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智慧的根本不在于自身的优势,而在于对待优势的态度

一、

人生所有既定的当下,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而掌握好坏的根本,则是蕴藏在自己能够平衡当下的智慧之中。

不管是一个人本身具备的特质或者是拥有高于常人的优势,都需要用恰当的智慧平衡其存在的状态,才可能出现好的结果。

比如说人生的聪明,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反之则会给自己带来问题。

因为聪明是人生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最后未必真的能发挥好的作用。

其一,聪明必须用在造福于人的条件上,不仅仅可以造一己之福,也需要造大众之福。

但是当聪明放在心术不正的人身上,把聪明也用在了不正当之处,不仅会让自己遭受灾祸,也会害了芸芸众生,而关键的地方则在于,世间因为利欲熏心而不择手段者比比皆是。

其二,世间有很多聪明人,通常也会因为卖弄过头而给自己带来问题,比如说曹操手下的杨修。

这两种状态,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平衡聪明这笔“财富”在人生中所占据的分量和存在状态,才导致的恶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聪明的优势,而是拥有正确对待优势的智慧。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小智慧才能发挥大智慧,只有去掉自以为善的心理,才能体现真正自善的本性。

庄子非常擅长用借喻的方式来阐述“道”的智慧,比如庄子借助越王勾践的故事,阐述了高于世俗机巧的大智慧。

勾践兵败之后带着三千兵士栖身于会稽,这个时候就是文种帮助勾践出谋划策,才让勾践保全自身性命,并且蛰伏数十年,最后用数十年卧薪尝胆的生活,换来战胜夫差的结果。

但是遗憾的是,文种只知道失败之后如何生存,但是却不知道成功之后自身存在的灾难。

当勾践战胜夫差之后,同样和文种一同辅佐于夫差左右的范蠡选择功成身退,带着西施泛舟西湖,而文种却因为贪图到手的富贵,最后被越王勾践赐剑自尽。

所以对于一个拥有优势的人来说,优势不仅是成就他的根本,很多时候恰恰也会成为使他覆灭的根源,就是因为他太过于依赖自己的优势。

二、

而对于“聪明”人来说就是如此,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而是在运用的同时懂得收敛,让聪明适度地存在于生命之中。

比如萧何为了避免刘邦猜疑而广置田园,唐朝郭子仪为了防人闲话而广开门户,他们这些“装疯卖傻”的行为,都是用收敛聪明优势的方式,以求最后得以保全自身的智慧法则。

《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叫: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把聪明才智用在不该用的地方,还不如一辈子都谨守于拙;不加选择的结交朋友,还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因为聪明而好卖弄者比比皆是,而因为过度卖弄机巧而反受其害者,更是随处可见。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他都惊慌地逃跑,但是有一只猴子不但没有逃跑,反而从容地抓住树枝腾跃,向吴王展露它的灵巧。

吴王就拿箭去射它,这个猴子敏捷地躲开飞箭,吴王又让随从一起去射这只猴子,最后,这只猕猴手握着箭死去。

吴王就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样一句话:“这只猕猴夸耀它的灵巧,还倚仗敏捷傲视我,最后落得一个丧命的下场,要引以为戒,不要用骄横的态度待人啊。”

颜不疑回去之后就拜董梧为师,去除了骄傲的毛病,抛弃了奢侈而辞去荣华,修德三年之后,国人都称颂他。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犯和猴子同样的错误,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优势能够为自己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我们所做的只是拿这个优势来刻意炫耀自己,或者依仗某一方面的优势,故意摆出骄狂的态度,但是可笑的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骄傲狂妄都是给自己带来问题的根本。

我们所炫耀的恰恰是能够葬送自己的,这也是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

不要因为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而引来灾祸,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聪明”带来的问题。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