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夏朝历史:夏朝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去辨认夏朝
套用当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的一句名言开头:
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地记载了夏朝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以上都是夏朝天子的名字,夏朝的最高统治者称夏后,相当于后世的王或者天子,从世系来看,夏朝一共有17位夏后。
大禹治水
夏朝的继承制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父传子,另一种是兄传弟,但都不固定。比如启是禹的儿子,太康是启的长子,中康是太康的弟弟,相是中康之子,少康是相的儿子,之后一直是父传子,一直到夏后不降。
不降传给了弟弟扃,扃传给了儿子廑,廑传给自己的堂兄孔甲,也就是不降的儿子,孔甲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皋,皋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发,发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桀,桀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
可以看到夏朝17任君主传位中,有3次是兄弟相传,其中还包括1次是堂兄弟相传,另外13次都是父传子,也算是正常的继承模式。
夏后氏世系
司马迁虽然记载了夏朝的世系,但没有记载夏朝存在的时间,以及夏朝开始的纪年,史记中准确的时间记载是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的,司马迁没记载,但并不代表没有,在古本《竹书纪年》中,也记载了夏王朝的世系如下:
禹→启→大康→仲康→相→少康→杼(帝宁)→芬→荒→泄→不降→扃→廑→胤甲→昊→发→桀。
看起来有六个名字不一样,实际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古文字有通假字,当时的字可是刻出来的,有些不一样或者认错了完全有可能,这两个世系表对照比较,几乎就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古文《竹书纪年》还记载了夏朝存在471年,并有多位夏后的在位时间。
根据推算还得出17位夏后实际上是14代人,因为有3位是兄弟相传,要知道古本《竹书纪年》可是在西晋时期从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中挖出来的。
夏后启
司马迁一定没有看过古本《竹书纪年》,如果他看过,就不会在魏襄王的陵墓中了,当然了,也不排除司马迁看过其他类似的资料,但是《史记》中的夏王世系却和《竹书纪年》中的夏王世系惊人的相似。
只有夏王世系是真实的,两个完全不同来源的古书记载才会一样,夏商周断代工程大致确实了夏朝的时间范围,也就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合计470年,与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朝存在时间也是一样。
著名史学家徐旭生与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在经过对比夏朝与商朝的文化差异,得出结论:二里头文化一期到四期为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
这就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句话: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这话的含义是说,夏朝及其文化是存在的,只是需要不断去考古研究,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去辨认它,因为目前已经发现的文化遗址,有很多存在的时间已经在商朝之前了。
华夏文明是一直延续没有断代的文明,商朝之前当然存在华夏文明,当时的华夏文明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是现在考古学需要研究的,但是,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不需讨论的,因为你没法证明夏朝不存在,有太多的史料和出土遗址证明了商之前有一个文明,但是不是夏朝,目前只有史书上的证据,没有考古学上的明确证据。
由徐旭生、邹衡等考古学家提出一种新办法来辨认夏朝,这就是采用考古学的方法,去研究出土遗址中夏朝与商朝的文化差异来进行辨认,包括确诊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就是用这个办法来辨认的。
文化的差异包括很多方面,涉及到当时朝代的一切,包括居住的宫殿与房子、青铜器工艺、陶器工艺、服饰生活饮食、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农业生产等等方方面面的差异,这些全部靠考古来进行研究,同时参考史料记载,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那么整个夏朝470的历史,发生了什么事?
1、禹、启建夏
一般把大禹作为夏朝的开国之君,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去世后,禹成为部落首领,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开启了夏朝的历史。
禹、启建夏
说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继承制,其实是不对的,从黄帝开始,就已经是家天下的继承制了,黄帝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颛顼,颛顼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堂侄帝喾,帝喾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帝挚,帝挚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尧,这不就是家天下嘛,一家人传来传去。
之所以启建立的是夏朝,因为他的部落名叫“夏后氏”,同时还有另外11支同宗族的氏族部落,分别是: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
这些部落以夏后氏部落为首,他们的姓是“姒”,这还是从母系社会过渡而来的姓,属于上古八大姓之一,有女字旁,一共12个部落组成了夏朝的核心,再加上其他归属于夏后氏的部落,共同组成了夏朝的主体。
夏朝的主体有12支同姓部落
启继承帝位后,自己核心部落的有扈氏部落不服,于是启率领军队在甘地攻打有扈氏,并消灭了他,之后启的儿子武观发动叛乱,也被诛杀。
2、太康失国
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这个人只知道四处游玩,不懂治理国家,于是政事荒废了,东夷有穷部落的首领后羿率军夺取了太康的帝位,占领了太康的都城,驱逐了太康,太康就去投奔同氏族的斟鄩氏部落。
太康去世后,后羿拥立了太康的弟弟中康为王,中康只是个傀儡,国家政权由后羿掌控,可以说后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权臣,中康去世后,他的儿子相继位,相为了摆脱后羿的掌控,于是逃走投靠了同氏族的斟鄩氏与斟灌氏部落。
后羿篡夏
这样后羿继承了王位,暂时代夏,但后羿也不懂治理国家,整天打猎,游手好闲,后羿重用了一个人,名字叫寒浞,寒浞是被自己原来部落驱逐的人,被后羿所收养,寒浞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后羿重用的情况下,寒浞逐渐掌握了政权,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没多久,寒浞发动政变杀了后羿,夺了他的权力,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且派出自己的儿子浇灭亡了夏氏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还杀死了夏后帝相,相的妻子缗当时怀了相的遗腹子逃走了,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少康。
3、少康复国
当康长大后,在有仍氏部落生存,后来被寒浞之子浇派人追杀,少康又投靠了有虞氏部落,娶了有虞氏部落首领的两个女儿。
少康复国
少康组织有仍氏部落,并且联合斟灌氏与斟鄩氏残余力量,以及仍然忠心夏朝的势力,一起攻打寒浞,终于打败并杀死了寒浞,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重新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至此,夏朝失去的四十年,在少康身上得到了恢复了,夏朝也开始慢慢恢复过来,少康治国这段时间被称为夏朝的中兴。
4、夏桀亡国
少康之后,夏朝进入了一段稳定的发展期,直到孔甲继位时,夏朝开始衰败,史书记载孔甲喜欢鬼神方术,史书上记载了一个关于孔甲的神话故事,说是孔甲找了一个叫刘累的人帮他养龙,孔甲赐给刘累姓“御龙氏”,并给他封地。
后来有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菜给孔甲吃,吃了之后,孔甲还要吃,刘累害怕,于是逃走了,有学者推测当时的龙是鳄鱼,但是否如此,也无法考证了,孔甲只在位9年就去世了。
鸣条之战夏朝灭亡
又过了两代人,夏桀成为夏朝最后一任君主,他是个暴君,跟其他亡国之君一样,夏桀统治期间,朝政混乱、外患不断、重用小人、荒淫无道、残害百姓。
夏桀在位期间,曾经攻打并征服了有施氏,并得到有施氏部落献出的美女、牛羊与财物,这个美女就是妹喜,也就是夏桀的王后,夏桀建造了酒池,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夏桀后来又征服了岷山氏,又得了两个美女,一个叫琬,另一个叫琰。
沉迷于酒色也是夏桀灭亡的一个原因,夏桀身边有一个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教夏桀享乐与做坏事,很快就败坏了朝政,大夫关龙逄劝谏夏桀,结果被杀,伊尹也曾劝谏夏桀从善,但夏桀不听,伊尹投靠了商汤,并通过妹喜打听到夏桀的情报。
夏桀亡国
商汤当时还并不强大,但一心对外扩张,夏桀听说后,把商汤召到夏都,并囚禁了商汤,商汤的两个助手伊尹和仲虺送给了夏桀大量的财宝和美女,才把商汤救了回来,然后伊尹辅佐商汤在合适的时间,发动了灭亡夏朝的战争,这就是鸣条之战。
此战中,夏桀被打败,于是逃到了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就病死了,夏桀一死,商汤就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商朝。
回过头来看整个夏朝的历史,与后世的其他朝代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夏朝的王权远远没有后来朝代的王权更强大,但是朝代兴起与灭亡的原因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