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篆刻:究竟谁是文人篆刻第一人?
实用印章跟后来的文人篆刻是两回事。
篆刻是艺术范畴的,是文人们所从事的艺术创作;而印章是实用范畴的,是工匠所从事的工艺制作。篆刻创作指向的是审美(当然它也有实用意义,比如收藏,比如美化章法),印章制作指向实用(当然,它从一开始就蕴藏了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
我们前面所讲的战国古玺、秦汉印章、乃至后期的唐、宋、元实用印章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也有文人的参与,因为在那些时代,文化权依然还是少数人的专利,甚至可以这样说,匠人们制作实用印章,很多匠人甚至根本不认识印章中的文字。
但是到了宋代,由于全国文化气氛浓厚,鉴藏印、斋馆印越来越普及,文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印章用于书信、收藏,渐渐发展至文人们在创作书画作品时,亦在落款处钤盖自己的印章,这就有了落款章。
此时,落款印章与书画作品样式完美协调、与内容的完美融合已成为文人们迫切需求,但这中间有个突出矛盾:文人们懂得篆书的书写与印章样式的审美,也了解书法和绘画的内容审美,但他们却不会制作印章,匠人们会制作印章,但却多不懂篆书书写和印章样式和书画审美。这种矛盾逼迫文人们自己拿起了刻刀,开始自己制印,这就催生了后世以审美为取向的文人篆刻艺术。
那么,究竟是哪一位文人第一个拿起了刻刀,并成为文人篆刻第一人的呢?这是个问题,较权威的观点有以下几个:
一、米芾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大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这个不用多说,因为他在书法绘画史上太重要了。
说他自行刻印,出自沙孟海先生的《印学史》:
世传他所用印出于自己一手篆刻。当时印材用的是牙角晶玉,质地坚硬,不易受刀,说他自己作篆没有问题,至于镌刻手续,有人怀疑还是假手于工人。我们观察他自用诸印,多数镌刻粗糙,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的印文镌刻工细相比,大不相同。说他自己动刀,也可相信。
宋时,用于篆刻的石料还未被发现,角料、玉料品质坚硬,镌刻困难,所以,我们看宋代那些大书画家的印章悉数篆制精美,只有米芾的印章镌刻粗糙(如下图)。
(楚国米芾、米黼之印)
因此,说他亲手刻印,大有可能,至少我们相信,米芾不会对自己的印章没有要求,因为我们看他在《书史》中的言论,他对印章是格外重视的:
画可摹,书可临而不可摹,惟印不可伪作,作者必异。王诜刻“勾德元图书记”,乱印书画,余辨出“元”字脚,遂伏其伪。木印、铜印自不同,皆可辨。
这段话在《书史》125条,他重视印章,甚至以图章来鉴别书画的真假。此外还有126、127、128等条目均与印章相关,所以,米芾对印章应当有充分的研究,也知道印章的重要性,他应当不会在自用印上马马虎虎,胡乱潦草了事,很大可能是,他想刻,但玉料太硬了,所以他刻成了下面这样的鬼样:
(米芾、楚国米芾)
因此沙孟海先生的论断,是有据可依的。
二、吾丘衍、赵孟頫
这两位都是篆刻史上的大人物,吾丘衍(1268-1311)的篆刻著作《三十五举》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篆刻的重要资料,赵孟頫(1254-1322)则被后世篆刻人推为“元朱文”印的创始人,但说他们是篆刻第一人,都缺乏有力的证据,他们留下的作品不少,但无法证明是他们亲手所刻。
(赵孟頫画像)
赵孟頫我们也不多做介绍,因为熟悉书法史的朋友都必然熟悉他。他是浙江湖州人,原为宋宗室,宋亡以后从皇族沦为平民。元世祖时,行台御史奉旨到江南搜取隐逸人才,他被作为首选荐入京师。因为他的这种身份,他既不被元统治者重用,又被汉族知识分子所排斥(现在还有人说赵体字无骨力),于是,他就只能把精力放到了文艺方面,于是,他成了诗、文、书、画皆精的艺术大师。
赵孟頫其实是“印宗秦汉”的发起者,他以其摹选的《印史》(已佚,据说是一本印谱)为准绳,在《印史序》中提出了“古雅”、“质朴”等以汉魏印章为原型的印章审美观念。后世学印“印宗秦汉”的学习理念,都来自他这里。他所独创的小篆细朱文印式也被后世称为“元朱文”。
(赵孟頫的三方印作)
这是他的三方印作:赵孟頫印,这是汉白文印式的,大雅和赵氏书印则显然“元朱文”化了,只不过略略还有点唐宋印的余味,没办法,这是时代的局限。
同样提倡“印宗秦汉”这种理念的,在当时还有吾丘衍。吾丘衍是平民,而且是残疾人,眇一目、跛一足,但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他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艺术研究中,精于篆书(“当代独步”)、而且精于音律。
(吾衍像:右下拄拐者为吾衍)
与赵孟頫一样,吾衍也呼吁学习印章应当复归汉魏印式,所不同者,吾丘衍不但提出理念,还更加实际,他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学古编》(《三十五举》即其上编,下编为《合用文籍品目》相当于列出了参考资料)开馆授徒,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数十人。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篆刻培训班。我们看吾丘衍的作品,大多是汉印风格的,如图:
(吾丘衍的三方作品)
前两方显然是汉白文印式的作品,最后一方“贞白”,细朱文一类的印,也隐隐在章法上是汉印的端正朴实气息。
赵、吾都重要,作品也都足够丰富,但这些作品究竟是不是他们亲手所刻,没有可靠的证据。清代有个人叫高积厚,他的《印述》里写道:“迨元赵吴兴,工书而精于刻,力追汉人。”明确说赵孟頫亲手刻印,而且“精于刻”,但却没有任何有力证据,清代距元代,中间已经隔了一个明代,这个论断有点缺乏说服力。
三、王冕
这也是位名人,我们上小学时就在课本上读过他画荷的故事,他是一位大画家,以画墨梅留名后世。但在篆刻史上,也有他重要的一笔。
(王冕的墨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也是浙江人,据生卒年,他也是元代人,算年岁,恰好就是吾衍的弟子辈。王冕在篆刻史上的重要性,来源于明代初年刘绩在《霏雪录》上卷里的一段记载:
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自山农始也。
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江右熊囗巾笥所蓄颇夥,然文皆陋俗,见山农印始大叹服,且曰“天马一出,万马齐喑”,于是尽弃所有。
花药石,又叫花乳石,产于浙江萧山(很可能就是现在的萧山石)。刘绩这段记载,容易让人产生王冕是第一位用石料刻印的人。其实,如果刘绩的记载属实(他是王冕的朋友,有“美友”之嫌),第一位以“花药石”刻印的印人罢了。至于其他印石是不是有人刻过,也没有资料证实了。王冕的篆刻作品如图:
(王冕的三方印作)
姬姓子孙、王元章是汉白文印作,非常成熟,竹斋图书是细朱文印作,稍显板滞,那个时期的细朱文,还迫于时代特色,工艺性还很强,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
至少到了这里,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王冕是自己刻印的“有记载”的第一人,因为石料的发现,他刻的印,水平还相当不错(至少汉白文印印式,作品已相当成熟),但王冕却没有在篆刻上成为一代宗师,毕竟,哪个时期,篆刻还太“小众”了。
至于究竟谁最早开始手工刻印的篆刻第一人,显然已不可考。历史总是无情的,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重要人物,太多了。
本周先说这些,下一周,文人刻印的高潮渐渐就到来了。请大家在学习篆刻史的同时,一定记得加强汉印临摹练习。
同样,也附上10方汉印样本如下:
71.上虞马丞印(2.2厘米X2.2厘米)
(上虞马丞印)
典型的新莽官印,印中五个字做六字格式。注意“上”字的盘曲。思考“上”字最上面这个形状与左下角“印”字的那个形状的关系。
72.庶乐则宰印(2.2厘米X2.2厘米)
(庶乐则宰印)
这是一方新莽官印,但笔画略肥壮,笔画两端稍方正,有下启东汉官印的意思,这是匠人们审美的变化,也因此形成时代潮流。
73.黄室私官右丞(2.3厘米X2.3厘米)
(黄室私官右丞)
这是一方六字新莽官印,注意字形是长方形(标准的小篆比例),笔划转折处,圆中带方,章法上六字各占地位,均分印面。
74.高昌亭侯(2.4厘米X2.4厘米)
(高昌亭侯)
这是一方东汉官印,从新莽的秀丽印风开始渐向东汉方折印风转变。注意每字笔画之间的匀空,注意四个字匀空的印面调和。
75.平东将军章(2.4厘米X2.4厘米)
(平东将军章)
并不是所有的将军章都是凿印急就章,也有工稳的将军章,这一方就是。因为是五字印,所以字形似乎还有新莽余韵,秀丽雅正。
76.广武将军章(2.4厘米X2.4厘米)
(广武将军章)
这是一方东汉满白风格白文印,注意它与新莽五字印的区别,满白渐渐明显。注意章法上将字有一画侵入军字区域,而广字却高悬一画。
77.偏将军印章(2.3厘米X2.3厘米)
(偏将军印章)
这是将军印中风格秀丽的印例,章法仍然是均分印面、任疏任密。注意笔画的逼边处理。
78.部曲将印(2.4厘米X2.4厘米)
(部曲将印)
东汉官印,这已经有点晋印的风彩了,但仍算是汉印风格。“曲”字中间的王字并不居中,思考一下,为什么还是很稳定,为什么往左移了这个“王”?
79.千人督印(2.3厘米X2.3厘米)
(千人督印)
东汉官印,似乎字形偏肉,但够浑厚。思考人字为什么做这种变形,人处形成的红地是什么道理。
80.左将军假司马(2.4厘米X2.4厘米)
(左将军假司马)
与前面的“左将军军司马”有异同处,找找看。这是满白东汉官印,笔画浑厚,红地几乎没有,满白印风可以在这里思考一下,红与白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