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没有郭靖杨过,又是哪位大英雄力抗蒙古,保国安民?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记述了两位大英雄郭靖、杨过。郭靖镇守战略要地襄阳,力抗蒙古大军数十年;杨过则在和蒙古军的决战中,飞石击杀蒙古大汗蒙哥,蒙古军自此十余年不再南下。当然,小说中的故事再精彩,终究也只是虚构,郭靖和杨过代表的,正是真实历史中那些抗击蒙古、保家卫国的宋军将士。
当时的蒙古军,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杀戮集团,在数十年扩张史中,征服了包括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波斯、伊拉克、阿富汗在内的无数国家、毁灭了无数辉煌的古代文明,统治了大半个欧亚大陆。整个十三世纪,全世界死在蒙古军屠刀之下的人口,累积可能超过2亿人,单单今天中国境内就累积有近亿人被杀。
控制中国北方的金国,鼎盛时人口近6000万,被蒙古灭后,其故地仅剩约900万人,蒙古人原本打算将北方汉人杀光,空出田地改为草原,用来放马,还是在其宰相耶律楚材、道士丘处机等人的竭力劝说下,铁木真和其子窝阔台等蒙古大汗,才勉强接受了「允许服从的汉人活下来种地,可以交税供养蒙古人」的统治理念。
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
蒙古和南宋为盟友时,铁木真之子拖雷就曾经率军攻破汉中和川北,强行借道转攻金国,一路杀死沿途宋朝军民数十万;铁木真之孙阔端,率领号称四十万的大军再次攻入四川,制造成都大屠杀,放火焚城,据当时宋人笔记,单这一次惨死的宋朝军民竟高达180万人……
所以,当时的南宋将士抵抗蒙古侵略,绝不仅仅是保王朝、保国家、保文明,更是保卫整个华夏民族的生死存亡!正是他们持续数十年的坚决抵抗,才让蒙古人明白单单靠恐怖杀戮和野蛮恐吓去征服中国,绝无可能。主张以汉法治汉地的忽必烈上台,重用汉人官员,推行汉化改制,招降大量宋朝将领,将蒙古征服华夏变成一次形式上的元朝取代宋朝的改朝换代,历时数十年功,才终于在崖山之战扑灭南宋最后抵抗星火。
而真实历史上主持这场民族和文明保卫战的主帅,本应是华夏民族功在千秋的不朽英雄,可惜他非但没有流芳百世,却因为宣战贪官、变法强国,因而得罪了当时一众掌握了历史话语权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被恶意丑化,功绩从此被忽视和湮没,反而恶名传遍于后世,他就是小说《神雕侠侣》中,被郭靖郭大侠称为祸国殃民的“大大的奸臣”的南宋宰相贾似道。
南宋宰相:贾似道
南宋宰相贾似道(1213年~1275年),鄂州大捷大败忽必烈大军,并推行公田法和打算法,为南宋延命20年。
宋末名将孟珙,曾大败金将武仙,破敌十万,又血战蔡州,和蒙古联兵攻灭金国,后来宋蒙开战,他力挫蒙军兵锋,收复襄阳,论功绩论能力,南宋一朝也仅在岳飞之下。可惜这位大英雄天不假年,他临终前力荐贾似道为自己的继任者,主持湖广地区的抗蒙事务。
攻灭金国的南宋名将:孟珙
蒙古大汗蒙哥欲一举吞灭南宋,发动三路大军大举南征。蒙哥亲率西路大军攻四川;蒙古名将兀良哈台率南路军从云南经广西杀入湖南,围攻潭州(今长沙);四皇子忽必烈则率十万大军南下攻鄂州。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眼看南宋亡国只在旦夕。
枢密使贾似道临危受命,率军应援鄂州。他身为朝廷宰执大员,而与普通士卒同甘苦,共卧起,又建造木栅,修补城池,防止敌军穴攻,坚守了鄂州整整四个月。南宋各路援军纷纷来到,城守愈坚。贾似道奉皇命又率七百骑突围至黄州,统筹战事全局,长江下游各路宋军士气大振。
鄂州之战:贾似道(戎装)
蒙古军久不得进,粮食匮乏,疫病丛生,已无战意。忽必烈顿兵城下,师老无功,由衷感慨「我手下怎么没有如贾似道这样的奇才?」
蒙古将领纷纷将罪责推诿给汉人文官,忽必烈呵斥道:「对面只有一个文官贾似道,你们十万大军杀人数月而不能破城,明明是自己的罪过,怎能责怪文人士子?」
【希宪曰:“昔攻鄂时,贾似道作木栅环城,一夕而成,陛下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史·廉希宪传》
【诸将归罪士人,谓不可用,以不杀人故不得城。(忽必烈)曰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元史·郝经传》
其后,蒙古大汗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欲北还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遂决议撤军。贾似道趁胜追击,大败蒙军,是为鄂州大捷。同时兀良哈台部南路蒙军,也因此战失利而北返。继百年前虞允文采石矶大捷后,南宋又渡过一次亡国之险。
贾似道因鄂州大捷之功,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卫国公,被朝野百官一致誉为“再造宋室”之功。便是后来与贾似道为政敌的文天祥,亦赞叹此役是“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
【经文纬武之略,出将入相之才。身佩安危,力侔造化。】——姚勉
【投袂而起,倍道疾驰,身先将士,蒙犯矢石。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扫如山之铁骑,不世之功也。】——刘克庄
贾似道因此护国大功,得以在宋理宗、宋度宗两朝为宰相二十年,被理宗称为“师臣”,朝野敬称“师相”,德高望重无以复加。然而一片歌功颂德声中,身为帝国主宰的贾似道清醒意识到,国家依旧在危急存亡之时。
为救国家,救百姓,贾似道毅然以半生功业为赌注,不顾各方面利益集团阻扰反对,推行了抑制土地兼并、打击地主豪强的“公田法”和整顿军队财政、约束不法将领的“打算法”。
然而由于王朝晚期官僚政体的腐朽,在执行过程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走形,违背了设计初衷,下层官僚借机巧立名目,肥私利己,平民百姓亦深受其害,纷纷破产,因此民怨四起,令贾似道人心渐失。
宋蒙两军决战于丁家洲时,宋军已然上下离心,全军覆败,贾似道因此被罢官贬斥,昔日护国功臣,一时千夫所指,最终被和他有私仇的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木棉庵。
不久,南宋国都临安,太后和皇帝开城出降;又数年后,崖山陆沉,南宋灭亡,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被蛮族完全征服……
因此,数百年来,贾似道皆被当做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并通过史书、小说、戏剧等形式广为流传,以讹传讹,深入大众人心。无数岁月流转,竟成为妇孺皆知的反面典型,历史何其冷酷,又何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