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今天接着读白居易的诗。
读唐诗,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白居易的诗也是现实主义的(“新乐府”啊),杜甫的诗也是现实主义的,但白诗却明显没有杜诗感人,语言能力不用多说,两人都是大师级别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白居易小像)
我们知道:大唐王朝的盛衰转折点,是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这是历史公认的,杜甫的诗也有完整的记录,乱前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到了乱后就“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无家别》),甚至到最后“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下同)了,连杜甫自己也“幼子饿已卒”,自己的儿子都饿死了。杜甫对贫困的感触是有切肤之痛的。
(安史之乱)
白居易相对幸运,一方面因为他没有赶上“安史之乱”,国家状态相对正常;一方面他通过正常渠道考中进士,不受挫折地做过几年校书郎,校书郎虽是九品官,但经济状况已经“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闲居偶题》)了,更不用说他后来还做过进士考官,授过翰林学士,这几年早期为官生涯,让白居易攒了点钱,可能也不多,生活总还过得去,比起一无所有的杜甫来说,他简直是富翁。白居易对生活困苦的感受,停留在情理层面上。
(杜甫像)
显然,两个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诗歌的情感分量!
白居易也接触过底层民众生活,但只停留在接触、观察层面。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白居易因母亲去世,离开官场,回下邽义津乡金氏村为母丁忧,这一年,白居易四十岁。丁忧期间,白居易就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苦寒生活状态,也因此写过一些现实主义诗歌,我们今天就读其中的一首《村居苦寒》,全诗如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白居易的诗,浅淡平易,纯用白描,叙述流畅,我们只大致过一遍诗意:八年十二月,指的是元和八年的冬天,就是813年,白居易丁母忧的第三年年尾,这时的白居易已除去孝服,但仍在金氏村。十二月间天寒地冻,这次连续下了五天大雪,竹子的柏树都冻死了,更何况那些没有衣服的穷苦百姓。环顾村闾,十家中八到九家都是极端贫困的。
(诗意图)
这是国家现状。这个时期的大唐国情,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外族(主要是西南的吐蕃)入侵,唐帝国朝廷实际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人口也相对减少(安史之乱前后,人口十去其七),国力积弱。与之对应的,朝廷为了解决内忧外患,又不得不供养大量军队,军队之外,又有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者,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大唐这时候实际上是少数人养活多数人,国情堪忧。实质上,白居易也是这些不耕而食者中的一员。
(烤火取暖)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北风像剑一样锋利,更何况贫因的百姓衣不蔽体。怎么办呢?为了抵御寒冷,大家只能用蒿棘(像样的柴火也没有)点一堆柴火(现代社会,某些农村地区,仍烧柴取暖),一边发愁,一边等待清晨的到来。诗人终于知道:在这样的极端寒冷天气里,农民是最为艰辛和饱含苦难的人。
农民是大唐的根基,他们辛苦劳作,劳动所得不过是供应不耕者享用,但他们自己的生活状况呢?只是在寒冷的冬夜里衣不蔽体,苦盼天明罢了。诗人觉得痛心,这怎么得了!
(现在的白居易草堂)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紖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褐裘,是褐色面料做的皮衣;纼被,纼,本指牵牛绳,这里指绸料做的被褥。所谓的无垅亩勤,指的是不干农活。当看完农民们的生活之后,诗人回视自己:住在温暖的草堂里,紧闭的门可以让寒风无法吹进,坐的时候穿着裘皮衣,睡下之后盖着绸子被,坐卧都很暖和。既无饥饿寒冷之苦,又不用到田间去干农活,诗人看看农民的生活境况,想想自己,他深刻反省:唉,我这算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把自己代入诗中,形成对比。
(白居易像)
其实杜甫也这样做对比,不过,与白居易不同的是,白居易由百姓的苦难,想到自己的安乐,杜甫的比较是由自家的艰辛想到百姓的苦难:他在诗中说“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他在自己的儿子冻饿而死之后,想的是百姓们的苦难肯定应当更加深重,因为自己大小是个官,可以免租税,而且不用服兵役,自己尚且如此,一般的平民可怎么过日子呢?
(绘画:愁苦的杜甫)
显然,杜甫本就在苦难之中,他是苦难的亲历者;相对来说,白居易只是苦难的旁观者,他双眼看到了别人的苦难,并抱着同情之心,反省自身,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士大夫,但他毕竟跟苦难隔了一层。两个诗人都是有良心的诗人,却略有差别,如叶嘉莹先生所说:杜甫和白居易的诗,“一个发自内心深处,一个停留在道理、情理的表层之上”。正是因此,当我们拿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诗互相比较时,会觉得杜甫的诗要感人得多,有催人泪下的力最!