过于焦虑,平常心看待睡眠,要相信身体是可以调整过来的。
睡眠问题的产生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失眠首选认知行为治疗,要弄清楚自己睡不好的原因、纠正以前对于睡眠的错误认识及改善日常不良睡眠习惯以提高睡眠质量,避免过于依赖药物。一些睡眠问题通过改变错误的观念,加以认知行为治疗无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来改善。
很多人在知道安眠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后决定停药,却发现停药后睡眠较服药前更差,就以为自己安眠药物上瘾了。其实,突然停药后睡不好是正常现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停药物,给身体多一些时间慢慢适应。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